本報記者 葉琪 北京報道
險資委托投資新政落地速度超乎預期。
9月26日晚間,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博時基金(微博)、大成基金(微博)、華安基金(微博)、海富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嘉實基金、諾安基金7家基金公司和上海海通證券、中金公司2家證券公司共9家機構獲準受托管理保險資金資格。此時,離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公司是相當重視這塊業務的,所以基本上從7月底就開始籌劃這個事了,后來也很快收到通知要求提供相關材料,當時說是自主申報后大致一個月內走完流程,但能在節前落實下來確實比預期的還快。”9月27日,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機構業務部人士楊帆(化名)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除了已經獲批的9家機構,目前還有很多機構已提交申請,若按照目前保監會的審批速度,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構陸續獲批。
謹慎的險資
此前,監管規定對保險資金委托投資有嚴格限定,基本不允許保險機構與證券經營機構或其他非保險機構之間的委托投資行為,保險資金委托投資范圍基本限定在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內。今年7月23日,保監會發布的《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拓寬了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的渠道,允許保險公司委托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進行保險資金投資管理。
《暫行辦法》顯示,可以對保險資金進行受托管理的證券公司,必須取得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3年以上,并且最近一年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資產余額(含全國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不低于100億元,或者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受托資金余額不低于50億元;可以對保險資金進行受托管理的基金公司,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取得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三年以上,二是最近一年管理非貨幣類證券投資基金余額不低于100億元。
據基金中報,截至6月30日,剔除貨幣類基金外,基金公司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包括華夏、嘉實、博時等共計44家,其中取得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3年以上的共有33家。也就是說,在現有68家基金公司中,僅有不到一半的公司才獲得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的資格。不過,相比之下,目前符合險資受托管理條件的證券公司數量更少。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券商受托資金額超過200億元的僅有中信和中金,而超過100億元的也只有申銀萬國(微博)、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
“據我所知,第一批入選的機構的準備工作都做得比較早,并且在正式獲批前,那些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都很積極地和大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接洽了。”楊帆透露。
而記者了解到,在找新管家方面,保險公司最近也沒有閑著,有的8月份就開始對基金公司展開考察,并且目前已經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始啟動委托投資的招標計劃。
但是,險資一貫的謹慎風格再次在選秀工作中顯露無遺。楊帆坦言,“其實按照保監會的要求,保險資金對委托投資管理人的條件要求不算高,并且基金公司在資產管理行業的專業優勢也很明顯,但保險一直以獲取絕對收益為主,對資金的安全性、業績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加上現在的市場情況不好,他們現在的態度確實很謹慎,所以現在我們還不好說能拿到比較好的條件。”
三方博弈
毋庸置疑,未來資管市場競爭會很激烈。
據中信建投分析師繳文超統計,截至2011年底,保險行業產壽險總資產規模超過6.89萬億,其中已經成立或者獲批成立的17家保險資管公司的保險資產規模為6.41萬億,占保險業總資產的93.1%,而未成立保險資管公司的保險資產為4753億。“未來保險資管公司、券商資管和基金公司有望進入潛在規模5000億以上,占保險業總資產7%的資管市場。”
而根據最新的統計,截至6月底,基金公司管理的各類基金總規模為2.42萬億元,券商資管規模僅為1410.54億元,這意味著,5000億元已經大約占到了基金公司公募規模的21%,券商資管規模的355%。
“中小保險公司在投資通道和投資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勢,因此委托投資辦法的實施有助于中小保險公司委托投資,獲取更多的投資機會,但是由于風險差異和投資理念的差異,短期內中小保險公司仍然會選擇觀望,未來也只是有比例地委托投資。” 繳文超表示。
據申銀萬國分析師孫婷估計,剛開始保險公司可能只拿出其10%-20%的投資資產進行嘗試,以觀察委托投資效果。
對于目前已成立資管公司的保險公司,楊帆也認為,未來他們更多的是想爭取受托資產,因此即使將一部分自有資產委托他人投資,主要的投資方向也是權益類投資,所以這部分資金規模也不會太大。“他們選擇管理人雖然說是考慮綜合實力,但其實還主要是股票投資能力,畢竟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投資團隊在債券等固定收益類投資上的實力并不差。”
顯然,要想分這5000億元的一杯羹,還將是一個保險、基金、券商三方漫長的博弈過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