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徐子莫 發自上海
去年開始,上海財險市場略有盈利,但是近日來,一些財險公司為爭奪市場,又在手續費上“拳腳相向”。
雖然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異口同聲表示,上海商業車險手續費最高上限為15%。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一些中小財險公司的商業車險手續費已經開始“超標”。
15%的警戎線
人保財險一分公司銷售副總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按照監管層要求,我們和中國平安還有太保財險的車險手續費是8+4格局。商業車險手續費為8%,交強險為4%。而其余財險公司則是9+4的手續費格局。”
他表示:“商業車險的手續費如果達到15%,那么財產險公司在車險業務上幾乎是不盈利,如果賠付率沒有控制好,這樣就導致虧損狀況出現。”
來自上海保險同業公會車險手續費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上海財險公司車險保費收入103.09億元,同比增長28%;車險總手續費支出約9.2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0.06億元。車險手續費占車險保費收入的比例,從2009年前11月的11.5%下降至2010年前11個月的8.9%。
但是也指出,雖然去年實現整體盈利,但承保利潤率依舊不高,財險公司全年綜合成本率在95%-99%之間,手續費哪怕高幾個點,財產險公司可能就會引起虧損。
上述人保財險副總直言:“前幾年,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商業車險的手續費最高曾達到50%。幾乎家家在虧本做。”
而2008年,也是轉折的一年。面對手續費問題,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牽頭,20家財產險公司在滬簽訂車險自律公約。次年,監管部門再次出手,以自律公約的形式,對非車險業務代理手續費進行控制,除意外險、健康險等業務以外,商業財險業務的手續費上限全部定格在15%。
或面臨再度虧損
人保財險相關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透露,按這個車險行業60%的賠付率計算,再加上8%的商業車險手續費,20%的公司運營成本,那么就有88%的成本在其中。一旦車險手續費超過15%,那么財險公司一定虧損。
同樣,平安財險也表示,目前商業車險的手續費控制在15%。同時表示,電話車險沒有手續費,相較代理人渠道,更為便捷、優惠。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統計,截至3月初,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上海地區市場份額合計68.1%,較去年同期上升2.6個百分點。而車險、財產險、責任險、運輸險、船舶險等險種的客戶資源都被這3家巨頭瓜分殆盡。
在采訪中,一汽大眾4S店浦東店透露,20萬元左右的車,全險為8000元左右,第一年將有8.5折優惠。但是平安電話車險卻便宜12%左右。
而目前,在已經獲準進行車險電話銷售的12家財險公司中,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占有近80%的市場份額。產品同質化競爭已經成了行業內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雖然目前車險分為A、B、C三種不同條款,但條款內容同質化高于90%。就此而言,單靠價格已經沒有太多競爭優勢。
在調查中,《每日經濟新聞》發現,不僅是上海地區手續費問題突出,廣州東莞、江門地區也存在類似問題。
面對監管層的行業自律條款,人保財險辦公室人員表示:“代理人私下做保單,保險公司其實很難監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