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
2010年保監會將研究開發償付能力監管的信息系統,將機制、流程和要求固化于信息系統中,各地保監局在落實《關于保監局履行償付能力監管職責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同時,探索局一級機構履行償付能力監管職責的具體形式和方法,做好季度報告的報送工作,以提高償付能力監管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記者方華“截至2009年底,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保險公司有8家,較年初減少了5家”,日前召開的全國保險業情況通報會公布了這一數據,并據會議消息,在數量減少的同時,不達標公司的償付能力關鍵指標也較年初有了明顯改善。
2009年,“防風險”成為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保險監管的首要任務,在分類監管的原則下,密切關注各大保險機構的償付能力狀況,成為新形勢下監管層著重采取的約束手段。
2010年,保險監管工作已經明確“轉方式、調結構、防風險、促發展”的工作方針,如何通過“科學監管、依法監管和有效監管”來實現“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維護市場安全穩定運行”的目標,成為新一年里保險監管工作的努力方向,面對保險業仍然處在快速發展階段、諸多機構過于依賴資本的現實,“償付能力達標”依然是2010年保險監管的紅線。
2009:“償付能力”的約束作用
官方統計顯示,2009年,保監會共批準45家公司增資225億元,10家公司發行次級債180億元;除去增資、發行次級債等外部手段外,各大保險企業還相繼采用降低管理費用、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分保等方式,進一步完善了償付能力狀況。
自2003年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以來,保監會已經陸續出臺一系列有關償付能力的監管制度;到2007年末,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自2008年起,償付能力監管的工作重心從制度建設轉向了機制、制度并重,逐步建立起適應國情的償付能力監管機制;2009年,保監會采取了停止批設分支機構、停止新業務、限制業務規模等一系列監管措施,加大監管手段的干預作用。
“對由于業務結構不合理、發展質量差導致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保險公司,嚴格限制業務范圍和新鋪機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如是稱。
2009年席卷保險業的“調結構”轉型戰役中,監管層一項突破性的措施在于,積極發揮了償付能力監管的約束作用,通過這一監管手段,從制度上促進了保險企業的結構調整。
記者從多家壽險公司獲悉,這項有針對性的監管手段,促使各公司踏上了結構轉型之路,雖然相關產品的停售和業務規模的控制使得保費增長速度一度回落,但業務質量得以提升,保持了償付能力充足。
2010:特別關注中小公司
“當前全行業還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很多公司對資本的依賴性較強,容易導致償付能力不達標。”吳定富稱,對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公司,補充資本金和改善償付能力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
吳定富同時發出警示:“對部分償付能力處于警戒區域的公司,在2010年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下,可能會出現償付能力水平下降、甚至不達標的情況。”
“特別是個別中小保險公司長期虧損,股東增資難度加大,需要特別關注。”吳定富如是強調。
近年來,大型保險公司往往借改制上市之機,通過增資擴股等一系列動作不斷充實資本金,增強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但部分中小保險公司緣于初創期機構擴張、業務拓展、人員擴充等需要,往往出現資本金不足,結果導致償付能力不達標;但也有部分公司出于發展模式粗放、產品結構不合理、盈利能力不強、超范圍和超比例投資等原因導致償付能力不達標。
歷史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底,有12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較2008年初增加了2家,其中個別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2009年初,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公司增至13家,但到2009年末,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數量已降至8家。據悉,上述償付能力不足公司,不少是開業時間不久的中小保險公司及新成立的公司。
“償付能力充足率是反映保險公司某個時點資本是否充足的保險監管指標,有點類似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但償付能力不足并不意味著公司將會破產,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2008年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保監會主席助理、新聞發言人袁力曾經解釋稱,保險公司有可能在發展過程中因未能及時補充資本金、業務發展較快等原因導致償付能力不足,但在保險監管部門及時采取措施要求其迅速整改的情況下,如各項整改措施到位,將有效解決其償付能力不足的狀況。
創新:“現場檢查”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2010年要不斷完善償付能力監管”,2010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明確,要以完善制度、理順機制、強化約束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償付能力監管。
根據監管層的設想:在制度層面上,2010年將借鑒國際經驗,完善“以風險為基礎”的最低資本標準修訂方案,針對新投資渠道放開等新情況完善有關資產的認可標準,在“宏觀審慎”監管原則下構建適合國情的壓力測試模型,研究保險業的“逆周期”監管方法;在機制層面上,保監會將定期向保監局發布償付能力信息,逐步實現保監會機關與保監局信息的實時共享,完善局一級機構開展償付能力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實現“上下聯動和協調一致”。
據悉,在2010年,監管層針對償付能力不足公司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針對償付能力預計不足的公司,則要求其提前采取改善措施,以提高這一監管手段的約束力,同時加大對償付能力報告的審核、檢查和分析力度。
“針對目前只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進行非現場審核的不足,建立對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現場檢查制度。”吳定富透露,2010年,將針對保險公司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采用“現場檢查”的制度,以提高監管信息的真實性。
具體到監管手段,2010年保監會將研究開發償付能力監管的信息系統,將機制、流程和要求固化于信息系統中,各地保監局在落實《關于保監局履行償付能力監管職責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同時,探索局一級機構履行償付能力監管職責的具體形式和方法,做好季度報告的報送工作,以提高償付能力監管的科學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