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金華
跌停!跌停!還是跌停!
從11月21日一直到25日,短短3個交易日,海通證券股價連續跌停。即使在11月26日央行發布大降108個基點的存款利率之后,海通證券股價還是沒能急速上漲,在當日下跌6.6%之后,27日漲幅不到1%,報收于9.14元。
去年的11月21日,是海通證券向8家機構投資者以每股35.88元定向增發7.25億股的日子,其中包括三家保險系資產管理機構認購了2.9億股,而隨著一年“解禁期”的到來,市場因為懼怕小非解禁致使各路資金瘋狂出逃,太平洋、華泰、泰康這三家資產管理公司,當初用其掌控的100多億保險資金購買海通證券增發股,沒有想到,這些滿載著保險機構投資者期望和保險營銷員辛苦賺來的保費,在一年解禁期滿時,最終成為資本市場上的“炮灰”。以11月27日收盤價9.14元計算,保險機構投資損失達到75億元左右。
“沒見盆滿缽滿的現金,卻是血淋淋的投資浮虧慢慢變成現實。”11月28日,一位保險市場人士在看待保險資金的投資在股市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時,不禁哀嘆。
從“香餑餑”到“燙手山芋”
“沒有人否認,在去年海通定向增發股票的時候,有多少機構投資者爭相搶奪,使公司最初制定的發行價從12.88元/股最終攀升到35.88元/股,雖然這個價格與當初的市場價60多元,折價了近40%,相比最初制定的價格仍然溢價了2.5倍,但是機構投資者仍然擠破門檻,爭奪這塊香餑餑,最終被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華泰資產管理公司、泰康資產管理為代表的保險系資金奪得,另外還有平安系的信托公司,如今來看,保險系資金在參與海通的定向增發上,栽了一個超級大跟頭。”11月27日,在海通證券舉辦的投資策略會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不得不承認。
而記者通過統計也得出,在整個11月海通證券“小非解禁月”期間,共計19個交易日中,海通證券下跌的交易日有12天,其中6天是跌停;7天上漲,2天漲停,整個11月,海通證券股價從16元跌到9元多,下跌超過45%,而從去年增發價35.88元到現在,跌幅更是達到75%左右。海通證券的股票儼然成為一個無人問津的“燙手山芋”。
從當初的搶手“香餑餑”到現在的“燙手山芋”,從35.88元到9元左右,保險系機構投資者的損失該由誰去彌補,而又有誰去接手這只不知道明天是好還是壞的股票,本報記者在致電這三家資產管理機構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沉默。
11月27日晚,記者查閱當初海通證券定向增發的公告時發現,在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認購海通8000萬新股時,是通過太平洋壽險的分紅和個人分紅認購了2000萬股,又通過普通的壽險產品認購了6000萬股;泰康資產管理公司則是通過旗下壽險公司的11個保險產品和投資型賬戶認購了8000萬股,對于華泰資產管理公司通過什么樣的賬戶來認購海通的股票,公告中則并未提及。
一家未參與海通定向增發的保險公司負責人分析稱,這意味著在海通定向增發上,這兩家保險系機構投資者使用的都是投保人的資金。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