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經過近9個月的市場求證,保監會正式公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強化對各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
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而償付能力監管是國際通行的監管標準,保險監管部門首先要確保保險公司具有足夠的賠償和給付能力,才能有效地保護被保險人利益。
分類監管
據悉,此次發布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總體上要求保險公司應具有與其風險和業務規模相適應的資本,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保監會有關人士表示,償付能力充足率是指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率。據悉,保監會將根據償付能力狀況把保險公司分為3類:不足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充足I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間)和充足II類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
根據償付能力不同類的公司,保監會分別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對于不足類公司,保監會將責令公司增加資本金,或限制向股東分紅、限制高管薪酬和在職消費水平、限制商業性廣告、限制增設分支機構,以及責令停止新業務、責令拍賣資產、限制資金運用渠道、調整高管人員、接管等。對于充足I類公司,保監會可以要求公司提交和實施預防償付能力不足的計劃。
事實上,保險償付能力問題已是老生常談。近年來國內保險市場以每年接近30%的速度增長,其速度遠遠超過了保險公司資本金的增長,而伴隨著保險公司業務量、機構量的擴張,償付能力不足的現象時有發生。之前,國壽、新華、太平洋人壽都被曝光有償付能力問題,后通過股東增資、上市等方法解決了。日前,大地保險又因償付能力不足問題被保監會責令停止其上海、江蘇、浙江、江西等5個省、市的非車險業務。
三大誘因
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問題的緣由何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利差損、擴張過快以及惡性競爭都有可能導致償付能力不足。
利差損主要是出現于諸如國壽、平安、太保等一些老壽險公司,這主要和產品設計有關。1999年以前的保險產品以銀行利率作為定價標準,有的壽險產品保底收益高達10%,但其后銀行利率一跌再跌,拖累了保險的業績,出現嚴重的利差損。例如,平安證券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9月30日,平安在1999年6月前承保的有效業務價值為-212.63億元。
機構擴張對保險償付能力的要求很高。近幾年來,產、壽險公司都加快了在全國機構布點的步伐;而新機構的設置必然導致新的人力物力財力的輸出,這必然要求保險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金。一般而言,各家公司都會在新開分支機構前,通過增加資本金的方式確保償付能力達到監管要求。如人保、新華、泰康、太平等都曾先后通過發行次級債,提升償付能力水平。自去年12月初到今年7月初,共有包括5家中資公司在內的17家保險公司完成了增資,而這些公司絕大多數都已獲得保監會新設機構的批復。
惡性競爭是導致償付能力不足的新誘因。這在產險公司經營承保大項目上較為普遍。各家公司為了拉到業務,實行價格戰,承保費率一降再降,導致幾乎喪失承保利潤,這也使得大部分公司找不到再保險公司,從而增加經營風險,出現一定虧損,償付能力也因此出現不足,并造成惡性循環。有消息稱,大地保險江西分公司因為在一項大型項目承保中的競爭違規行為,遭到了監管機構的處罰。
客戶影響有限
保險公司暴露出的償付能力過低問題,是否會直接影響到保險客戶的利益呢?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系教授許謹良表示,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其實就是實際資產減去實際負債的差額,最低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在承擔現有負債的基礎上,進一步支持未來發展而建立的預警指標,所以償付能力不是清償能力,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公司當前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更不代表保險公司不能履行給付和賠付義務。
此外,償付能力其實是一個動態指標,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即使出現償付能力不足,也可采取增加資本金、合理運用保險資金、調整業務結構及控制費用等多種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使保險公司實在因為償付能力問題無法經營,監管部門還有可能動用保險保障基金來支付破產公司無力承擔的保單責任。從這個意義上看,償付能力只是約束保險公司經營發展的一個指標,對個人客戶而言影響非常有限。當然,客戶在投保時,最好選擇保險償付能力充足、資質良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