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 兩大保險公司“出海”初期業績如何?近日,記者從中國平安(601318行情,股吧)(601318行情,股吧)的一季度業績報告會上獲悉,由于次債危機的陰影并未消失,富通銀行股價縮水,平安浮虧達30億人民幣。而與中國平安、中國投資公司、國家開發銀行深陷投資“虧損門”相比,中國人壽(601628行情,股吧)(601628行情,股吧)通過IPO前的戰略入股VISA,實現了賬面浮盈翻番。
平安投資富通虧近30億
季報顯示,中國平安投資富通集團股權的期末賬面值為199.84億元,較初始投資成本230.28億元下跌13.2%,損失近30億人民幣。據悉,中國平安于去年9月到11月間,分三次在二級市場吃進歐洲富通集團的股票,并于11月29日宣布,以18.1億歐元(約196億元人民幣)購入了后者的9501萬股股份,從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占富通集團總股本的4.18%。
在平安收購前,因次債問題富通股價已連續下跌4個月。平安在買入富通股票期間,富通股價既出現過22.5歐元的最高價,也出現過16.2歐元的最低價,但總體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平安的平均持股成本為每股19.05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番中國金融企業投資海外金融機構的案例中,平安是目前惟一采用從二級市場分批買入的投資者。在全球金融市場走勢一時難以看到底部的情況下,相對于一次性的協議定價,這不失為一個“聰明”的做法。
3月19日,作為電子支付服務行業全球著名品牌的Visa公司在紐交所上市。IPO前,中國人壽入股3億美元,成為其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按照4月30日的收盤價,中國人壽實現賬面盈利比例超過100%。
專家認為不必過分擔憂
申銀萬國金融行業分析師周文認為,不應該對中國目前的海外投資行為抱有過分擔憂。其實,不難發現,中國資本的收購背后其實并不著眼于短期投資收益的兌現,而是長期投資行為,甚至是為了國際性戰略擴張的必由之路。如平安之所以收購富通,是因為二者都兼備銀行、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運作模式相似。平安對次貸是有判斷的,購買的資產管理部門是收費的業務,相對來說不會有很大問題。
不過,中山大學金融學教授黃偉說,部分企業海外并購可能會成為“冒險者游戲”,帶來嚴重的財務負擔。據商務部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境外兼并收購的企業,只有33%處于盈利和持平狀態。在巨額海外并購的“捷報”接踵而來時,我們有理由振奮,更需要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