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農業保險面臨兩難選擇安信模式難以推廣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1:46 中國經濟周刊
“政府財政補貼推動、商業化運作”,“以險養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唐韻/上海報道 今年以來,臺風、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旱災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華南、江南、西南部分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巨大,農業基礎設施破壞嚴重,農業生產遭受重創。比如,今夏持續近80個高溫日的重慶,全市最主要的農作物—水稻受災面積達1905萬畝,占總面積的87%,直接經濟損失17.7億元。 如此慘重的損失對于本已收入綿薄的農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們迫切需要農業保險來分擔肩上壓力,然而此時,農民卻往往投保無門。 農業災害疫情波及廣闊,農業保險一損俱損的特點,令一般的商業保險公司望而卻步。而農業保險比較成功的上海安信、吉林安華等農業保險公司依靠地方財政支持,采取“政府財政補貼,以險養險”的農業保險模式,卻在擴張時遭遇地方財政補貼難題。農保公司普遍偏安一隅的狀況,正成為解決中國農險發展問題的題眼。 農業保險的兩難選擇 “完全按商業化操作來制訂保險費率,農民根本保不起;按農民可以接受的標準制訂保險費率,保險公司賠不起。” “農業靠天吃飯,風險太大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農險部負責人周偉國一說到農險就頗有些無奈,“農業險處于尷尬境地,完全按商業化操作來制訂保險費率,農民根本保不起;按農民可以接受的標準制訂保險費率,保險公司又賠不起。” 農保具有一損俱損的特點,洪水、旱災、禽流感等重大災害或疫情,往往波及一省或數省乃至全國,一般的商業保險公司顯然難以承受。 “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巨大的經營風險,是保險公司不愿開展農業保險的主要原因。”復旦大學保險系副教授丁純認為。據了解,農業保險基本上還是按照商業保險模式來經營的,未享受政策性補貼。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的農業保險業務基本上處于虧損狀態,有的年份保險賠付率達到88%。這種得不償失的經營自然使保險公司望而生畏。 上海農業保險發展迅速 “政策補貼,以險養險”的“安信模式”似乎為困擾的農險發展問題找到了一個解答。 “以前,上海農業保險年保費基本在3000萬元左右。安信農保公司2004年成立后,2005年上海農業險年保費收入就已超過8000萬左右。”8月29日,上海安信農業保險公司(下稱“安信農保”)總經理助理孫環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上海地區水稻承保率已達84%,家禽基本保險承包率近100%,奶牛承保率達85%,生豬承保率達50%。 安信農保的成功經驗被歸結為“安信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政府財政補貼推動、商業化運作’,‘以險養險’,即通過政府財政補貼與商業險種的收益來彌補種植業、養殖業保險可能產生的虧損。” 孫環民介紹。 在上海,安信農保最主要的合作方是當地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將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既方便了為農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服務,又方便了農業保險業務集中承保、集中理賠的開展,節約了公司的綜合經營成本。 “凡經上海市工商注冊登記的農業合作社,均可按合作社組織形式享受上海市的補貼。例如,水稻、生豬、家禽、奶牛等種、養殖業能獲得應繳保費35%的補貼;蔬菜、淡水養殖、林木(果林)、小麥、西甜瓜能獲得30%的保費補貼。”孫環民表示,全市200多家已注冊的農業專業合作社中,投保率已接近45%。 借助合作社這個有效載體,安信農保還得以逐步推廣農民的人身、家財、農機具和農村合作醫療等保險,不斷完善農業保險保障體系。“但我們規定,種植業、養殖業保險保費占全部保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全部保險業務的60%。” 孫環民說。 “安信模式”似乎為困擾的農險發展問題找到了一個解答。不過,孫環民明確向記者表示“目前不會考慮去上海以外的地區發展”。 “安信模式”難推廣 主要因為上海經濟發達,財力雄厚,且農業占GDP的比重小,政府可以同時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扶持;農業合作社也比較發達。 “上海不同于其他地區,安信農保并不具有代表性。”保險專家、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解釋道。 上海經濟發達,財力雄厚,且農業占GDP的比重小,政府可以同時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扶持。相關資料顯示,上海市區兩級財政每年對農業險的補貼額達1000萬元,約占上海農業險、農村建房險總保費的25%。現在安信農保資金來源是:地方財政出一點,參保個人拿一點;以豐補歉,滾動發展使用。 此外,其他地區農業合作社尚未形成氣候,由此帶來的承保難、理賠難問題,也讓保險公司開展農險業務困難重重。 “比如,從事種養業的農戶一般分布在鄉鎮以下的地方,對象十分復雜,而且大多規模不大,承保標的又都是活物,技術含量很高。他們投保后,一旦發生疫情,必然都來找保險公司索賠,靠我們的人手去鑒定肯定招架不住,照單全賠又行不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農險部負責人周偉國說。 跨區經營求解補貼難題 農保公司多由地方補貼,且各地有各地的政策,地方性農保公司難以實現跨省跨區域運營以分散風險。 與安信農保一樣,依靠地方政府補貼與稅收優惠偏安一隅的農業保險公司還有黑龍江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以及法國安盟保險公司。 “地方政府補貼要求一個蘿卜一個坑,讓農保公司服務好當地農業,但農業的特點則要求在盡可能分散的范圍內經營農業險,從而分散風險。這比單純承保局部地區的風險,更符合保險的經營原則。”郝演蘇說。 原理雖然如此,吉林安華農業保險股份公司(下稱“安華農保”)卻在推進其全國性綜合經營戰略中面臨補貼難題。 在吉林省轄區內的經營中,安華農保的保費由地方政府、地方龍頭企業、農民三方共擔,大致繳納比例為40∶20∶40。也就是說,地方政府為接近一半的農業保費買單。而在向外開疆擴土之后,是否能夠從其它地方政府那里獲得同樣力度的支持,也許正是中國農險發展真正的題眼。 農保公司各尋出路 發展農業保險,要堅持不能完全依靠財政補貼,不能走單一組織形式的道路。今年6月出臺的《意見》為農業保險發展帶來一線曙光。 農保公司發展壯大有兩種渠道,一是產品多元化,一是區域多元化。在地方政策補貼遭遇跨區難題時,農保公司紛紛選擇豐富其產品線。 日前,安信農保正準備聯手有關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開發研發保險、食品安全保險、出口蔬菜等農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將保險服務從生產領域逐步擴大到流通領域,以一攬子保險方式為農業發展提供專業化、現代化的保險服務。 即將成立的安徽國元農業保險有限公司,也將日后的運作模式定位于“以商業性保險業務為經營基礎,代辦農業保險業務”。 安華農保也在政策性農業險業務之外,加大對商業險投入的力度。 “這樣,至少可以解決‘農民保不起,保險公司陪不起’的困境。”孫環民說。 “發展農業保險,要堅持不能完全依靠財政補貼,不能走單一組織形式的道路。要調動中央、地方政府、企業、農民和社會各方面積極性,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走多元化道路。”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國農業發展大會”上,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強調,“農業保險實踐中也面臨著缺乏巨災支持保護體系、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支持以及農業保險的法律法規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深知,在我國建立科學、有效、健全的農業保險制度不會一蹴而就,而是一項系統工程。”安信農保董事長李中寧談到。而6月26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把農業保險作為一種支農方式,納入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并提出補貼農戶、補貼保險公司、補貼農業再保險的“三補貼”政策,以及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被業界普遍認為是給農業保險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