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衣薇 記者 唐君燕 上海報道 4月23日,上海“全國農業保險公司聯席會議”上傳出消息——去年國內4家專業農業保險公司全線虧損。
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黑龍江陽光農險保費收入2.2億元、上海安信收入1.3億元、吉林安華5500萬元人民幣、落戶成都的法國保險業巨頭安盟保險保費收入僅有156萬元,四家均未能實現盈利。
“農業保險公司前五年都不會有盈利。”黑龍江陽光農險董事長梁敏對記者說。黑龍江陽光農險去年保費收入逾2.28億元,成為四家農險公司中最高者。其中農業險收入2.198億元,賠款支出1.532億元,賠率高達86%。由于稅收優惠幅度較小,以及大量資金投入基礎設施,第一個完整財務年度,陽光農險沒能實現盈利。
法國安盟成都農險分公司,在中國試水第一年只收獲了156萬元的保費。安盟成都分公司董事長于巍東告訴記者,四川省農民收入不高,難以支付保費。另外,公司經營的大多是分散型的險種,這都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實際上,在被譽為農業保險“破冰之年”的2004年,上海安信、法國安盟成都分公司、吉林安華、黑龍江陽光農險四家專業農業保險公司相繼開業。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農業險保費大幅增長84.26%,賠款增長94.29%。
然而業務規模迅速擴張的背后,四家成立不久的專業農業保險公司的虧損陰影悄然襲來。
2005年底,保監會的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國內農險面臨缺乏巨災支持保護體系、缺乏財政稅收支持、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業保險不單是保險領域的專業問題,作為一項準公共產品,應該由政府作為農業保險的主體,保險公司只是經營主體。”安華農險辦公室主任吳偉認為。
安盟總裁讓·阿澤馬在四川與當地政府接洽的時候也曾明確提出,為了使保險業能夠在農村得以順利運轉,應當將商業保險和巨災險分開。“同樣是災害,冰雹可以由商業保險公司承保,而像水旱災則應該由政府來承擔。”
從政府支持層面而言,上海市政府對安信農險的扶持令其他幾家公司羨慕。上海市保監局副局長鄧雄漢透露,市政府正牽頭組織協調安信公司的增資擴股工作,計劃將安信資本金從現在的2億增加到5億元。
與此同時,缺乏適量財政資金補貼,則讓其他幾家農業保險公司感到無奈。
黑龍江陽光農險董事長梁敏告訴記者,近兩年,國家財政補貼了2600萬元,占總保費的9.1%,每畝參保耕地平均補貼僅為0.81元。而根據墾區14年農業保險數據推算,保費補貼應由國家財政按保費收入的30%、地方財政按15%直接補貼給農民,業務經費則按保費收入的7%直接補貼給公司。與理想狀態相比,目前的補貼可謂杯水車薪。
“陽光農險運營資本金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不足以承擔更大的風險。我們呼吁國家建立巨災風險基金以分散風險。”梁敏在提到多起罕見自然災害引起的嚴重損失時呼吁。
安華農險辦公室主任吳偉也認為,巨災風險基金制度的缺失,是中國農業保險事業發展的一道坎。
保監會財險監管部主任郭左踐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國家正在推進相關政策的制定落實。相關人士稱,包括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在內的配套措施目前已經提上議程,保監會正在著手進行研究。
對于農業保險公司如何擺脫目前難以盈利的困境,吳偉認為首先需要國家的財政補貼:其次,要明確政府在農業保險中的主體地位:第三,加快推進農業保險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