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懇 上海報道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寶鋼集團正在和日本第一生命保險籌備合資壽險公司。
記者求證過程頗費周折。
日本第一生命保險上海代表處一位行政秘書含糊應對記者的電話求證,但她表示,一切都在籌備中,公司希望保持低調。
3月9日,記者輾轉多次,終于撥通日本第一生命保險北京代表處首代趙克非的的電話,趙表示,在雙方協議出來之前,他不愿意發表意見。
記者仍然從至少兩個途徑確認,日本第一生命確實在和寶鋼集團“熱戀”中。一位朋友當著記者的面給他參與籌備的朋友打了一個電話,印證了合資壽險公司籌備的事宜是確鑿的;而來自廣電日生一位人士的消息則進一步證實了籌備一事。日本第一生命已經派人向廣電日生“取經”,請教合資事宜。廣電日生的外資股東是日本生命。
日本第一生命是日本市場第二大的保險公司,不過其資產規模只有第一名日本生命的三分之一左右。
“狩獵”中國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日本第一生命的第一次合資沖動。日本第一生命一直在尋找“狩獵”中國市場的機會。
平安保險的人士確認,平安上市前夕(2003年底),日本第一生命以10億日元參股平安1%的股份,成為中國平安的第四大外資股東。
入股平安讓日本第一生命獲益頗豐。目前,平安的股價已經超過17港元。根據當時入股的安排,日本第一生命保險的股票禁售期為3年,2006年正好是日本第一生命退出的時間。
小試鋒芒之后,3月1日,日本第一生命再度出擊,獲取了1億美金的QFII額度。
日本第一生命的低調不僅因為自身的秉性,也可能和合資方寶鋼的變動有關。
前述廣電日生的人士透露,日本生命進入中國市場之時,曾經和寶鋼商談過合資一事,但是由于日本生命不希望寶鋼(當時是太保集團第一大股東)“腳踩兩只船”,而最終作罷。日本生命轉而選擇上海廣電,成立廣電日生合資公司。
不過,這個障礙可能不久將不復存在。凱雷入股太保壽險之后,寶鋼期望轉讓太保股權一事已經在太保股東間流傳。一旦寶鋼轉手成功,日本第一生命就沒有“腳踩兩只船”的顧慮。
但是,寶鋼找到合適的接盤者并不容易。一位熟悉新保險公司籌建的人士稱,由于保監會加強了監管,以及盈利的預期并不樂觀,不少資本對于進入保險業表現出更多的謹慎。
本地化問題
就寶鋼而言,合資公司可以利用寶鋼的資源,“至少團險業務,寶鋼仍然具有相當的優勢”。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寶鋼積累的大量客戶資源也是合資公司賺取保費的金礦。中意人壽保費井噴的例子,就給合資公司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不過,所有的前提在于合資公司能夠實現對這些資源的深度整合。然而,這樣的整合并不輕松。
對于日本第一生命而言,盤踞長三角的大量日資企業也是其未來的客戶資源群。日本第一生命選擇在長三角的經濟中心——上海籌備合資公司也正瞄準于此。不過,日本第一生命的合資公司要面對同樣出自日系的廣電日生的競爭。
前述廣電日生的人士認為,日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最大的障礙在于本土化。
他認為,盡管同屬東亞文化圈,壽險也主要采用代理人制度,但是實際上,兩個市場的區別相當大。例如,盡管表面上都推行代理人制度,但是日本市場幾乎都采取員工制的代理人,這和國內沒有底薪只有傭金的代理人制度有本質的區別。國內頻繁的跳槽和“挖角”,也是日本市場所不能想象的。
廣電日生已經遭遇了本地化的困境。
廣電日生開業之初,高層管理幾乎均來自于日本,并不完全熟悉本地的市場,加之語言溝通的不暢,廣電日生的保費遲遲不見啟動,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排名墊底。盡管廣電日生也采取了多種方法,但是見效甚微。不僅如此,公司人心思動,包括第一任精算師在內的多位中方管理人士選擇了離開。
不過,廣電日生已經認識到本地化的問題。2005年底,劉也加盟廣電日生,開始對廣電日生的營銷制度進行整合。劉也原為友邦上海分公司助理副總裁,后籌備太平人壽江蘇分公司,江蘇分公司當時是太平人壽經營最好的分公司之一。
或許是有廣電日生的前車之鑒,上述市場分析人士稱,日本第一生命應該會改弦更張,把更多管理權交還本地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