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賠錢肇事人獲利
江蘇省寶應法院日前判決的一起5車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連環訴訟案,再次引起保險業界的“振蕩”。
2005年2月13日上午,由于大霧,京滬高速揚州段封路。在揚州收費站附近,發生了
一起5車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為此引發4起當事人互為原被告的訴訟案件。對于承辦此案的寶應法院日前做出的一審判決,大眾保險公司南京分公司負責人的看法是“荒誕離奇”。
11月29日上午,筆者從大眾保險公司南京分公司了解到這起交通事故的“離奇”經歷:在這起追尾事故中,投保于大眾保險的一輛大客車是停在收費站后的第一輛車,肇事車是第四和第五輛車。大客車沒有撞擊任何車輛,相反是被撞者,交警認定在此事故中投保于大眾保險的第一輛大客車沒有責任。
然而,4起訴訟一起判決下來,第一輛大客車竟然要承擔包括肇事者在內的損失47萬元。這是大眾保險南京分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險”實施以來的最高額賠償。
“無過錯責任”使訴訟激增
不管有沒有責任都要賠,哪怕車停在那里,其他車或人自己碰上受傷也要賠,酒后駕車出了事故也要賠———“無過錯責任”使車險訴訟激增。去年以來,這樣的案子層出不窮。僅上半年,江蘇省法院受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同比上升140%,訴訟標的額上升210%。意見下發4個月后,江蘇12家財險公司賠付近1.4億元,并以月均3468.49萬元的速度增加。為此,保監會江蘇監管局和12家保險公司一直在尋求各種意見反映途徑。
“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險”成為保險業內爭議最大的熱點。目前法院判決此類案件的依據是新的《道路交通法》、《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以及《省高院關于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國家和地方法規對“三責險”僅有原則條款,江蘇省高院的意見具體規定了,無論交通當事人有沒有過錯,保險公司都要賠償,具體按機動車投保限額進行賠償,這個額度至少5萬。“無過錯責任”本來在道交法立法過程中就備受爭議,這個具體規定再度刺激了保險業界的神經。
三責險:商業險?還是強制險?
大眾保險公司南京分公司人士說,保險公司業內峰會上經常討論“三責險”問題,主要的觀點是,“三責險”是商業險,不是“強制險”。由于國家目前沒有出臺“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因此各保險公司現在經營的三責險都是商業險。現在,以國家強制手段干預作為一種市場經營行為的商業險,是錯誤的。
保險專家認為,全國“三責險”執行的賠償標準各行其是,如上海設定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為4萬。大眾保險南京分公司曾辦理過上海車輛的理賠案,按責任限額為4萬的標準賠付。而江蘇的保險公司并沒有多收費,賠償的標準卻高于其他省份,這樣長久以往,保險公司將埋下巨大的經營風險。
由于“三責險”的大面積賠付,保險業內已經出現不冷靜情緒,應該客觀中立來看待這個問題。立法者保護弱者的初衷是正確的,但是根子問題在于“無過錯責任”被放大濫用了,以至于在上述的連環撞車事故中,出現了受害者向肇事者賠錢的離奇現象。
因此,保險專家建議“三責險”應根據責任狀況,設定賠付限額,或者按比例賠付。
撰文祖兆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