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保險新聞_行業動態 > 正文
 

競爭加劇帶來服務之變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6日 09:03 北京青年報

  2004年,中國經濟正處于全方位協調增長的轉型時期。這一年,發生了許多重要的事件,誕生了一系列經濟軟著陸的漂亮數字,暴露了種種從高速增長到理性增長的現實問題。在這種宏觀背景下,我們的行業、企業和企業家都發生了什么和做了些什么尤為值得關注。

  由本報及英才雜志、新浪網、鳳凰衛視、中國管理宣傳主流媒體聯盟共同推選的2004年“雙十”人物(十位聚人氣企業家、十位具價值經理人)將于12月3日正式產生。在這里我們
僅以這組年終專稿表達對他們在“轉型經濟下的變革管理”的一種關注。

  與往年相比,2004年的中國保險市場頗令人回味。一方面,保險業近一年來大事頻現:先是保險第一股橫空出世,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先后海外上市成功,新華人壽也險些成為國內新股;然后是業內期盼多年的保險資金入市問題也終于出臺明確法規,保監會在陸續放開保險外匯投資權、放寬債券投資比例后,終于打通了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通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外資保險進入門檻降低,截至今年10月底,外資保險公司已經達到39家,超過中資保險公司數量。與此同時,經歷了多年30%以上高速增長的中國保險業,卻在今年開始悄然調整,一直創造神話的壽險保費收入開始出現同比負增長。而去年以來一直比拼價格的車險市場,卻在今年頻頻上調車險費率。

  “正是逐漸加劇的市場競爭,讓保險公司開始理性和成熟起來,將消費者和長久經營放在第一位。”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保險公司為補充資本實力排隊上市、壽險市場調整產品結構,還是車險市場逐漸擺脫價格戰,大打服務牌,都顯現出保險業開始擺脫一味爭搶市場,不計利潤只求規模的盲目競爭狀態,開始著眼安全長期的穩健經營,開始在服務上下工夫。而這,正是稚嫩的中國保險業開始成熟的征兆。

  2004年保險現象之一:保險公司排隊上市熱門字眼:償付能力

  去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赴港上市,成為中國保險企業上市第一股,更啟動了中國內地大型保險企業海外上市歷程。隨后,12月17日、18日,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兩地上市,成為2003年全球最大的IPO項目。2004年6月24日,平安保險集團在香港聯交所掛牌,成為國內第三家海外上市的保險公司。3家保險巨頭捷足海外上市,激發了更多保險公司的上市熱情。新華人壽、泰康人壽、太平洋人壽、天安財險、華泰財險和大眾財險等多家保險公司都在為爭當“國內保險第一股”而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保險公司為何如此熱衷上市?業內人士指出,保險公司上市可以快速募集資金,充足資本金,提高償付能力。而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能不能在10年、20年后甚至更久的將來兌現保險合同承諾的能力,與廣大投保人的利益密切相關。隨著國內保險市場的迅猛增長,保險公司大多面臨著資本金嚴重不足的窘境,而上市則可以快速充足資本金,提高償付能力,擴大業務發展規模。同時,通過上市成為公眾企業后,保險公司的經營和治理會受到市場監督而趨于規范化,有利于保險業的良性發展。此外,保險公司上市后出于業績壓力,會開發出更多貼近市場的保險產品,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2004年保險現象之二:車險費率節節升高熱門字眼:賠付率

  自從去年1月1日開始車險費率改革,一直在比拼價格的車險市場從去年年底開始悄悄變了風格:從年底開始,占市場份額最大,也是在改革之初降價幅度最“狠”的中國人保就先后幾次開始調高了部分車輛的車險費率。之后,平安、太保等保險公司紛紛跟進,雖然都沒有明確表示漲價,但都通過增加車型因素等風險系數對某些高風險的車輛不再笑臉相迎。而人保最近的一次調整費率是在11月1日,不但新增加了車型系數,而且第一次推出的500元絕對免賠額也在消費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保險公司的觀點是,用價格區分不同風險的人群,是為了更加體現對所有保戶的公平原則。如果不出險,就會交很低的保費;如果經常出險,就要交很高的保費。而對于人保、平安等公司推出的絕對免賠額概念,保險公司解釋說一是為了讓不怎么出險的客戶多一種降低保費的選擇;二是為了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從大量小額事故中解放出來,給所有保戶分配更多的服務資源,提高整體的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

  “不再比拼價格,正是車險市場競爭趨向成熟的表現。”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保險公司的車險經營正在從比拼價格的惡性競爭轉向追求利潤的理性經營。經過2003開始的車險費率改革,車險市場正在日趨成熟和穩定,這體現在車險費率水平越來越貼近市場,越來越與風險高低掛鉤。而今后以車險價格這一經濟杠桿來調節和穩定道路安全的功能將更加明顯,每臺車每個人的車險價格都有可能不同。 -2004年保險現象之三:保險業經歷調整期熱門字眼:負增長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3年,外資保險遍地開花,保險市場的激戰首先在壽險業展開。截止到2004年10月底,外資壽險公司已有22家,而中資只有10家。盡管在分支機構的建立上,外資還需牌照,但隨著開放門檻的降低,外資壽險分公司開業如雨后春筍。在大城市中開放較晚的北京,也在2004年遭遇外資保險扎堆涌入,目前北京的16家壽險公司中,外資保險占到了8家。

  外資保險的進入很自然地給壽險市場帶來了新東西。先是人才爭奪戰,盡管中資保險公司對外資的人才爭奪既痛恨又無奈,但外資保險卻擺出一副“不挖腳”的姿態,在社會上轟轟烈烈地造勢要“從零打造保險高級人才”。同時,外資保險也帶來了一些新的營銷模式和服務理念,比如,爭議了多年的“天書保單”就是在外資保險牽頭下開始改造,讓保單開始變得通俗易懂。

  但另一方面,保險主體的增多卻并未讓壽險市場繼續輝煌。創造了多年神話的中國壽險業開始在今年出現罕見的負增長。直到今年10月底,一直被認為潛力巨大的北京壽險市場仍然出現了10月當月同比下降27%的不佳狀況。

  不過,除去基金等投資品種分流部分市場、去年壽險特別是健康分紅險停售前銷售猛增等因素外,業內人士更多地趨向認為這是保險業自身的自發調整。“不再一味追求保費規模,而是開始有選擇地調整品種。”被調整的產品首當其沖的就是部分躉交型的銀行分紅產品。由于這樣的產品雖然能很顯著地提高保費收入規模,但節節上漲的銀行代理費用,以及它給保險公司帶來的長期現金流隱患讓一些保險公司開始作出決斷。此外,外資的大舉進入,尤其是高級人才的爭奪,多少開始令營銷隊伍產生動蕩,從而影響壽險營銷業績。同時,保險市場對營銷隊伍越來越高的素質要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讓壽險營銷隊伍開始減員。業內認為,無論是產品的調整還是營銷隊伍的動蕩,這些給壽險業績帶來的影響盡管是短暫的,但擺脫了高速增長的神話,開始走上正常、穩健、成熟化發展的軌道,對壽險業來說肯定不是壞事。

  文/本報記者 張艷麗

  供圖/photocome

  

  [1]  [2]  [3]  [下一頁]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東航客機在包頭墜毀
胡錦濤出席APEC峰會
雀巢奶粉被訴造假
有影響力企業領袖評選
國足告別2006世界杯
廣州車展美女圖450張
經典兩廂車狂熱貼圖
家居家裝實用圖庫
北京打折樓盤信息匯總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