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俞燕 發自北京
繼太平洋壽險牽手凱雷和保德信集團之后,其“同門兄弟”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下稱“太平洋財險”)與澳洲保險集團(IAG)的“聯姻”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上周六(18日),在中國金融網舉辦的一個金融論壇上,太平洋保險(集團)公司(下稱
“太保”)董事長王國良透露,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之中,有望上半年完成。
今年2月,澳大利亞最大的汽車險和家財險公司——澳洲保險集團曾對外宣布,已與太平洋財險簽署了“排他性諒解備忘錄”,將就收購其24.9%的股權進行談判。這是繼2002年澳大利亞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澳大利亞安寶保險集團(AMP)以來,另一家和太保走到談判桌前的澳洲保險公司。
在王國良看來,上市和合資是太保發展戰略中兩個重要的棋子。王國良認為,對于以國企為主的太保來說,體制創新已顯得尤為緊迫。早在七八年前,太保已開始著手進行體制改革,“在內部的制度改革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王國良在論壇上坦言。
2002年,太保首次引入大連實德等民企股東,從而由原來的單一國企變成國企、民資結合的股權結構。不過,對于一向以大膽創新著稱的王國良來說,僅僅引進民資是不夠的。“要搞好公司的治理結構,真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我們的體會是要大膽積極地引進外資。”王國良表示。
2000年6月,太保高層開始向外界發出為太平洋壽險尋找外資伙伴的信號。“借用外方的力量,來推動自己的改造和體制創新,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王國良在論壇上表示,“如果全靠自己一步一步慢慢探索,這個體制創新的過程可能就比較長。”
不過,這個過程顯然比引入民企要艱難和復雜得多。歷經五年多時間,直到去年12月,在補充償付能力的最后通牒前,太平洋壽險終于把凱雷和保德信分別作為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引進大門,而澳洲保險集團參股太平洋財險一事也已歷經了一年多的談判。
隨著引進外資工作的次第推進,“我們在內部改革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上步伐開始加快了,”王國良表示,“接下來很多的問題要好做得多了。”
“外資進來后,從董事會、各專業委員會和董事的結構,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王國良透露,不久的將來,太平洋壽險將在薪酬機制上進行一場大改造。
而在實際上,隨著凱雷和保德信的加盟,太平洋壽險已在醞釀一場人事和管理模式的變革。就在上周,荷蘭國際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潘燊昌退休,有消息稱,潘燊昌已出任太平洋壽險總裁一職,與其同期到任的,還有數名來自凱雷和保德信集團的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