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不滿股指期貨高門檻 期貨公司上書證監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16:0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鐘文倩上海報道 橫亙在眾多期貨公司面前的主要障礙是凈資本、客戶權益、從業人員等。“公司已經向證監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相信我們不會孤立無援。” 是努力爭取做結算業務,還是甘于做經紀業務?這是眼下一些期貨公司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隨著元旦前證監會向相關期貨公司下發兩個征求意見稿———《關于期貨公司申請金融期貨結算業務資格行政許可事項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一”)和《關于期貨公司申請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許可事項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二”),中金所會員分層制度也撩開了面紗。 然而,對于通知的初步規定,期貨公司卻不同程度地表達了異議。 結算、經紀資格初定 “其實,在正式下發意見征求稿前,證監會各地方派出機構已經根據各自轄區內期貨公司的情況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摸底。”一業內人士稱。 摸底的針對性非常強,主要就是為了確定期貨公司從事金融期貨結算業務和經紀業務的資格。 知情人士透露,該次調查涉及了期貨公司的注冊資本、近幾年的凈資本和客戶權益、高管人員和從業人員的數量及其從業狀況等諸多方面。各證監局將相關數據收集完后,上報了證監會。 調查的結果顯然與隨后證監會下發的上述兩個通知的規定密切相關。 按照通知一,申請金融期貨結算業務資格,期貨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必須持續經營3年以上;期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中,至少3人的從業經驗在5年以上,任職時間在3年以上;具備期貨從業資格的業務人員不少于30人等。 對于全面結算和交易結算資格的嚴格要求還體現在資本金和營業規模上,如要符合全面(或交易)結算資格,期貨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或5000萬元),控股股東凈資產不低于2億元人民幣(或1億元),控股股東對外投資不超過其凈資產的50%。申請日前3個月以來經調整凈資本,持續不低于《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管理辦法》規定的最低標準的600%(或300%)與客戶權益總額的10%(或8%)中的較高者;申請日前12個季度末平均客戶權益總額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或8000萬元)。 而通知二則對申請金融期貨經紀業務的期貨公司提出了相對較低的從業要求,例如控股股東的凈資產只要求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即可。 隨著兩個通知的聯袂下發,除了為銀行專設的特別結算會員資格還在醞釀之外,金融期貨的“金字塔狀”會員結構的雛形已經形成。 而對于那些在結算業務資格邊緣徘徊,又比較容易達到要求的期貨公司,證監會實施了有針對性的“窗口指導”。 “雖然沒有進行推薦,但根據初步擬定的資格,公司只有注冊資本這一項沒有符合全面結算會員資格的要求,證監會希望我們能夠完成增資任務。”上海一家期貨公司的負責人稱。 該負責人介紹,其所在公司平均每年的客戶保證金一般都能夠達到2億~3億元,遠遠多于一般期貨公司1億元左右的數額;而且凈資本狀況也相當“健康”,現金流充裕,“除此之外,我們的高管層相當穩定,而且都有近十年的從業經驗”。 但是,其他的許多期貨公司顯然沒有這么“幸運”,尤其是絕大多數新近被券商所收購的期貨公司。 期貨公司上書證監會 橫亙在眾多期貨公司面前最為主要的障礙是凈資本。 “能夠達到結算會員硬性要求的期貨公司,根據我的估計,全國范圍約180家期貨公司中也不過區區三四十家,其中交易結算會員約20家左右,全面結算會員約10家上下。”一家期貨公司總經理說。 有資料顯示,盡管在2002年前后,為了獲得綜合類期貨公司的資格,不少有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背景的期貨公司紛紛進行增資擴股,但在證監會暫緩金融期貨動作之后,許多號稱有“1億甚至更多的注冊資本”的期貨公司股東,開始以接受委托理財等方式漸次撤走投資,賬面上所謂的“凈資本”早已名不副實。因此,僅此一項要求,就會令為數眾多的期貨公司為之“折腰”。 申請結算會員資格,必須符合的還有客戶權益方面的條件。“我們公司就是受制于這一條,雖然2006年符合了要求,但還無法實現申請日前12個季度末的平均額都達到。”上海另一家一直在為股指期貨做準備的期貨公司金融期貨部經理抱怨道,“公司已經向證監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相信我們不會孤立無援。” 實際上,過去數年期貨市場監管的主旋律就是“整頓、限制”,市場日漸萎縮,期貨經紀公司經營業績屢創新低,并虧損嚴重,例如僅2005年,全國180家期貨經紀公司,虧損面已經高達80%。 除此之外,許多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還面臨高管和從業人員資質不符,以及連續經營年限和盈利年限不夠的瓶頸。 “因為好的期貨公司并不希望將控股權出讓給券商,因此許多券商收購的期貨公司的質地普遍偏差,就連從業者的經驗也難保證。”一家券商投資研究中心副總經理說。 記者的初步統計亦證實了這一點:目前確定的全國有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有約30家,其中近20家的注冊資本是政策底線的3000萬人民幣,有約14家在2005年全國期貨公司代理額的排名中列于80名之后,尤其是新近被一些券商收購的期貨公司,如中辰期貨、湘財祈年期貨、新基業期貨等排名更是在100名以外。 而且許多此類期貨公司也都是近年剛剛成立,根本沒有久經市場風險的考驗,如分別背靠廣東證券、國元證券和萬聯證券的中天期貨、天富期貨和民安期貨均成立于2003年,由湘財證券控股的湘財祈年期貨則于2004年12月18日開業,而德盛期貨更是在2005年剛開張。 “我覺得,多數被證券公司收購的期貨公司以及排名靠前的幾家傳統期貨公司最終都應該被吸收成為結算會員。”上述券商投資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稱。 而對于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如何解決高管和從業人員的瓶頸問題,業內認為,招兵買馬無疑是一條終南捷徑。 而一些跡象也正顯示,期貨業內的高管跳槽熱潮即將掀起。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