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在鄭商所會議大廳舉辦“2014年鄭州農產品(棉花)期貨論壇”。光大期貨總經理田亞林[微博]談到了期貨行業需要不斷發展創新,具體說來可以有四個層面,即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體制創新,其中的服務創新最重要。當前期貨公司不單單要幫助企業推出套保策略,而是從全產業鏈上來對企業予以指導和幫助,更好的經營。以下為田亞林講話全文:
金融創新一個是制度創新、一個是產品創新、一個是技術創新、一個是服務創新,其中最關鍵的是制度創新,包括國家對棉花的收儲和價格的補貼,它激發了市場的活力。鄭商所在制度上也有一些舉措,比如放開了持倉限制,我們對套利實行單邊的制度,但是要把棉花做大還是要在制度上進一步創新。今天來到會場我看到很多涉棉企業,但是和我在上海參加的會議不同,上海開會的很多是金融機構,如何把棉花轉向金融機構?我覺得還需要一個制度上的突破。包括像林總這樣的投資公司,我估計都是過去一直從事于棉花投資的,對棉花有一些情結。對現在的金融機構來講,現在證監會[微博]也放開了公募基金,包括證券直營包括對大宗商品的限制,他們關心的是什么?通過分析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實際上有兩類,一個是市場行為、一個是規則行為,市場行為的品種是金融機構比較關注的品種,因為它只關注與這個品種的基本面,只關注這個品種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不用關心交割。棉花不一樣,不懂棉花的人來做棉花肯定會吃虧的。就像棉花開始收購了,但是主產區新疆的棉運不到交割庫,這么復雜的東西如果是金融機構的話他是不敢參與這個行情的,包括鄭商所在新疆設中轉庫,我覺得這都是制度上的突破,突破的意義在于讓他成為一個市場型的品種,讓大家不用關心一些規則,也就是它的價格漲跌我只關心…因為有些規則影響的話,可能現貨漲了期貨不一定漲,這是一個制度上的創新,我覺得這個創新還要繼續下去。
第二個是產品創新,產品創新我覺得就是期權。期貨作為一個風險管理工具是遠遠不夠的,就像很多貿易企業為什么收棉花?就是我看漲有很多囤貨。囤貨的話為什么要去期貨市場賣出呢?如果價格上漲的話我囤貨的目的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期貨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它是有缺陷,期權的推出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所以我們希望棉花期權能夠盡快推出來,而且現在鄭州市場的棉花和ICE的棉花越來越關聯,業盤的推出也就很有必要。
第三個技術創新,我們鄭商所主要用的是一勝,一勝主要是速度上的加速,我覺得服務實體經濟還可以在功能上做一些創新,比如打開一勝的軟件,可以交易一些電子市場、現貨市場的一些東西,再把功能上更加全面一點,也就是技術上的創新。服務創新因為期貨子公司的存在,現在我們對產業服務應該說有了新的發展,比如很多涉棉企業如果組織倉單的話,我們可以提供融資上的服務。這四方面的創新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話,可以有助于鄭州期貨市場更好的發展,謝謝。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