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期貨 > 2009國際玉米產業大會 > 正文
業內人士認為,經濟復蘇不會導致谷物價格大漲
商報記者 劉連英(發自大連)
“玉米—飼料(或淀粉等)—肉蛋奶—其他食品”這樣的價格傳導鏈條使玉米價格的波動直接關系到百姓生活,而今年北方干旱令玉米價格未來走勢也頗引人關注。正在大連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玉米產業大會上,專家們紛紛表示,北方旱情使玉米減產已成定局,但是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為有限。
國家糧食局:
今年糧食產量穩定
今年的玉米產業大會首次由國家糧食局、大商所等共同參與主辦,會上,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張桂鳳女士表示,今年糧食生產雖然受干旱等自然災害的一定影響,但總體上仍保持穩定,今年夏糧、早稻已獲豐收。總體上看,我國除大豆產需缺口通過進口解決外,玉米、小麥、稻谷等主要谷物品種產需平衡有余,糧食安全完全有保障。
她強調,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堅持基本立足國內保障糧食供給的方針,糧食自給率多年來保持在95%以上。2004年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措施,糧食生產連續五年增產,2008年產量達10574億斤,人均糧食產量達800斤。
此外,張桂鳳還表示,近年來,在中國證監會等有關方面的推動下,我國糧食期貨市場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豆、玉米、小麥、早秈稻等糧食品種已經成為我國商品期貨市場上的重要品種。實踐證明,積極發展糧食期貨市場,對于指導農民種糧賣糧、促進農民增收,幫助糧食加工貿易企業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為國家糧食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業內人士:
旱情不會推漲玉米價
中糧集團總裁助理岳國君昨天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我國去年玉米產量大約1.6億噸,今年北方遭遇旱情,但是今年玉米種植面積有所增加,這兩部分抵消究竟會對產量帶來多少影響目前還難以判斷,但是業內有尚不確定的統計為今年旱情可能造成大約1200萬噸的玉米減產,這相比每年大約1.6億噸的總產量來說僅占到7%左右。“最終的結果還要看秋分收獲時。”他說。
美國農業部世界農業展望局局長Gerald A.Bange博士會議期間更是指出,即使全球經濟的復蘇也不會導致谷物價格的上漲,去年國際市場大米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更多因素是由于部分國家的出口政策調整也就是政治因素導致,并非是供求關系變化導致的。今年印度大米雖然減產,但是不會造成大米供應危機。此外,他還指出,近期美元持續貶值也不意味著農產品價格將出現上漲,原因是美元貶值可能會導致出口增加,從而使全球玉米因供應增加反而抑制了價格的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中糧在會議上就國家為農產品托市也發表了看法。岳國君說,托市有效地緩解金融危機的影響,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對減少原料價格波動應該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國去年是第一次大規模的托市,存在一些問題,“希望今后的托市政策透明度更高一些,也就是說前期的策劃希望更公開一些,比如像今年油菜籽托市,讓大家事先知道托市是什么樣的政策,企業能否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