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侯賽因-阿里迪納:當前及過去18個月油市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3日 12:54  新浪財經
侯賽因-阿里迪納:當前及過去18個月油市分析
圖為摩根士丹利商品研究主管侯賽因-阿里迪納。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新浪財經訊 09年6月2-3日第六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在上海召開。本屆主題論壇主題為“商品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挑戰:金融風暴后的思考”。新浪財經作為本次論壇的獨家網站戰略合作媒體,全程圖文直播。以下為摩根士丹利商品研究主管侯賽因-阿里迪納演講。

    侯賽因·阿里迪納:非常感謝,我在30分鐘的時間內,想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對世界油市的看法,并且講講過去18個月對市場的看法,我們現在看能源的時候,我是有一點驚奇,因為現在一些基礎面,它是非常的疲軟,我們想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然后再理解一下全球的趨勢,一方面大家越來越樂觀,現在是OECD國家的需求非常的疲軟,尤其環比非常疲軟,比如中國、印度還是做得不錯的,那么在4月的時候,中國的需求達到一天760萬桶,而且持續地增長,印度也有所好轉,在目前這個需求市場,和OECD國家還是有差異的,當然現在需求國家,它對于大宗商品,要更加看重它的增長的幅度。在能源方面,我們也要考慮到美元疲軟的情況,在歷史上美元和油價是有非常強勢的負相關,從我們看一下70年代的話,如果做一下分析就會發現,油價對美元的指數達到負0.8,我們摩根史丹利認為美元是會在未來的很多年持續保持下滑,那么我們整個的油價以及商品價格是有一個預示會走高,那么這也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資產類別,這就使得大家對整個的商品感到非常感興趣,它作為一個資產類別已經越來越受重視以及理解。

    現在由于很多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貨幣的寬松,現在我們也認識到通貨膨脹可能使股市疲軟,那么我們知道,石油以及大宗商品有這樣一種負相關的特點,所以說會成為一個頗受青睞的資產類別。

    我們再看一下上游的基本面,特別是現在一些原油方面的基本面,還是具有建設性的,我給大家詳細介紹第一個圖表,大家看OECD國家中,對石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GDP,大家看到這個柱狀,就是09年我們經濟學對GDP的預測,根據我和一些人的交流,我認為2009年本來是4%,那么現在已經大幅下調,達到負1.3,這恐怕是近年比較少的,這確實給我們對石油的需求帶來一定的需求和阻力。這個表格是給大家參考,主要給大家看一下,各個新興市場國家的情況,以及他們與發達國家的區別,大家可以看到,新興市場和增長市場之間的一些差異,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是獨樹一幟,他們的強勁增長引人注目。

    我一開始,幾個月前準備這份發言的時候,當時主要的論點,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在商品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主要是來自商品的一些出口國,以及生產國,比如拉丁美洲,他們是重要的商品出口國,盡管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探討中國和印度,我們在談能源市場的時候,一直在講這些國家,但是盡管中國是最重要的國家,但是我們看到中東阿拉伯國家是最重要的出口國,拉丁美洲是最大的出口國,排列在第二位,如果是需求下降的話,這些主要出口國和生產國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我們現在看到,石油價格現在在上升,因為一些基礎面的關系,而且是由于美元走軟,同時這些強勢的石油的增長,它會促進拉丁美洲,促進中東的經濟的增長,這也會支持石油需求的增長,中國要做模型是非常難的,很難用模型模擬中國的石油需求,但是我們認為中國的原油的出口和需求之間,還是有一個很強的相關系數關系的,中國的一些貿易伙伴,我們看到,如果是出口受到影響,石油的需求也就會受到影響。在左手邊,看一下中東的出口以及供應,我們在這里要注意到,在過去的3到4年當中,中東的生產一直是持續增長,這是響應了能源價格高企的現象。那么由于能源價格高漲,就導致了國內需求的上升,然后就使本地區的出口受到了限制,那么我們生產在上升,然后我們認為,這恐怕在目前的周期當中,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再回到今天我要講的一些基本面,確實我認為,從基本面本身,很難說明我們今天為什么石油價格會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看一下庫存,IEA的報道點名,OECD國家30天的庫存,在非OECD國家比較少,但是在中國增加庫存,在其他國家也在增加庫存。今天的價格并不一定反應今天的基本面,但是接下去我們看到基本面有大幅的改善。OECD國家的情況還是相當讓人吃驚的,去年9月份有一個減產,從規模上來講,在速度上是讓人贊嘆的,那么它也顯示出我們最近看到石油價格有所上升,是受到伊朗情況的影響,沙特阿拉伯也非常符合規定,每天減少370萬桶到380萬桶,幫助了市場的平衡,但是這兩周為止,庫存還是不斷在上升的,也是體現目前基本面疲軟的情況。

    我們再看今年其他的情況,對石油的價格有點擔憂,假設歐佩克能保持目前的產量,如果他們能夠在今年接下來的時候,產量不要上升,我們就會看到,庫存會下降,而且會影響到今年6月、7月的情況,但是如果目前的高油價鼓勵了歐佩克來增產的話,我們就會看到庫存上升,這個儲存上升,這就會導致石油價格下降,如果我們再看一下,我們外部的市場,就會發現,原油價格以及股票市場的相關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我們在商品市場是看到它之所以受青睞,因為它作為投資多元化非常好的資產類別,再看一下它和股票市場,出現了高的相關性,盡管我這方面不是專家,大家現在對股市非常的樂觀,這種樂觀的情緒也傳達到能源市場上,所以我們看到石油價格猛漲。我們看一下右手邊,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我們回頭看一下蓋特納幾個月前說他在這方面的寬松政策,我們會看到宣布之后,油價就開始逐步上漲,大家有點擔心,未來會出現通脹的壓力,所以他們想要持有石油。我們再看一下整個的油價的話,如果大家比較擔心,整個通貨膨脹的話,那么到2011年9月份交貨的話,目前的儲存價還是非常好的。我們今天重新看到02年到06年的情況,我們再看一下煉油的情況,成品油的情況,那么在2003年到2007年,2008年,之所以整個油市非常高漲,這是由于全球必須要有很多的煉油的能力,來滿足大家對油的要求,在2007年,煉油的利潤是超過了一桶20到30美元的高水平,可以說煉油的這種黃金時代,它使大筆的投資進入了下游,現在的GDP放緩,同時也看到一些下游的產能,都已經上馬了,所以說我們看現在,恐怕很難在煉油的利潤率方面有一個持續的增長。那么現在,全球的煉油能力是非常的充分,而且煉油能以及過去兩年新增的煉油能力,都是非常復雜的煉油能力,如果有這種復雜而尖端的煉油能力,就能提高煉油的效率。那么這個時候,由于這種更加尖端的煉油能力對原油的需求會下降,所以說我們對于整個的周期來講,還是比較樂觀的,我認為在接下來的3到5年當中不會出什么問題。

    現在再看一下更遠期的,后臺的結構性供應的情況,可以說整個還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我的觀點是非常保守的,對于2010年以及2011年全球的需求做個預測,假設全球的GDP增長是1.5%,我們的剩余能力,就是左手的黃色部分,會達到07年、08年的水平,我們今天的剩余能力,大概是一天500到600萬桶,已經進入中期的底部,那么我們會達到每天600萬桶,我們再看一下左手這張圖,它的我這種說法的證據,在2002年到2007年,非歐佩克原油生產保持一個平的狀態,沒有增長,可以說我們畫一條水平線,而且WTI的價格,是從不到30美元,一下上漲到100美元之上,市場其實給這些產油國提供了足夠的刺激因素,讓他們生產,可是非歐佩克國家,他們的生產量沒有任何的變化,一個是準入的問題,一些產油的公司沒有辦法進入比如西非或者南美,或者中東的一些地方。另外也是這個NEA之前談到儲備的下降,他們講到現有的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生產在下降,是每年會下降6.5%到7%,而且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也會保持這種水平,如果對于全球的需求,我們假設它是未來的時間當中保持零增長的話,盡管這個不大可能,但是就算是我們假設,這個全球的需求不再增長的話,但是由于目前的非歐佩克的產能不斷下降,就必須讓歐佩克的國家能夠增加產量。我們知道生產的邊際成本,比如像加拿大的油沙等等。在2001年,在前蘇聯,它是恢復了一些產能,歐佩克的生產,也是70年代到80年代剩余產能的轉化,現在由于油價下降,我們看到了一些項目取消以及推延,我們這個產業還是有很多機會來增加它的生產的。

    在這個基礎上,我認為從長遠來看,石油價格肯定要上升,它不僅僅是為了讓傳統的以及非傳統的供應能夠有刺激因素進入,同時也是因為需求的關系,不管有電動車,還是有其他一些替代的東西,不管怎么說,在短期內,我們還是需要價格高漲,有足夠的刺激因素進行平衡。    如果美元確實放緩下降趨勢,我對油價是有擔心的,在第三季度的需求,恐怕要比市場預期的弱,而且它可能導致石油價格疲軟,任何在價格上的下滑,肯定會導致大量的購買發生,投資者以及消費者都在等這個價格下來,如果價格一旦下來的話,那么大家都等著它下來的話,由于大家長期對美元悲觀的看法,以及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商品作為投資類別的選擇,由于供應的問題,我認為油價長期來講還是會上升的,非常感謝大家,謝謝。我們是現在回答大家的問題,還是一會回答大家的問題,那好,一會,謝謝。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