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期貨 > 2008年第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 > 正文
朱玉辰:看來把我當成困難戶了,把機會都留給我了。他們三位講到風險的處置,應該講他們都是化解了風險,有驚無險,結果很好。但是你要說風險,我這兒處理的最好。我是全球市場中唯一一個市場波瀾不驚,坦然處之。經過風浪,給我們籌備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我相信一句老話,好飯不怕晚。我想這個產品經過較長時間的準備,精耕細作、深挖洞、廣積糧,這個基礎工作做得更加扎實,將來推出來一定會厚繼薄發。
還有是堅定一種信念,什么信念?股指期貨是一個好東西,這個產品一定會被推出。今年定的主題是講機構投資者和市場,我簡單談一個觀點,避險機制成熟之日或者避險機制健全之日就是機構投資者成熟之時。我最近學習科學發展觀,我找到這句話了。在我們市場當中,股票市場當中,我們前兩年中國證監會提出一個口號,叫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這個效果確實成效很突出,目前在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在市場的持倉量能占到一半,50%,滬深交易所股票持倉量,機構投資者占了一半。但是現在有一個很遺憾的問題,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沒有很好的發揮穩定市場的作用。每每行情波動當中,這些機構的做法和散戶差不多,也是追漲殺跌,也是和散戶擠到小道上去跑,也是走到羊腸小道去逃生。盡管機構投資者有了很大數量的發展,但是運行沒有改變,很大原因是沒有避險機制,有了規模后,市場玩法并沒有改變。目前來說我們操作機制非常簡單,有點像冷兵器時代,無非是基金的刀長一點,散戶的刀短一點,大家都是刀。有了避險機制后,就進入了熱兵器時代,機構基金通過智能化的設計,他操作的方式多元化,機構投資者才顯示出優勢,才能和散戶區別開,才能玩出高一點的水平,這個時候機構投資者才能成熟。
從這次海外情況看,我們分析了各個市場股指期貨發揮的作用,一個是臺灣,這次臺灣股市當中,基金排名前20名的全是做股指期貨。做最好的基金都是做股指期貨避險最好,所以我們這個市場只能過春天,沒有辦法過冬天,沒有辦法過熊市,如果股指期貨推出后,我相信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過冬的工具。
彭剛:現在12月了,按照農歷算法已經過冬了,我們希望這個棉襖可以穿厚一點,寄希望股指期貨盡快推出。剛才講了整個期貨市場開戶數58萬,機構3萬,而證券市場機構持倉比例超過50%,歐洲期貨交易所剛才講他的機構投資者交易量占到交易所40%以上,從這一點看我們整個期貨交易所在機構投資者結構、數量上還是有一些欠缺。大家都知道中國證券市場雖說目前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對市場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下面請兩個證券交易所老總從交易所角度在發揮促進機構投資者成長這方面,交易所有些什么好的機制、好的服務、好的作用?想聽聽兩位的看法。
宋麗萍:謝謝主持人!剛才玉辰講了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經過一個超常規發展的階段,從數量上,特別是牛市過程中發展的規模特別迅速。但是它卻有非常顯著的散戶特征,比如2007年個人投資者資金周轉率是800%,機構是多少呢?400%。這是它的散戶特征之一。第二,追漲殺跌這個顯著特征也是非常突出。我想這可能是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正常的表現。我們說機構有一個特點,我們希望他能夠長期持有,但是如果長期持有的話,他可能也需要兩個非常現實的條件,就是說你要為他提供長期持有的產品或者可以組合的長期持有的產品。我們這些產品在什么地方呢?股票非常單一,債券市場還不如股票,前天尚主席也講了我們是一腿長一腿短。第二,制度方面也不完善,也沒有起到鼓勵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股票的目的。比如說我們的分紅制度。幸虧前一段證監會頒布了一個通知,規定分紅率。成熟市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現金收益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指標。隨之產生的是股東的權利、制約。董事會當中有機構代表,如果你不分紅,你就騰位置,這是非常強制性的股東制約。因此才有長期持有證券的,起市場穩定作用、核心力量的機構投資者。
反過來看我們國內有沒有這個條件,比如說產品,產品按照風險偏好特點來說,我們應該有風險偏好高的產品、有風險偏好低的產品,我們風險高的產品當中集中了一批風險意識非常低、差的中小投資者,但是我們確有一批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在期貨市場。另外,現金分紅收益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可以說是指揮股市往哪走的一項重要指標,最近深交所也在分析如何開發的問題。還有機構投資者的正面作用,正面作用就是加深了市場深度,比如說上兩周參加的新財富分析師評獎大會,我感到深受啟發的是正是因為有機構投資者,所以才這幾年迅速培養了一支分析師隊伍。有分析部門,我們分析有多少人?2200人,如果平均每個人50萬成本,是10個億。這個有什么作用?確實增加了市場信心。如果沒有2000多分析師,我們信息質量完全不一樣。如果沒有2000多分析師,我們經濟運行透明度、資本市場透明度可能都沒有如此之高。
還有一個基金為代表的激勵機制問題。我們分析了集合理財,深交所掛了六支,一共60多億,集合理財買的高點和基金完全不同。后來我們做了調查,因為集合理財的激勵機制和基金不一樣,他可以提成。第二,他建倉時間沒有公募基金那么多限制。因此,我們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張育軍:關于機構投資者的話題麗萍已經代表我說完了,她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圍繞這個論壇我確實也做了認真準備。一年前的今天我在這個論壇上講,當時全球次貸危機剛剛開始,當時我講到大家要認真觀察、學習次貸危機,從中正確的吸取經驗教訓。這一年當中我也確實在觀察、在學習。我現在看到一個現象,希望通過這個論壇提醒大家,我感覺到大家廣泛存在一個誤讀危機的可能性。大家都在觀察,要警惕這些經驗教訓可能不完全正確。來之前,我請上交所研究中心給我準備了厚厚的報告,我準備了稿子,如果要講完的話,我就建議大家別吃飯了,晚飯一起吃算了。大家觀察一個現象,全球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以來,華爾街成了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可以用的攻擊詞匯都用到了。最近最暢銷的書、最暢銷的電視都跟金融危機有關。比如說華爾街是一個貪婪的家伙,用到了詐騙、用到了無知、用到了墮落、用到了瘋狂等等這些詞。那是很嚴肅的金融專家寫出來的書。所以我們現在談機構投資者,華爾街大多數都是機構投資者,有點人人喊打的感覺。政府也在呼吁要防止次貸危機向金融危機轉化,到金融危機說要防止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好像整個世界都集中在一個點上,把華爾街那幫人拉出來。美國有一個作家寫了一本書,談到如果你的后代特別沒有本事的話,就送到華爾街去,他說這是賺錢最容易的辦法。
咱們怎么樣思考危機,我寫了關于十個問題的基本看法。我舉一個例子談談怎么觀察這場危機,從危機當中學習什么東西。比如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關系,這里要堵住、那里要堵住,但是他們的提法跟我們經濟學常識不太對。我們經濟學常識是經濟、金融是互動的,經濟決定金融。今天金融成了罪魁禍首。這場危機撇開華爾街貪婪、墮落、欺詐等等不說,我們觀察美國經濟結構,60年代有過一輪瘋狂,73、74年有過一次調整,80到81年有過一次調整,之后開始了20年的經濟景氣周期,如果從經濟角度觀察,這輪危機可能還有一些更本質的東西,比如說核心的是我們經濟結構早已失衡,是由于經濟危機實際上已經在先,而不是說我們要堵金融危機擴散。比如美國制造業長期來看,勞動力提高、生產要素提高,已經有很多問題。比如房地產危機已經早擺在那里。貿易的不平衡已經早擺在那里,家庭的過度負債早擺在那里。巨大的預算赤字早擺在那里。這場危機從本質因素可能是經濟結構嚴重的失衡,然后在失衡面前,我們采取了拖延危機的辦法,比如95、96年美國股市開始瘋狂一直到98、99年,科技泡沫開始破滅,我們馬上注水,延緩危機,到911后股市再次下跌,我們再次注入。從某種意義上是不是可以反過來理解,要不是美國有如此發達的金融體系,可能金融危機早已發生,而不可能有20多年的景氣現象。我們還是要正確看待經濟與金融的關系,現在全球都面臨一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使命,如果誤讀危機,很多結論就會有偏差。比如今天幾位老總講到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的關系,現在國內同行都害怕自己是金融業的。要說到虛擬經濟好像都是日子很難過,然后搞期貨的、搞衍生品的,說我是場內市場,那個是場外的,不關我事。
要正確解讀危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著眼于經濟結構調整、金融改革。否則的話,跟我們這個題目有關的,包括機構、包括金融、包括期貨市場等等的。我希望我們全行業,這個危機還在上演,咱們只觀察了一段,沒準好戲還在后面,我們確實要用一個正確的方法來看待。美國三大汽車需要救濟,被美國國會議員抨擊,現在三個CEO終于提出減薪1美元請求援助,我們看待金融危機的時候也不能不觀察實體經濟的矛盾和沖突,要正確對待經濟和金融的關系,只有這樣,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才能健康發展。謝謝!
彭剛:我們記住張總這個提醒,特別是現在金融危機還在進行當中,這個提醒是非常重要的。咱們不要只看到一個點,整個面各種關系的理順很重要。
剛才咱們談機構投資者,我也知道大商所三個會議,在產業界、期貨行業影響都很大。從大商所角度講,咱們為培養機構投資者做了什么工作,或者您覺得還有什么地方應該提高。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