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李伶曉)--據中國證券報11月19日報道,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蹺蹺板”游戲令人眼花繚亂。然而,美國經濟才是幕后推手,并且當這一因素影響力逐漸增強時,很可能扭轉美元與大宗商品的反向關系。
美元多表現主動
在二者反向變動中,多數情況下美元占主動地位,但也不能否認后者的反作用。總體而言,二者關系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作為大宗商品貿易標價貨幣,在商品供求關系不變情況下,美元走弱,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必然上漲。不過僅表現在貨幣層面:美元走弱影響的只是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當他以貶值的美元購買等量商品時,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美元,或花費等量美元,只能購買更少商品,其承擔的損失幅度是美元貶值幅度。而對于沒有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而言,要購買商品,就要將其他貨幣換為美元,由于美元貶值,意味著其他貨幣能夠換得更多美元,當然購買時,也要按照上漲的商品價格來購買,結果并不受影響。對于商品賣方而言,雖然可以更高價格出售,但得到的也是已經貶值的美元,換算為其他貨幣,并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標價層面上美元對大宗商品的供求影響有限。即便有,也僅僅局限于美元貶值,導致美元資產縮水,購買力下降,從而減弱對大宗商品需求。當然由于美元對各國貨幣變動幅度不盡相同,因而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
其次,美元指數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元資產吸引力的變化,這會引導資金在大宗商品與美元資產之間的轉換:當美元走強時,投資者對美元資產偏好增強,促使部分資金從商品市場流出,導致其價格回落,反之相反。
最后,大宗商品變化也會反作用于美元。當大宗商品回落時,有助于減少通脹壓力,利于美國經濟恢復,對美元也是利多信號。相反,當商品上漲時,通脹壓力增強,令美國經濟承壓,不利于美元走強。
美國經濟是幕后推手
美國經濟是影響美元與大宗商品走勢的共同因素。并且當這一因素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時,很可能扭轉美元與大宗商品的反向關系。
假定美國經濟能夠從危機中恢復,將會直接帶動美元由弱轉強。且經濟復蘇也將增強對大宗商品需求,從而提振其價格走勢。反過來,假設美國經濟仍保持疲軟,市場悲觀預期不斷強化,將使美元延續弱勢,而疲弱需求也會阻礙大宗商品走高。
美國經濟對大宗商品的影響是通過實體層面而來,與貨幣層面影響的不同之處在于:實體層面影響往往具有持續性和長期性,而貨幣層面影響則易受波動、不確定性較大。
美元與大宗商品反向關系發生逆轉,主要發生在實體層面影響超過貨幣層面影響之時。而貨幣層面的影響被削弱可能在以下情形:
其一,美元作為國際貿易計價貨幣地位真正動搖,出現能夠替代美元的其他貨幣,此時美元將與大宗商品反向關系將逐漸消除。不過,目前而言,這種可能很小。
其二,國際投機資金在各個市場流動相對穩定,不再出現因資金大規模進退、進而對各類資產價格產生巨大影響。而這種情形則基于以下幾種可能:首先,基本面發生逆轉,看空預期增強,令投機資金離市。雖然投機資金受到操縱大宗商品的質疑,但可以肯定,商品絕不是虛擬資產,投機資金任何交易都是基于對基本面供求變化的預期。一旦這種預期發生逆轉,投機資金的特性會決定其以最快速度出逃。屆時,商品的金融屬性弱化,商品屬性增強。基于實體經濟層面的分析才更具可信性。其次,當大宗商品市場之外的其他金融市場吸引力增強時,也會誘使投機資金從大宗商品市場撤退。如美元走強、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吸引力增強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