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劉陽陽)--據上海證券報10月31日報道,本土券商開展創新業務的思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券商開展創新業務的視野正在放寬。在申銀萬國去年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首家券商會員后,宏源證券申報黃金自營和代理業務、申請成為金交所金融類會員的議案也全票通過董事會審議。公司董事會秘書昨日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就該項業務同證監會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目前,券商開展經紀、自營、資產管理等業務的范圍都被圈定為“證券”,即“依法公開發行的股票、債券、權證、證券投資基金或者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可的其他證券。”
按照相關規定,證券公司成為金交所會員后不能從事經紀業務,也不能直接代理客戶進行黃金交易,因此業內人士分析,券商進行黃金業務,可能包括券商以自有資金在金交所進行現貨黃金或者遠期黃金的買入賣出,以及券商開發與黃金等貴金屬掛鉤的衍生品、同黃金市場掛鉤的結構性產品,進行代客理財兩項主要內容。
根據證券公司開展新業務申報、審批的相關流程,宏源證券申請開展黃金自營和代理業務,以及申請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金融類會員,還需提請股東大會審議,并經中國證監會批準通過。
實際上,早在將近兩年以前,就有券商開始謀劃涉足黃金等貴金屬的相關業務領域。申銀萬國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券商,在2006年底向上海黃金交易所遞交了入會申請,獲得證監會批準后,于2007年6月12日正式成為金交所的首家券商會員。
該事件在當時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證券公司進駐黃金交易所拉開序幕的標志性事件,而金交所對申銀萬國的期望則在于“扮演做市商角色”,以及“通過券商集合理財工具將黃金融資券配售給理財客戶”。但據了解,申銀萬國成為金交所會員一年多來,與黃金等貴金屬相關的業務并未得到實質性開展。
國泰君安證券行業分析師梁靜對記者表示,黃金自營和代理業務對國內券商來說屬于新鮮領域,在實踐中需要不斷摸索其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短期內對券商營收的貢獻十分有限,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貨幣的貶值和其他宏觀經濟風險。
某創新類證券公司創新業務部門負責人認為,本土券商探索、開展創新業務的思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國內證券公司的發展一直面臨同質化程度較高的問題,各家券商都在考慮如何擴充業務領域、增加盈利渠道、研發新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他表示,上周的券商規范發展座談會上,監管部門明確了未來證券行業整合和業務創新要從行政措施為主向市場化方式轉變。在這一背景下,券商的創新實踐會變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