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李伶曉)--據第一財經日報8月13日報道,經過連續三月的下滑后,中國的CPI漲幅在7月份達到6.3%。雖然CPI在年內還有反彈的可能,但稍為緩解的通脹態勢,讓政府有更多“機會”投入到能源價格改革中。
食品價格下滑主推CPI回落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食品價格已經出現持續回落,而非食品價格卻處于上升通道中,對CPI的影響日益增大。
7月份,CPI中的食品價格上漲14.4%,較6月份的食品價格漲幅又減少了2.9個百分點,大約拉低CPI漲幅0.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1%,較上月非食品價格額漲幅增加了0.2個百分點,推動CPI上漲0.1個百分點。
申銀萬國高級經濟學家李慧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推動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因素看,主要是車用燃料價格的上漲,這主要和國家上調成品油和電力價格有關。按照他的測算,國家上調成品油價格對CPI的直接影響為0.1個百分點;上調成品油和電力價格通過影響PPI間接影響CPI0.1個百分點。
PPI高企傳導作用有限
7月份,10%的PPI漲幅,達到了199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法國巴黎銀行駐北京的經濟學家孟原判斷,PPI的上升對CPI的傳導作用有限。
“CPI的籃子中約50%的份額是食品和服務,只有40%的份額同PPI重合,且部分商品還要受到供大于求的壓力,所以PPI的上升對CPI可能有一些影響,但傳導并不快!泵显瓕τ浾哒f。
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白景明昨日也對本報記者表示,PPI和CPI之間的傳導沒有必然性,PPI上漲主要由于前期的貨幣投放量過多、投資需求的膨脹,以及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同時,除了糧食和鐵礦石價格外,目前國際原油、有色金屬等價格已出現回落,加上此前采取的關稅調節等政策措施,國內PPI進一步上行的壓力不大。
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研究員張培森雖然也贊同PPI上漲不是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他同時認為,PPI仍然存在上漲壓力。他指出,從財稅的角度,能源價格改革之類的措施要暫緩出臺,以減輕PPI上漲的壓力。
能源產品二次調價可能
但孟原認為,目前是出臺能源調價政策的較好時期,其預測政府可能最早在9月份就開始第二輪的能源價格調整。因為據其分析,目前CPI的下滑不過是季節性下滑,在9、10月份還會出現反彈。
雷曼兄弟中國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在昨日的報告中也表示,年底之前可能會再有一輪能源價格上調,上調幅度和6、7月份時差不多。而孟原的判斷是,下一輪電力調價的幅度可能較6、7月份要稍高一些。
此前數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當前宏觀調控政策力度已基本到位,沒必要再加大調控力度,而應在穩定政策前提下,推進關鍵環節的改革,把微觀基礎打牢。他認為,下半年要審慎推進價格改革,因宏觀矛盾往往源于微觀機制改革不到位,這使宏觀政策傳導不下去,最主要的是價格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