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夏現貨交易所老總飛了(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 04:47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追問 “凸現立法空白”誰來負責 “警方現在只讓我們登記,沒有任何表示。沒有告訴我們,他(郭遠峰)這個行為如何立案、判定。”昨日,從外地趕來的代理商張先生表示。 記者從西城區警方獲悉,由于剛進入工作,警方還不能答復案件的具體細節。記者獲悉,客戶與華交所之間的操作流程是,在工商銀行開通一張聯同卡,再把銀行的聯同卡和華交所簽定協議,進行連接。客戶先把錢打到工商銀行,銀行再將錢給華交所。 “現在很多代理商表示要過來,就是想得到肯定的答復。”張先生表示,但另一方面,他的心里清楚,“國家對現貨的立法還是空白。” “今天我們有一些代理商通過中國商務部網站的在線投訴詢問,現貨市場到底是否是合法的。對方回復市場是合法的,所涉及到的監管部門有商務部、工商局等”。 代理商們想知道,如果市場是合法的,那么交易所把錢卷走了,應該歸誰負責呢?每日經濟新聞 高巍 任思強 連線本地 四川客戶損失千萬 代理商急飛北京 記者昨日來到代理商之一的成都聯倉科技公司位于成都梁家巷金宇大廈的所在地,只見大門緊鎖,門上貼著一張告示,“現貨交易暫停,周一再重新上班。” 記者隨后來到位于數碼廣場的另一家代理商處,盡管公司門開著,但僅有幾位職員,公司職員告訴記者,從周三開始華夏現貨的業務已經暫停,公司負責人目前也在北京“討債”。 記者根據職員提供的電話聯系到目前正在北京的張姓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客戶虧損約在70萬到80萬,“實在想不到這件事情,因為這個業務從1997年就開始了,都有11年了。” 記者昨日從本地代理商處了解到,四川地區已知客戶的保證金損失可能近千萬,目前成都聯倉科技、金坤信息等多家四川代理商仍滯留北京等待進展,“不管怎么樣,能挽回一點是一點。” 據專程從四川趕到北京的一位代理商介紹,在周二晚便傳出郭遠峰潛逃的消息,周三他便趕往了北京,然而等待他的殘酷事實是郭遠峰已經不知去向。他稱“這兩天陸續有代理商趕來,目前到北京的四川地區的代理商已經有7到8家,我們已經在公安系統登記了。” 虧損最嚴重的是成都聯倉科技,據公司知情人士陳女士介紹,該公司2004年便成為了華夏交易所的交易商,因為對市場比較熟,去年4月份開始代理客戶交易,誰知道郭遠峰會卷款潛逃,“目前已知的客戶虧損達到五百多萬。” 據另一位四川代理商透露,初步統計自己公司已投入資金的客戶就有五十萬以上,“每家數十萬上百萬不等,目前到北京的就有8家,估計四川地區在華夏交易所虧損的保證金可能近千萬。” “其實這件事情早就有些跡象了。”在聯倉科技交易的姜先生向本報透露,去年10月姜先生投資幾萬元參與華夏現貨商品交易,今年5月姜先生要求取現時,華交所卻總是以系統故障、受到黑客攻擊等理由搪塞,“這可都是血汗錢啊!” “由于客戶是直接和銀行聯系,因此他們的賬面我們并不清楚,客戶虧損的情況可能還要大于目前的統計。” 本報記者 呂波 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 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是一家商品現貨倉單交易所。從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網站上,可以看到,華夏交易所注冊資金6000萬元,總部設在北京,組織形式為有限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裁負責制。 據悉,華夏現貨交易所的交易平臺類似于股票交易平臺,客戶注冊后,可在其提供的交易系統上,進行鋼鐵、糧油、棉紡、食糖、金屬、塑料、化工、煤炭、石油及倉儲商品等交易,系統每周的開市時間與股市相同。與期貨交易類似,在華夏現貨交易所的平臺上,只需支付10%至20%的資金就可購買大量貨品,然后再通過系統賣出賺取差價。 據2001年9月《中國經濟時報》報道,2001年,郭遠峰開設“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北京亞運村北辰東路九號辰遠大廈運營,并在全國各地做現貨倉單交易業務。報道稱,郭遠峰與2001年的蘭州證券黑市有染。該公司已于當年被北京工商部門予以取締。新京報、京華時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