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日報]油市錯綜復雜各方競逐主導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3:04 文華財經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李欣)--據期貨日報2月28日報道,在市場隱隱的期待中,原油不出意料地站到了百元一線,并且誰都不敢斷言這就是頂。 中東石油開采成本在10美元/桶以下;俄國凍土帶的開采成本在20美元/桶左右;海洋開采則會略高一些。一桶原油平均成本價格不會離10美元太多,為何它在市場上身價會翻上10倍呢? 各種基金對市場的沖擊常被人們詬病:全球每天需求的原油不過是8000萬桶,而石油期貨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為1.2億—1.6億桶,業內人士估計,活躍在期貨市場的基金接近2萬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絕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基金的作用局限在次一級的程度,最多促進了一些節點上的突破,它無法主導一波長期的牛市。美國國會曾對基金在原油上的投機行為進行了專門的聽證會,結論是:基金并不是油價上漲的罪魁禍首。因此我們還得從更高層次來尋找原油牛市的起因。 人們經常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但這還不足以概括其重要性,作為基礎能源品種,它不僅與國際政治、經濟密切互動,而且已經滲透進了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中。因此原油的供求變化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不穩定的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放大了這種擔憂,也促成了油價的飆升。 盡管我們不是政治家、軍事家,但在分析原油走勢時,還是不得不花很大一部分精力來關注國際政治。幾個新興經濟體崛起導致的世界經濟版圖改變的規模、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使得資源性商品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它們承載了更多的內容。原油的內涵更是遠超過了普通商品期貨具有的兩種屬性——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國際石油體系反映著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同時也是大國實現或鞏固有利于己的世界經濟政治安排的重要工具。原油幾乎成了不穩定的全球政治、經濟的縮影,各種尖銳的矛盾在此交匯。它從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其價格問題也從來不是“純粹的”經濟學問題。 無論是市場經濟國家還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各國在牽涉到原油時,從來不介意伸出“有形的手”。美國對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施壓,厄瓜多爾對石油超額所得征 99%的暴利稅,拉美國家對石油資源實行國有化,委內瑞拉威脅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中、日、俄在“安大線”、“泰納線”上的反復爭奪,白俄羅斯對通過其境內管道向歐洲出口石油的俄石油公司征收過境稅,還可以包括美國對伊拉克的占領。 生產方和消費方聯盟的博弈。歐佩克在市場上的影響力眾所周知,為了加強對世界石油價格的控制,還進行了30年來的首次擴張,將非洲產量第二的安哥拉納入陣營。習慣了高油價的歐佩克已經難以忍受油價大跌,他們不斷發表“供求基本平衡”的論斷。而消費方也在嘗試加強聯合,中、美等五個消費大國在能源方面也開始了溝通與合作,亞洲召開了主要石油供應國與消費國部長級會議,共同尋求能源安全和消除“亞洲溢價”,中、印、日在競爭的同時也表示要加強能源合作。 各聯盟內部往往也是波譎云詭。歐佩克內部常發出不同的聲音,對成員的約束力有限,所作決議也常被陽奉陰違。沙特還曾威脅要增產以打壓油價,以削弱伊朗援助伊拉克什葉派的能力。隨著非歐佩克國家油氣產量逐年上升和各主要經濟體石油儲備增加,歐佩克在油市的話語權實際上是在降低。另一方面消費方的聯盟更存在著復雜的利益訴求和激烈的競爭,有人斷言永遠不會有實質性的消費聯盟出現。 不管分析什么,人們現在言必談美元貶值、流動性泛濫和次貸案,這確實也在所難免,畢竟美國經濟雖然失去了全球經濟發動機的光環,但以其龐大的規模,還是對世界經濟產生其他經濟體難以企及的作用。次貸案只是美元長期走軟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個問題,它在引起人們對經濟擔憂的同時,又重創了美元的信用,對商品價格的作用難以簡單表述。美元貶值和流動性泛濫類似于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對以美元定價的原油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產油國已經對這種狀況表示了不滿,并試圖改變這種局面:不久前,伊朗開出了本國里亞兒結算的石油交易所;不久,全球第二大能源生產國俄羅斯也將建立本國第一個原油期貨交易所,希望制定自己的原油定價標準,這將對美元的地位形成更大沖擊。美元長期走弱似乎成了大家心知肚明而又不愿聲張的“秘密”,原因是人們都不愿這個過程導致全球經濟的“休克”。而在未來美元繼續充當定價中心、重新尋找新定位的這段時間內,商品價格仍能得到推動。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石油仍將是最重要的能源形式。通常認為全球石油開采年限只有40—50年,這無疑增加了石油的緊俏程度。產油國正通過國有化等措施加強對能源的控制,并可能限制未來石油供給。一些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增速開始出現放緩跡象,剩余產能有限。地緣政治的動蕩、資源枯竭產生的不安全感促使各用油國在不遺余力地增加儲備,供求也因此更顯緊張。美國石油儲備可供使用150天,而未來將翻番,大大超過原來《能源政策與儲備法》規定的10億桶(1噸約合7.35桶)最高容量;日本儲備多達160天,但在油價超過每桶70美元后,已多次表示要繼續擴大;中國的能源安全非常脆弱,目前正在進行的戰略石油儲備計劃目標是1000萬噸,即使如此也只相當于30天的進口量,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美國對我國儲備油的用途及收儲時間也已頗有微詞,聲稱“令國際市場感到不安”。 總之,目前原油賣方市場的特征決定了消費方處在被動局面,油價的牛市似乎難以遏制,幸好并非沒有制衡因素。首先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后消費將受到一定制約,這一點無需贅言。 高油價導致的收入效應(很多因技術和成本無法開采的油田變得有利可圖)和替代效應(過高的油價促使節能方法和替代能源出現)已經顯現,各種生物燃料的研究大大加強。石油-汽車利益集團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他們根本不想看到與之競爭的技術的出現,更分散的新能源體系會極大地減少他們的利潤和勢力,一直以來這個權勢集團壓制著替代能源的研究和發展,在美國的院外游說集團里,其影響力名列前茅。隨著油價上漲,各國政府對尋找替代能源顯然有了更強的決心。目前人們對生物能源、液化煤及綠色環保項目的研究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只要有足夠的投入,新能源出現的時間也許比人們預計的短,難度會比預計的小。果真如此的話,歐佩克將面臨真正意義上的“寒冬”。上世紀70年代石油禁運之后,節能和替代能源的運用就曾使得80年代出現了石油價格暴跌。 原油蘊藏量直到現在也沒有權威的數據。人們通常只關注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實際上美國還有另一個規模更大的阿拉斯加國家油儲:僅其東北角1/4的地區就蘊藏30億桶,而1999年能源部就已稱這個估計是保守的。美國長期以來在很多地區只探不采,因此不排除通過公布一些戲劇性數據來給原油施加壓力,就像突然宣布在墨西哥灣突然發現儲量達全國一半的油田一樣。 產油區政治經濟形勢變化經常會直接反映到油價上,我們容易直觀地認為產區發生戰爭更將刺激油價上漲,然而事實并非如此:1991年“沙漠風暴”前后幾個月里油價并未上漲,而是不斷下跌,動力就來自美國拋售1730萬桶儲備;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后,油價也出現了兩個月的下跌,并維持階段低位振蕩,直到年底才穩步上漲;2005年9月為了應對颶風導致美國石油減產而造成的油價飆升,26個國際能源機構成員進行了規模空前的集體拋售,壓低了油價。盡管原油大的上升趨勢沒有因此改變,但就像我們看到的,“顯而易見”的利多并不一定引起理所當然的上漲。 市場認同油價高位運行是有基礎的,但原油價格集中的矛盾之激烈、影響因素范圍之廣、不確定性之多,令其分析難度超出其他任何品種。各權威機構間針鋒相對、預測與結果南轅北轍的情況屢見不鮮,美國著名的智囊機構蘭德公司干脆就放棄對油價作任何預測。這最起碼提醒我們,不要試圖“一條道走到黑”。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