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市場安全機制缺失 肉價風波呼喚生豬期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2:58 人民網-市場報
1985年生豬價格放開后,生豬價格波動劇烈,近年來波動周期明顯縮短,一般周期為2至3年,有時甚至一年,農戶養豬基本是賺兩年虧一年;一個周期來臨,養豬農民便面臨困境。 一些肉食品企業老板們說,他們也想擴大生豬收購和加工規模,為農民分憂,但市場風險很大,企業無法擴大生產規模。在靠市場自身調節解決不了生產穩定問題、政策與政府補貼支持有限的情況下,上市生豬期貨是以金融手段為農戶和企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生產進行保駕護航的好辦法,對改變生豬價格調控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當前,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市場調控和農業支持已經成為“國際新趨勢”:目前美國政府補貼農民進入期貨市場,規避經營風險,穩定農戶經營。這一市場化的手段非常有效,也非常經濟。 最近,各地豬肉價格暴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這場肉價風波的構成原因頗為復雜,相關方面有必要從這場市場波動中吸取教訓。 飼料玉米供求失衡? 眼下,影響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飼料玉米的上漲價格超過市場預期。有人質疑,是不是玉米供求關系失衡?從基本面來看,2006年國內玉米的供需關系據稱是過去幾年中最好的一年。有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國內玉米產量約有1.4億噸左右,而國內玉米的飼用消費量在9600萬噸左右。產量數字所體現的基本面和現在市場上價格所走出的實際狀況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背離,這正是讓人“困惑”的原因。 或許有人質疑,國內飼料原料玉米的價格上漲是不是與出口玉米量增長有關?有資料顯示,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2月份之間中國累計玉米出口裝船量在110萬噸左右,大大低于往年同期出口量,可見玉米出口數量并不足以拉動價格漲這么高。 飼料企業一哄而上, 導致玉米價格攀升 熱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從2006年秋收起,《市場報》記者來自東北玉米主產區的采訪文章就已經報道了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糧農惜售,可能會引起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的飼料行業、食品行業及相關行業波動的發展態勢。那時,記者在玉米產銷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看到,一些飼料企業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運力,上場院搶購含水量較高的新玉米;農民以往花錢求人、晝夜排隊等候買家收購玉米的現象不見了。 在這些現象的背后,“玉米價格上漲――玉米為原料的飼料的緊缺――市場肉食價格漲價”的巨大的市場鏈環正在形成。這個不和諧的市場鏈環,揭示了影響中國肉食市場價格的飼料市場的原料緊缺走勢帶有長期性的特點;飼料成本不斷提高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 一年多以前,一些專家已經發出這樣的警示:肉價波動受制于國內各地玉米深加工企業上馬速度快、擴張速度加快的“多頭截留”飼料原料的亂局;國際玉米市場的變化,加劇了玉米深加工產業的震蕩,外商的介入程度越來越深,飼料企業整合重組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的越來越大,小企業越來越沒有市場;近年來,由于疫情、原料價格等因素的影響,國內飼料業連受重創,約有5000家中小型飼料企業因微利或虧損已停產;飼料價格高,國家失去了調控飼料市場的主動權,肉價焉能不漲? 俗話說,百姓食為天,三餐米肉蛋,不可須臾缺之。然而,2007年春夏之交的這場豬肉價格上漲的市場預警信息,之前盡管已經報道了,卻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沒有及時啟動相應的市場應對機制和策略,以致于出現了今天這樣的尷尬局面。 生豬期貨規避風險 近年來,社會各界曾滿腔熱情地提出了一系列運用生豬期貨手段規避肉食品市場資源風險的建議。此次豬肉價格風波,促使國內各界更加關注生豬期貨品種的推出日程。一些專家說,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體系的高端形式,具有發現價格、配置風險等重要功能;有效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組織功能、導向作用和避險機制,對于充分利用市場手段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價值。一些養豬農民和企業對生豬期貨的期盼溢于言表,他們呼吁,國家應盡快推動生豬期貨上市交易,給新農村增添致富的平臺,穩定生豬市場,改變困擾政府多年的“農民養豬難”、“賣豬難”的尷尬問題。 一些專家們指出,中國是生豬養殖大國,世界11頭生豬中我國占5頭,養豬是我國農民的“致富路”,是農民生活的“頂梁柱”。但我國農戶生豬生產面臨的風險很大,1985年生豬價格放開后,生豬價格波動劇烈,近年來波動周期明顯縮短,一般周期為2至3年,有時甚至一年,農戶養豬基本是賺兩年虧一年,一個周期來臨,養豬農民便面臨困境。這一狀況極不利于行業的穩定發展,也影響到與養殖業關系密切的飼料業的發展。一些肉食品企業老板們說,他們也想擴大生豬收購和加工規模,為農民分憂,但市場風險很大,企業無法擴大生產規模。在靠市場自身調節解決不了生產穩定問題、政策與政府補貼支持有限的情況下,上市生豬期貨是以金融手段為農戶和企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生產進行保駕護航的好辦法,是農民增收的福音,對改變生豬價格調控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些專家們認為,生豬期貨上市交易,將引導農民將生豬生產同國際接軌,農民生產環保豬、綠色豬,還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性,大大改善我國生豬生產和生豬市場升級。 據《市場報》記者了解,大連商品交易所近年來已經在生豬期貨市場運營方面超前進行了探索和嘗試;當前,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市場調控和農業支持已經成為“國際新趨勢”:目前,美國政府補貼農民進入期貨市場,規避經營風險,穩定農戶經營;另外,美國農業部通過定期發布農業生產信息,影響期貨市場價格走勢,從而以市場手段指導農民生產經營,甚至影響整個國際貿易和流通。這些市場化的手段非常有效,也非常經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應該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利用期貨市場來調控市場需求、保護農民利益、應對豬肉市場價格風險以及類似的難題。(記者 方世璞) 《市場報》 (2007-05-28 第03版)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