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石油儲備的時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23:33 21世紀經濟報道
文/林伯強 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從2004年底每桶43.5美元到今年8月7日每桶79.85美元,上揚了83.8%,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價格一路下跌至9月22日每桶60.6美元,跌幅超過24%。一般來說,影響石油價格的要素包括國際石油生產和消費的供求關系、政治及突發事件因素、投機因素、美元匯率走勢等幾個方面。例如,目前活躍在石油期貨市場有近7000個對沖基金,其交易相當于總交易量的60%,其控制的資金可能有1萬億美元。其中對石油的需求和供給是決定國際油價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其他影響石油價格的要素最終也要落到供求關系上來。其他因素會極大地影響短期的油價走勢。已經有許多分析來說明以前的價格快速上漲和近期急劇下降的原因。日益升高的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使中國更加關注并且深刻地體會和認識到了油價的不穩定性,在短期內可以有很大波動。 石油儲備應包括兩方面,即商業儲存和戰略儲備。商業儲存主要指由從事石油生產各環節的企業自行儲存,以應付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石油供應短缺以及油價的過大起伏和調節需求方的峰谷差等,國家或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規定與企業規模相應的最低儲存額。戰略儲備一般都由國家進行或參與調控,主要目的是應對重大的突發事件造成的供應中斷(或嚴重短缺)。 價格是關鍵 價格是石油戰略儲備的最關鍵要素。根據業內人士,設計的理想吸儲價位是30~40美元/桶,如果不到這個價位,儲備就不合適。那么,我們應該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不到這個價位就不儲備了?我們有什么把握油價一定會到這個價位?在建立石油戰略儲備的問題上,如果就價格來說,合適時機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油價。我們只能對石油的需求和供給的中長期走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短期油價是不可預測的,因為油價的短期影響要素如政治及突發事件因素、投機因素、美元匯率等是不可預測的。這充分反映在現實中有關短期油價的預測不僅歷來有爭論,且價格的預測區間很大。事實上,中國有關決策部門也一直在抱怨國際油價的“投機”因素太重。例如,當油價在70美元/桶的時候,有專家和機構認為油價必須回落,也有些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則估計油價將沖破每桶100美元。即使今天價格在每桶60美元,有人總結目前國內的意見是,“中國石油儲備”何時出手?看起來現在還不是給出明確答案的時候。 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石油儲備可以不從國際上采購,而是結合國內油源直接收儲,因而在建立石油儲備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到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這是誤解。中國是世界第三石油進口國,國內油源直接收儲意味著增加進口,這是同一個道理。且國內石油產出已經到頂,總需求量還在高速增長,這種關聯性可想而知。中國只能通過在國際市場上采購原油來增加石油儲備。 中國石油儲備的關鍵是要認識到:一是石油供需決定未來幾十年里石油價格會短期波動,但長期上漲趨勢不會改變,二是石油儲備是應付突發事件,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所謂的國際油價高企的背景,是相對的,各個國家、各個專家的理解都不同,歐佩克組織的主席多次表示歐佩克致力于維持原油的“合理價位”,但他也沒能具體說明“合理價位”是多少。購買石油用于儲備必須冒價格風險,從這一點出發,任何時候開始儲備都是適宜的,能講究的只是儲備的策略和手段。中國顯然不能從國際市場上短期購買非常大量的石油來建立儲備,按照9000萬立方米的儲備數量來推算(相當于90天進口量的原油儲備的要求),所需的資金投入合75.4億美元,短期的買家力量是巨大的。也就是說,即使是突然的購買也會引起價格的大動蕩。因此,比較可行的儲備策略是,中國可以配合石油進口進行小量逐步購買儲備,盡量降低儲備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簡單說,就是起步快、購量小、不操之過急。其次是石油儲備不因為價格波動而受影響,只能是利用波動進行相對有利的儲備。也就是,當價格高了,多購一些;價格低了,少購一些。中國石油儲備勢在必行。而相對透明的儲備策略可以通過減少不確定性來降低儲備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 加強國際合作 對其他國家來說,尤其是石油消費國,應當認識到,基于中國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和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中國的儲備對國際市場的穩定不僅有益,而且舉足輕重。因為一旦發生嚴重的供應中斷,中國就可以有能力運用儲備來滿足自身的需求,穩定石油價格,而不是進一步對市場造成壓力。因此,配合和協助中國做好石油儲備,也是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另一方面,中國可以考慮利用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框架,通過國際能源署(IEA)的具體操作,建立自己的預警體系并進一步形成石油進口國間的國際合作。對危急的逐步逼近要發出不同級別的預警并啟動預先設計的應急方案,以消除或減低油氣供應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影響。進行計算機演練和實際的演習,如對海灣戰爭及特高油價、重大災害時作出不同的應對。總結國內外的經驗,建立石油安全的預警和應對體系,這可以作為緩慢儲備策略的補充。緩慢儲備策略的另一個補充是以條件合適的油田作為戰略油田,把石油儲存在地下,平時不開或少開,需要時開采或提高產量,有一定的法律體系保障,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另外,中國的石油公司(國營和民營)要以更大的步伐走向國際石油市場,到國際市場進行能源的開發。 有效的石油儲備戰略對策的制定和實施必須與石油工業體制的市場化方向改革相結合。首先是國家管理體制和有關石油的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目前國家監管乏力和無序的狀態亟待改變。其次要對大型國企的經營管理進一步市場化和高效化,實行更明確的政企分離,企業行為和社會職能的分離。我們無法把握短期油價波動,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政策手段去影響中長期石油供需的基本面,避免把石油儲備做大。中國的能源政策是“節能開源”,將節約放在首位,即以較少的石油和油品消耗支撐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希望進一步將節約資源定為基本國策,并以法律形式給予保障,以完善的法規體系使之得以貫徹執行。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依然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對于中國石油儲備,無疑仍然很“貴”。但是,筆者認為目前的油價是石油儲備的好時機,因為我們知道和一個月前的油價比,每桶少付10美元,我們不知道一個月后的石油價格是多少。 (作者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