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燃料油期貨初現中國價格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5:22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8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 徐壽松 張建松) 兩家全球頂級石油公司正在中國籌建子公司,欲參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貨交易。 “按照中國制訂的規則來參與游戲,接受中國監管,這是不是定價權的體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反問。 當中國的期貨派與現貨派還在爭論誰該優先發展時,上海燃料油期貨的價格在實貨交易中已被外國石油公司運用了。 在廣東黃埔燃料油現貨市場,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將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進行貿易,或參照期貨遠期合約價格,與用戶簽訂3個月的長期合同。 這些過去不曾有過的現象表明,燃料油的“中國定價”地位初露端倪。 2004年8月,燃料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2005年日均交易7.6萬噸,2006年增至11萬噸。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已與國際市場和國內現貨價格形成聯動,價格發現與規避風險的功能開始發揮。 中國首家石油現貨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18日正式開業。上海石油交易所總經理陳振平介紹,上海石油交易所以建成中國石油石化現貨交易中心為目標,建立和完善多層次、高效率、低成本的專業交易平臺。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中國2003年就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但是,中國在國際原油價格上基本沒有話語權,根源在于中國沒有成熟的石油期貨市場,“中國價格”的影響力基本上無從談起。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國家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認為,要提高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的地位,必須擁有一個發達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石油市場。 業內多數人士認為,盡管目前尚未完全形成原油交易市場,但中國具備擁有亞洲原油定價話語權的潛力。 眼下,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成立為原油期貨的推出提供了又一推力。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盡管它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市場流通問題,但很可能是向石油期貨市場的過渡產物。 “什么是定價權?這就是。”同濟大學金融衍生品研究所研究員馬衛鋒博士說。 過去,中國燃料油進口商只能以普氏公司在新加坡的現貨評估價格作為進口結算參考,這一價格反映的是新加坡市場燃料油的供需狀況,但卻決定著中國進口燃料油的全部成本。 上海燃料油期貨的平穩運行,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反映中國燃料油市場供需狀況的“中國價格”,對新加坡價格形成牽制。 實證研究表明,近期上海燃料油期貨與國際原油期貨、新加坡紙貨以及國內現貨市場的價格相關系數達到90%左右。 燃料油的“中國標準”也已露出端倪。上海期貨交易所將燃料油合約的交割等級選定為180CST高硫燃料油,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初步建立了市場普遍認可的燃料油期貨的“中國標準”。 上海同晟證券市場研究員李暢博士說,燃料油市場“中國價格”分量的逐漸加重,已可使國內的買油企業要求新加坡的交易對手,必須提供符合上海燃料油期貨交割標準的燃料油,“使中國企業在談判中獲得了更多主動”。(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