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國棉花行業的外資憂慮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16:53 人民網
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高芳肯定地告訴本報記者,以目前外資進入中國棉花市場的情況來看,“絕對沒有到需要喊‘狼來了’的地步”。 也許很難理解這種擔憂的情緒是如何在行業里蔓延開來的。 在無錫第一棉紡織廠副廠長邵嘉祥斬釘截鐵表示“堅決反對外資進入棉花行業”引起一片掌聲之后,擁有41年從業經驗的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朱蘭芬不在意地對本報記者說,“他們說著玩的吧,不必太當真。” 但是湖北棉花協會會長、湖北銀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衛平卻在自己的發言稿中認真地問道:“隨著外商涌入,特別是外商涉足棉花收購、加工和經營業務之后,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國內棉花市場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他隨后自答:“一旦外商經營本土化,會逐步蠶食國內市場,甚至最終出現幾家外國棉商控制中國市場的局面。” 在國產棉被進口棉步步緊逼的2006年8月,業界一致呼吁,應重新將棉花安全提上日程,防止棉花重走大豆“進口貨低價占領市場-進口貨壟斷市場-中國失去議價權”的老路。 然而,關于外資進入中國棉花市場,匯集于“2006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的中國棉業頭面人物,行業協會對外資的不經意和企業的擔憂,形成了奇特的反差。 提前引發的憂慮 “現在外資進入中國棉業的情況,看看這里就能知道。”一位企業代表指著論壇的背景板說:“五家贊助商,有三家是外資企業。” 這三家企業是: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威爾兄弟棉花公司和伊卡姆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過去幾年中,這三家公司和達利文、保羅·賴因哈特、奧蘭、嘉吉等國際大棉商一起,控制了大部分中國進口棉花的市場。 但是對于中國國產棉花流通市場來說,他們確實都是新手。“現在拿到棉花收購、經營許可,擁有和國內棉商相同權利的國際棉商不過三四家,而且做的規模都不大。”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濤告訴本報記者。以路易達孚為例,參與國產棉市場不過一年時間,經營的棉花不超過10萬噸。 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高芳肯定地告訴本報記者,以目前外資進入中國棉花市場的情況來看,“絕對沒有到需要喊‘狼來了’的地步。” 但就是這一尚未形成的威脅,引起了中國棉業界強烈的抵觸情緒。盡管主辦方并沒有將外資問題列入本次論壇討論的話題中,這一問題卻反復被眾多代表主動提起。 邵嘉祥說:“我堅決反對國外公司到中國收購棉花。”他的理由是:“中國棉業現在沒有競爭力,并不代表永遠都沒有競爭力。”其言下之意和張衛平一樣,都擔心國際大棉商可以輕而易舉地壟斷中國市場,令中國本土企業失去市場空間。 棉企內戰困局 一位中部省份棉麻總公司的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業界對于外資的擔心,還有另外一層原因,“現在的市場已經很亂了,不希望再有大筆資金或者大企業進入”。 自從1999年中國開始進行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以來,大批供銷社系統的企業紛紛改制,同時,民營資本、個體資本也進入這個行業。2002、2003年前后,大大小小的軋花廠突然從各地冒出。 盡管中國擁有資質的加工收購企業不到9000家,但據稱各地沒有資質的棉花流通企業遠遠高于這一數字,最高的估計是,起碼有18000家以上。 另一個被業內人士經常掛在嘴邊的數字是:近年來,中國年產棉花最多600萬噸,但加工能力已達3000萬噸。僧多粥少的局面,讓一些供銷社系統的大企業發出警告,由于市場缺乏秩序,沒有資質的民營小廠很有可能擠垮供銷社企業。 盡管國家反復發文,要求整頓棉花市場,但是業界人士表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打壓小軋花廠并無好處。所以國家屢禁不止,在今后一段時間要解決市場秩序,并非易事。同時,供銷社企業自身也存在諸多遺留下來的管理經營問題,不能將責任全部推到民企身上。 加工能力過剩的一個直接影響是,棉花收購價格年年居高不下。全國供銷總社黨組書記、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透露,2005年8月,棉花協會常務理事會曾經協商,將當年的籽棉價格控制在2.5元/斤左右。但最后的結果是,各地收購價從2.7元/斤到3元/斤不等,令當年棉花平均收購成本達13800元/噸。這一結果被歸咎于“無序競爭”。 “今年中國的問題就是,誰來收購棉花。”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濤說,“國內很多企業只能給農民打白條,但是我們不用這樣,首先我們非常講誠信,其次我們的資金是充裕的。” 會否重走大豆老路? 資金、人才、信息、經驗、管理、風險控制手段……誰都可以輕易數出一系列國外大棉商的優勢所在。業內普遍承認的是,在與國外企業抗衡時,中國棉企最多擁有熟悉地方的優勢,其他方面,均是一擊即潰。 盡管國外棉商參與國產棉流通剛剛起步,但他們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 “我們的原則是,要做就要做大,規模小是沒有出路的。”陳濤說,“中國現在的棉花企業在經營、市場、風險控制上面,都太落后了,棉花行業的開放甚至落后于糧食行業。所以需要一些新鮮力量進來,市場才能得到發展。” 陳濤舉出國際棉商操作的好例子:路易達孚試水中國的第一年,也和大部分國內棉企一樣,經歷了“高買低賣”的尷尬。棉花收購平均價格是14500元/噸,平均賣出價格是13800元/噸。但是依靠熟練準確的套期保值操作,路易達孚擺脫了中國棉企的虧損境地。雖然不肯透露利潤率多少,但是陳濤極有信心地表示“我們肯定是贏利的”。 雄心勃勃的外企令中國棉企擔心,棉花行業會走上大豆的老路。幾年前,中國也曾經擁有大量規模小、能力差的大豆加工廠,但幾家國外巨頭進入之后,短時間形成壟斷格局,現在已經占領了中國大豆有效加工能力的一半以上和進口大豆的80%。中國國產大豆市場被擠壓的同時,國內產業也持續大面積虧損。 盡管企業界已經發出關注中國棉花產業安全的呼聲,但迄今為止,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行業協會,都沒有表示過反對外資進入的立場。“我們也提倡棉花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外資只不過是多了一股力量。”高芳說。(本報記者 滕曉萌 天津報道)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