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高健
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將其大規模減產決定推遲到本月中旬,而各主要經濟體11月度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令人難言樂觀,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本周一遭遇重挫,跌破每桶50美元關口價位,創下了近三年半以來的新低,并帶動大宗商品價格一同暴跌。
分析人士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程度將進一步加深的預期下,國際油價仍將繼續承受著巨大的下行壓力,而歐佩克即將在本月17日確定的減產幅度,也有可能因 需求預期疲軟
本周一公布的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同時走低。這顯示在銀行緊縮對公司和消費者的信貸標準后,全球各地區制造業都出現創紀錄的萎縮。其中,美國11月供應管理學會制造業活動指數由10月份時的38.9降至36.2,創下1982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11月的制造業關鍵指標也降至歷史低點。由于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石油消費總量占全球需求的30%以上。其制造業萎縮狀況使得投資者對國際原油需求繼續走低的擔心進一步加劇。
受此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在1日猛跌5.15美元,至每桶49.28美元,跌幅高達9.5%;較國際油價在4個月前達到的147.27美元的歷史高位下降了70%。而國際油價10年前出現61%的回落幅度則前后用了兩年時間。與此同時,倫敦洲際商品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同樣大跌5.52美元至每桶47.97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宏觀經濟數據不令人樂觀以外,歐佩克各成員國未能及時作出減產決定,也對國際油價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此前在上周六,歐佩克在開羅會議后宣布,將進一步削減該組織原油日產量的計劃,推遲至本月17日作出,以對市場進行“周密調查”。
此外,國際油價的下跌還帶動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同步下跌:銅價、黃金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的跌幅。
商品價格將繼續承壓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包括美國、日本和歐洲在內的全球各大經濟體日前已經或接近陷入衰退,其對于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將大幅縮減,國際商品期貨價格仍將因此繼續承受巨大的壓力。
以石油為例,美國能源部上周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量已經連續第9周上揚,這是自2005年4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供應上揚周期。美國石油學會上月18日發布的報告則顯示,今年前10個月美國的燃油需求出現了27年來的最大下跌。這必將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繼續對市場信心造成打擊。
業內人士還普遍認為,本周一出現的這次暴跌將讓歐佩克意識到此前作出的兩次減產決定,仍然難以對抗市場需求大幅減弱所造成的影響。因此,盡管該組織內部的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尼日利亞等非阿拉伯成員國,由于經濟已近拐點且財政和社會壓力加大而反對過早進行減產,不過歐佩克再次作出減產決定幾乎不存在懸念;甚至不排除在未來油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該組織加大減產規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