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5年11月12日 12:04 新浪財經 微博
1第十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于2015年11月12日在廣州舉行。上圖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

  新浪財經訊 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與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舉辦的第十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于11月12日在廣州舉行。北京大學[微博]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教授提出就國內市場來說,不要被現在過剩的產能嚇到,我們有很多產能是不足的。短期看要面對現實,正視下行,這是中國經濟面對的問題。

  以下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講演實錄:

  周其仁:謝謝大家的支持!中國的經濟形勢說復雜很復雜,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我們看這個走勢,上個季度是6.9,1到10月份的數據公布,主要指標還是下行的壓力在加大,投資、工業附加值、用電量也是下行的壓力比較大。那么怎么理解這個走勢?我們要理解這些內容。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我們回想中國經濟在過去高速增長,中國在第六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我記得提出的目標是爭取五保住四。但是為什么這個目標那么低呢,那是因為中國有兩個大的瓶頸,一個瓶頸是吃不好飯,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剛才開始,而且不能指望通過外匯來喂飽我們十幾億人口。所以中國要突破四和五這個比較低的增長,第一是靠農村,因為你只有吃飽飯才可以發展,第二是讓中國發展起來的人是鄧小平,鄧小平南巡就把這個民營經濟發展起來,這是第二波把中國經濟沖上來的。

  第三波是1997年,中國簽署了協議,把妨礙中國開放的體制、政治因素適當解決,中國經濟迎來三波改革開放,最重要的形成十左右的高速增長,最重要的是開放。為什么開放對中國那么重要呢?我用簡單的圖說說我的理解,因為開放之前中國很窮,但不開放就更窮,一開放發現窮也有競爭力。當時開放我們看不到這個東西,因為缺資本、想法和商業模式,可能一開放,高收入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比較現代的國家,大量資本都會來,為什么會來?這個要素越多的地方,它的投資報酬通常低,資本缺的地方投資的收益就高,你過去不開放他來不了,資本技術一來,加上我們普遍低的要素成本,中國經濟開始發力,誰也想不到中國會成為世界制造工廠。

  這兩條,一條藍線,一條綠線,在80年代的時候中國人均收入翻兩翻到800美元,之前是只有200美元,再加上我們GDP分配機制不同,所以開始開放的時候,像廣州白天鵝賓館,所有進口的東西,廚師收入都相當好,一個香港廚師的收入加上大陸來的補貼,等于我們一百幾十個中國員工收入的總和。這個差距是非常大的,把這兩個差距很大的拉開,這樣資本技術大量來,中國有大量的技術,這就成就了中國的制造。

  大家看看我們從1979年到2008年三十年間我們平均的增長是9.8%,2005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我們成為第三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成為最大的出口國,2013年中國成為最大的貿易進出口國,當然更重要的是普遍提升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無論是哪一階層,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

  那么這個提升靠什么?剛才說的要素成本低,首先要勞動力便宜,但是中國可不是僅僅靠勞動力便宜就獲得競爭優勢,因為改革開放前勞動力更便宜,你要不給開發,勞動力便宜是沒有用的,中國真正的高位增長秘密是勞動力便宜,但是我們過去學蘇聯的體制,制度的成本很高,很多事情動不動就講資本主義。中國真正的秘密是要素價格低,體制通過改革開放降低了,再加上中國人肯學習。開始的學是像日本一樣,看看人家的東西跟著做,然后慢慢學習,這三個元素加到一起成就了中國的優勢,這個主要是成本優勢。我還沒有講到另外一個優勢,那個是發達國家到現在沒有的,別看增長的快,但是所有東西都是別人的。那個創新的優勢,就是手里不斷的有東西出來,引導全球的潮流。

  我們到今天為止,這個優勢還不具備,我們所有高位增長,主要靠我們比較成本優勢,這種增長模式成就巨大,每一個中國人都承認這一點,但是隨著這個程度挑戰,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我們很少的外匯。中國外匯儲備是180億美元,但是把匯率做了一次調整以后,是190億,但是現在中國這條紅線很快就沖上來了。但是大家知道外匯儲備增加,那就帶動國內經濟發生相應的變動,因為要維持穩定的匯率,國外相應的匯率就要放松,因為我們匯率主要是央行[微博]在收,商業銀行通過陳述,這個貨幣因素就起來了,加上我們實體經濟的改革開放,加上我們貨幣環境的寬松,中國的經濟就完全刮目相看。這種發展其實潛伏著一些東西,因為貨幣這個東西,就是幫助商品服務轉手,實現商品服務的,這個東西少了不行,多了麻煩。為什么?因為如果提供的貨幣量偏多,高于商品服務的增長量,價格就往下。價格變動,貨幣偏多的情況下,有規律的變,不是平均變動,這個就是技術的問題。你說這個兩塊、這個四塊,變成這個四塊、這個八塊,這個對經濟的影響很少。但是真正世界的價值變動,貨幣沖擊著經濟的時候,就是個個漲的快、有的漲的慢,有的漲的非常快,如果貨幣的需求漲的特別快,這些就會導致消費決策、投資決策重大的變化,會形成市場中各種各樣的風口,會讓人為了看到發生變化,而投資行為是對未來看法、未來預期的行動,這樣就難免出現偏差。特別是金融領域,因為它會自我加強,如果我說這個東西會漲價,我看好它在漲,大家把錢放進來,這樣的供應量就增加,它的價格跟著上漲,它這樣上去,我們認為會漲的預期會加強。這里面包含著一些風險,這個風險到一定的時候,會對整個經濟產生逆向反轉的可能行。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流程,外匯非常好,投資對中國非常好,是我們持續改善中國環境的結果,但是進來之后順差也大,投資也多,而且不能升的太快,升的太快產業鏈受不了。

  這些資產價格會就會形成比較高的增長,我們這些年是增長,但是宏觀調控每年都要做文章,他就是這樣形成的。這個過程基本面的廣義貨幣的增加,比GDP多一倍以上,那么貨幣是更活躍的因素,他一定會引起我們對未來看法的變化。而人的看法,我所知道的是金融危機的理論,就是人的心里很有意思,搞得時候會把將來想的更好,壞的時候會把將來想的更壞。就是說人的預期會放大自己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往上放或者往下放,所以每次波動的變化都用特殊的理由,但是說起來有共同的東西,就是人在這個環境下預期引導下做決策,總可能產生偏差,這種偏差到一定時候就會變成危機。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這么發生的,我們國內這么多年高速增長寬松的貨幣環境不差錢,也要防范醞釀類似的情況。

  這本書是介紹這次的理論,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就是解讀金融危機的。基礎產品一看價格好,一段時間城市的人均消費超過香港,財政收入超過省會城市,那么會有越來越多人來,像世界一流的規劃、設計公司都來了,然后有一句口頭禪是:錢不是問題,什么地方都要用最好的規劃。但是要知道預期是怎樣的,大家都想蓋大樓,但是蓋到一定的程度,發現不是那樣。這個時候對未來的看法又不一樣,就會形成所謂樓市的危機,因為他發現蓋好的樓都賣不動了,那誰還敢再把錢往里面投。這個時候所有對未來的看法會往下調,而且調的非常多,這就是我們目前中國在一些地區,甚至總體上面臨的問題。

  對高位為什么會下行,美國金融危機08年開始發生作用,但是都看低了,就是一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市場出問題,政府在左右,但是下一個問題就麻煩了,政府說什么就是什么,然后大量的發歐債,那么出現這些危機,你拿什么救?現在看來這個問題還沒有好的答案,現在還在熬,看是否可以熬出頭。所以這個低迷就套進去了,中國是靠出口產品為主促進增長,我們國內市場相對來說,第一位作用是出口驅動的高速增長,它也受影響,它的進口減少我們的出口就減少,就是08年危機來的時候少了四萬億,這個數字看著是嚇人的。每年出口是增長20%,結果那一年是掉了20%,這就是經濟受影響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國內的原因,高速增長中,我們成本優勢丟的是很快的。所有價格在漲,人工、土地什么的,我們就是靠成本優勢在這個世界運轉,但是高速增長還是有很大影響。這個比我們晚一些開放的國家一樣,印度是90年開放,越南現在成本比你低,開放的比你晚,現在中國是夾在中間了,這是新的情況。

  第三不差錢,為什么?因為有很多賺快錢的可能性,我們過去打拼多少年的實體經濟,現在很多都卷進了地產什么的,你也不好指責,這個錢擺在這里,賺錢的速度擺在這里。就算教書的老師在北京買房,房價漲的比工資多,這樣的想法會沒有變化嗎?還有多少人會踏踏實實的干工作、踏踏實實的研究技術、研究客戶呢?這個也是讓我們下行的一個原因。

  最后一個因素是真實利率急升,引致“債務型通縮”,可是走市場一圈發現,現在企業、行業、地方經濟不好,很多人要跳樓,就是因為不能面對自己。問題是這個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想的沒有之前想的好。我借錢買的房,結果房漲了兩倍,我貸款把錢還了。問題是市場這個東西是多資源配置的,大家在市場環境里面是不穩定的,一翻臉就變成了下行。所以從2012年就說水落石出,成本、利息、產能過剩都壓著你。現在十八大以后開始提出這個,如果錢好賺,大家開銷、手都松的很,我們現在商場的問題也是很多脫離了生產率的水平,這個東西不調整,好日子過習慣了,沒有過下行的日子不是好東西。

  下一步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要指望宏觀政策好一點、松一點就怎樣,錯的東西就是錯的,我剛才拍了一個照片修那么多,但是底下的人口多很多房子,怎么消化?肯定是要打折才能消化,那么這個原來的一百萬怎么出來,出來可能只有四五十萬,所以不經過這個環節,很多人就想這個消化就好,我們面對政府、企業合作,這樣走出去就快很多。

  我們成本中強調一條,不完全是市場競爭形成的,這里面還有其他的成分,但是還有一塊成本是法定成本,有很多人說勞工成本漲的太快,我查了一下GDP長了2.6倍,中國所有工資長了8.8倍,收稅長了16.7倍,我們的社保漲了28.7,土地出讓金漲了64倍,這樣我們的地賣的就貴了,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開始覺得美國有競爭力,他們說那里的電力比我們的便宜,為什么我們這里那么貴?其實這里很多是體制的問題,我們經過改革開放,有一些沒有把體制成本降低,反而在持續增長的時候,所有的費用都在增長,像審批增加了多少。國家政府上來就砍審批,你看看哪里來的,這些都是高速增長的時候加進去的,這些也是產業和企業的競爭成本。

  這個就是我們現狀的圖,當時的企業跨了沒有留下什么錢,所以這個就是社保的缺口,這個社保太高企業就沒有競爭力。

  所以經濟下行,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我們心里上的問題,低潮的時候要反向思考,中國的社保收費還很高,但是保的水平較低,中國大多數要靠自己努力,三十年的民營企業的課每天給大家上,你不奮斗的話,你現在放棄了,那么將來這個后悔也沒有辦法。所以這個時候尤其需要這些,現在分析就是中國經濟要注意這個韌性,企業、行業要非常有韌性,堅韌不拔的韌,你再困難我們還能比80年困難嗎?還能比90年的水平差嗎?90、91的增長率也是很可憐的。當時為什么鄧小平要南巡,就是這個原因。你看到這些東西,一定要對未來有期待,中國多數還是比較好的,很多想過好日子,現在這個動力呢?我們用“一帶一路”的方向去看,就國內市場來說,不要被現在過剩的產能嚇到,我們有很多產能是不足的。為什么不足?一看我們的產品品質,為什么中國人跑到國外去買東西?當然跟我們油料沒有直接關系,但是農產品大家可以看到,尤其是08年奧運會的時候,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多年,我就記得當年訪問蒙牛的時候,他說:13億人才3億人穩定的喝上奶,還有10億人沒有養成喝牛奶的習慣,這個平均低很多量級、怎么沒有市場。中國第一位的不是新,而是做好,這樣不會沒有市場,否則為什么跑出去買?

  像指甲刀、菜刀、馬桶蓋,這些不是你不會做,而是差了一點,如果把這樣的變革凝聚起來,有的是市場。因為國內有一億人口的中產階級,為什么國內的滿足不了,大量的要靠進口、大量的要出去掃貨?這個產品現在國內已經有一些先進的廠商在做了,有一個創業就是在做,那么多人買日本的東西,日本的東西到底好在什么地方?設計、工藝、品質都好。現在他跟日本合作搭了一個平臺,而且連鎖開門面,像優創良品就是其中一個,好產品、品質好一點的東西有的是市場。小米為什么賣的這么火,它就是把東西做的好而已。我不管小米其他地方怎樣,這一條就是很好的。像我買的就是小米,收到的時候盒子就覺得很感動,看起來像好好做產品的樣子。我們鋼的產量過剩差不多要把行業壓跨,但是品質來看呢?另外從服務業看,我們很多方面都便利,為什么網上這個沖擊波這么大?因為它便利。我們對便利性要高度重視,因為這些提高就是人的時間成本提高了,你過去什么都可以慢慢來,現在不行。

  所以無論是制造業的品質、服務業的提供便利,這個市場非常廣闊。07年到現在發達國家的份額下降,新興市場的份額上升,這兩年新興市場面臨的挑戰比發達國家大,特別是今年以來、貿易、經濟增長的比發達國家差,但是這個底數擺在這里,而我們出口的是發達國家比較多,我們現在面臨開發新市場的問題,我們去開疆拓土、去打下市場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所以制造業走出困境,一定要跟市場匹配起來,這方面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我們去看一些歐洲公司,像我們跟一些企業家去訪問他們法國的總部,老總拿出來的名片,我一看:趙國華,我以為是中國人,名片上寫的是法國人,我問他為什么叫趙國華?他說進入到中國市場,中國的消費者認為他就是本土公司,我們中國出口、中國公司我也叫一些企業高管聊天,我讓他們把名片拿出來,有沒有一個叫穆罕穆德(諧音)的,他們說沒有,你出去外面一看,多少房間都有空調。所以不要說遇到金融危機就怎樣,沒有這回事,你經濟在發展,份額在發展變化。所以現在很大一塊是向西,就是我們古代的絲綢之路的概念,其實就是面向很多新興的市場國家,面向我們過去不熟悉的,這些國家跟市場不同,它的購買力都是現成的。那么我們還有外匯儲備,當時老外經常問這個問題,就是貸款買東西,我們現在為什么可以拿過來做,為什么從中國對外投資帶動中國的對外貿易,這個有的是事情可以做,所以在低潮的時候不能認為從此就怎樣了。開拓新市場跟你開拓全球其他地區都有可能,我們要開發的不僅僅都是巴黎、紐約、倫敦。

  我們這次訪問華為很受教,中國的企業都有這勁,就不會整天等著誰來幫你,天下沒有那么容易的經濟過好日子,全球競爭誰都想過好日子,但是就得打拼。我們都說人老了,老人家比例多了,但是我們人力的質量遠遠沒有釋放,現在你看多大地方,這個比北京市還小,人口800多萬人,我今天跟一些企業家訪問團去看深受啟發,像手機這么薄,也是以色列人的貢獻,他存儲信息量很大,你的手機可以做的那薄嗎?這僅僅是一個故事而已,對我們一個團的人去,然后在那討論,就是人憑什么在世界立足,就是憑人口的質量,像教育、訓練、想法、專利。我們靠什么立足?我們靠人多勢眾,我們不能從人家那學一點什么嗎?所以我自己在教育思考,我們的教育改革要從教育思維開始,以色列最厲害的是他的教育,他2014年教育占GDP的8%,他不僅僅是教育資源投資的多,教育方式也不一樣,以色列母親問孩子不是考多少分。那么你會問問題嗎?一個從小訓練的想法都不一樣的,而不是統一的規律。這個現在看來是最重要的持續增長的生產率,因為不同的想法意味著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求,而這個需求是開發出來的,沒有做蘋果我們也想不出來要做這個東西,開發出來才會成為他的買家,所以簡單的講,我們未來的方向就是兩個:第一是要讓我們的成本優勢延長,就是法定成本通過改革降下來。

  經濟上早就這樣提出了,國有資產是非常順的,然后順應企業的繳納率,當然體制改革、成本不一樣,經濟增長就是更高的發展,所以現在十三五也好,短期看15年、16年、17年第一位的問題是先控制成本,企業在這方面大有可為,你看過好的企業就知道,像華為十年前我去訪問,他們不是減工人的工資,而是讓整個生產非常的緊湊、控制成本的使用非常重要。這個每天有政府來調整宏觀政策,但是企業可以解決這些生產。你要手起刀落,調整好這些資產。我覺得美國企業就是手起刀落這樣的。在節約成本、控制成本,保證中國更長久的成本優勢方面,我們有很多方面的東西可以做。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創新很多,包括像深圳、北京的中關村,開放形成一些創新意識非常濃厚的,我們爭取看到效果一定要時間,不是一喊創新就可以,不是一喊雙創馬上就出蘋果、出下一個阿里巴巴[微博]。這個有更好,但是短期看要面對現實,正視下行,這是中國經濟面對的問題。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