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商所黑龍江秋季考察報告之五
王姝錦、鞠卓君、弭麗英、田亞雄、彭亞勇
2015年9月25日,是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舉辦的2015年黑龍江秋季大豆玉米考察的第五天,我們西線考察隊從黑龍江訥河出發,一路煙雨濛濛,經內蒙古莫旗,抵達齊齊哈爾市。考察隊主要對當地玉米大豆的生長、收割、產量以及農民和貿易商的銷售與收購心理,包括當地糧庫的收儲輪換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與走訪了解。
一、莫旗農民盼望大豆豐產好價格
我們通過采訪內蒙古莫旗塔溫敖寶鎮一家熱情的農戶了解到:
1.基本情況
當地農民以種植大豆為主,這點與一路走訪的其它地方有所不同。由于種植玉米給土地帶來的農藥殘留較大,這里的農民以種植大豆為主,其它還有一些雜豆的種植,當地大豆由去年占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增加到今年的三分之二。盡管今年天氣較去年干旱,但總體上與往年相比較卻是個豐收年。
2.售賣價格
去年大豆的售價是每斤1.94元,180斤包裝售價是350元,這是賣價比較好的人家,最低價格僅賣到320元。
3.補貼政策
國家給予大豆補貼是每畝36.5元,補貼按規定要在每年的5月前到帳。另外,與黑龍江地區相比較,這里的補貼錢款下放到農民手里的是其面積的70%。
4.農民預期
農民對新產大豆的價格基本以去年的價格為參照,認為價格不能低于去年的價格,去年大豆每斤的價格是1.9-2.0元。農民表達如果達不到去年的價格,他們有囤糧的打算,不過,也要看看普遍的收購價如何,也就是在盼望好的收購價格的同時還要以實際情況決定售糧與否。
二、專業人士介紹齊齊哈爾總體糧情
1.種植結構
齊齊哈爾糧總的耕地面積為3500萬畝,種植以三大品種為主,分別是玉米約為2000萬畝,水稻約為500萬畝,大豆約為500萬畝,其它的雜糧約為500萬。種植結構的形成與各種糧食的經濟效益有直接關系,大豆在高峰種植時達到約1000萬畝,降到目前的約500萬畝,其中農作物的比較效益起關系作用。這兩年水稻的種植面積在增加,也是因為水稻的經濟效益好,政府也提倡農民種植水稻,當然相對投入也比較多。
齊齊哈爾農作物整體長勢都比較好,當初農業部門人士并不樂觀,因為低溫和雨少, 6月份大部分地區出現干旱,認為會對產量造成影響,但目前來看今年的產量與往年相比差不多,只是長勢不均勻。由于今年降雨零散,造成玉米的品質各個地區不一樣,有雨的地方長得好,雨少的地方長勢差。往年此時正是收割之時,今年由于積溫熱度不夠將使得收割推遲。
2.生產形勢
玉米總的來說可以,但分布不均勻,普遍棒比較小,但也不影響產量。
水稻在2等以上,今年的長勢很好。
大豆和去年差不多。
總的今年算是豐收年,所有農作物產量不低于300億斤,即150萬噸,與去年持平。
3.成本投入
成本項目 | 玉米
(元/畝) |
大豆
(元/畝) |
水稻
(元/畝) |
總的平均數 | 480 | 320 | 700 |
種子 | 55 | 30 | 35 |
化肥 | 120 | 75 | 139 |
農藥 | 20 | 20 | 35 |
機耕 | 139 | 105 | 184 |
水費 | 36 | 15 | 54 |
人工 | 77 | 50 | 127 |
農膜 | 36 | ||
其它 | 32 | 20 | 89 |
玉米畝產利潤:畝產1200斤,潮糧水分是28-30
干糧的重量為1200斤*0.798*1元/斤=945元
則每畝地利潤為945-480=465元
若是承包地,則是945-480-350(承包費)=115元
此利潤部分還要減去銀行貸款利息才是實際利潤。
大豆畝產利潤:大豆單產為250-260斤/畝,達到300斤的極少。
250斤*2元/斤=500元(去掉水份不到500)
500-320=180元/畝
若是承包地,則是賠錢。
水稻畝產利潤:畝產900-1000斤
900-500(承包地費用)=400元,可見水稻的種植利潤是比較可觀的。
由此可知,大豆的整體種植面積較以前少多了,比起玉米來,農民能種玉米不種大豆。去年大豆的收購價高開低走,從2.4元/斤降到1.78元/斤,后來有所反彈,也不過1.93元/斤。另外,國家給予大豆的補貼是極少部分,因為若賣不出去成本都無法收回。若將來發展下去,玉米和大豆都不賺錢,齊齊哈爾有可能改種土豆。
4.玉米政策解讀
1)地區差價取消;
2)價格從每斤1.11元降到1元,相當于退到三年前的價格,下降幅度大。霉變在2%以上,省級政府負責消化處理;
3)今年收購建庫的門檻有所提高,要做等額資產抵押。截止目前大部分玉米進入臨儲,庫存高,拍賣的少,流拍的多。拍了也有不要保證金的,因為預計新糧下來會更便宜。
其它
1)德美亞3號品種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早熟、生長期短、霉變高。加之直接收割后,若氣溫低還問題不大,但若秋雨和氣溫高的話,霉變就會增加。目標國家也開始關注德美亞的種子問題。
2)目前也有其他部門來調研農民售賣的情況,農民是等上凍看行情才知道情況,但大戶已經很著急,大的合作社信息方面比較靈通,大戶提前開始定計劃。
3)今年收購政策啟動的早。去年是11月23日國家啟動收儲,但黑龍江正式啟動是12月18日,前后差了將近1個月,正好溫度下不去,造成糧食霉變增加。若早一些啟動,可能糧食就不會霉變那么多。
4)存在的問題都能克服,但農民的利益如何最大化是個大問題。
5)今年基本面判斷是豐年,去年是大豐年。水稻和大豆的品種都很好。據了解南方的需求僅華北的供應就夠了,東北的玉米運出去的成本是比較高的。玉米不消化,國內外倒差,利潤基本被中間商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