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上市已聞樓梯響,監管層首次確認了其推出的具體時間表。
在第十一屆上海衍生品論壇上,證監會[微博]副主席姜洋表示,“扎實推進國際化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爭取年內推出原油期貨。”
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亦表示,原油期貨上市正處于亟待突破的關鍵時期。而作為國內煉油企業人士及國外交易所代表則認為,原油期貨的流動性和國際化水平是未來成敗的關鍵。
盡管原油期貨尚未正式推出,但有期貨機構透露已有不少海外機構為中國原油期貨成立了專門部門,為其上市做準備。
定調年內推出
“新國九條和舊國九條,對期貨市場的論述變動很大。”銀河期貨總經理姚廣表示。
舊國九條中曾嚴正指出:“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逐步推出為大宗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貨品種。”
而在新國九條中,不僅同時提及金融期貨和商品期貨,還特別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機構投資者以對沖風險為目的使用期貨衍生品工具,清理取消對企業運用風險管理工具的不必要限制”。
“這個表述,焦點已從如何防范企業在期貨市場上出問題,轉移到如何破解期貨市場發展不起來的問題。”姚廣表示。
而原油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中石化[微博]、中化等國內石化行業巨頭正面臨著國際原油市場的劇烈變局,在這一進程中,中國版的原油期貨已經呼之欲出,成為監管層落實國九條對期貨市場要求的頭等任務。
“美國的頁巖油氣的開發,使美國對國際市場的能源依賴度降低,而我國對石油的需求卻越來越大,以后一定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中石化生產經營部副主任周立偉表示,“中石化作為一體化石油公司,原油進口量遠遠超過自己的開采量,去年加工原油2.34億噸,其中進口1.9億噸,要規避價格風險,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原油采購成本。”
“從現狀來看,我們的石油市場是相對獨立的,在采購、價格談判中,還是被動地接受國際的價格,參與深度和廣度明顯不足,主要原因還是沒有一個原油期貨交易市場,沒有避險的工具。”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姚軍表示。
業界呼聲強烈,監管層也在力推。
“目前經過多方努力,原油期貨的上市正處于亟待突破的關鍵時期,交易所和相關各方將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盡快推出。”楊邁軍表示。
海外機構預熱
業內人士表示,原油期貨上市后的流動性和國際化程度決定了未來這一品種的成敗。
“ICE(美國洲際交易所)從能源板塊來看,50%以上的持倉量是產業鏈企業創造的,25%左右是為這一產業鏈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一流的經營企業創造的,還有20%左右的持倉量是對沖基金、流動性提供機構、做市商。”ICE中國大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微博]表示。
“這樣的流動性才是可持續的流動性,才是服務實體經濟的流動性,無論這些流動性來自國內還是國外,培育這些機構的參與是原油期貨成功的關鍵。”黃杰夫指出。
事實上,由于原油進口權曾牢牢把控在幾大國有石油集團手中,未來是否有足夠多的國內機構參與到原油期貨中,也是在場人士十分關心的話題。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稱2014年度的原油進口配額方案將很快出臺,規模將有所提升,對各類民企開放程度會更大。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未來原油期貨參與主體是否充裕的問題,最近即將出臺的原油進口配額方案及進口原油使用權細則十分關鍵。
除此之外,期貨機構透露已有海外機構為中國原油期貨做準備,并對其國際化程度相當關注。
“最近一年多以來我們到國外考察,注意到已有海外機構為中國的原油期貨上市專門成立了專業部門,大量雇傭華人,按我們的合約和規則進行準備。相比三年前,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要更深。”姚廣表示。
海通期貨[微博]總經理徐凌亦透露,對原油期貨相關準備投入的資源和精力,只有四年前的股指期貨可以相比,當前已有海外機構主動提出合作。
群益期貨董事長孫天山則提出,希望取得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交易會員資格,以便引入當地投資者直接交易。
“在臺灣,原油期貨交易十分踴躍,每天一百多萬手海外期貨交易量中,十幾到二十萬手來自于國際原油期貨,這還不包括航運航空等企業法人的交易。”孫天山表示,“原油期貨國際化實現共贏的最好方式是開放。”
(文章來源:21世界經濟報道 作者:常亮)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