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官平
5月29日,在第十一屆上海衍生品市場發展論壇上,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推動上期有色金屬指數期貨、銅期貨期權、黃金期貨期權等衍生品的上市工作,為機構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市場提供更多的工具,從而改善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參與者結構,進一步優化實體企業套期保值的環境。
改善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
商品指數是依據市場上基本的經濟敏感商品價格,最早出現的商品指數是1957年由美國商品研究局依據世界市場上22種基本經濟敏感商品價格,編制的一種期貨價格指數,通常簡稱為CRB指數。其不但在商品期貨市場、證券市場領域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也為宏觀經濟調控提供預警信號。
上海期貨交易所推進衍生品創新工作辦公室高級總監范文韜表示,發展商品指數市場,是商品期貨市場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轉變的重要環節,它的重大意義在于可以優化期貨市場的投資結構,提高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
目前國內期貨市場仍是“散戶市”,以散戶與中小投資者為主,投資者結構亟須改善。范文韜表示,引入商品指數之后,就可以提供一個滿足他們需求的商品,吸引機構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對市場來說如果是配置資產,則天然是一個多頭,對空頭的企業起到一個平衡作用,有利于改善市場流動性,幫助企業實現套保。另外商品指數往往是領先于CPI和PPI的,可以給市場更明確的價格信號,也為相關行業提供對沖風險的工具。
設計遵循三原則
那么要做商品指數,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思路是什么?范文韜說,首先要圍繞市場需求,服務實體經濟,其次要堅持產品服務創新,堅持風險管理創新,設計的原則有標尺性、流動性、抗操縱性。很顯然,上期所決定從有色金屬行業指數作為切入點。范文韜解釋,中國是有色金屬消費大國,且期貨板塊是最成熟的,國際影響力也是最大的。
上期所并未一開始就選擇綜合性商品指數。據了解,該所2004年開啟了商品指數的研發工作,在2012年12月26日正式公開發布有色金屬期貨指數,并于5月19日開始對全市場進行有色金屬指數期貨仿真交易。
范文韜表示,有了指數之后,要吸引不同類型的投資者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商品期貨市場,來改善期貨市場結構。
談到上期所指數期貨開發情況,范文韜透露,上期所將開發一個綜合性商品指數,除了有色金屬指數,其他將開發能源指數、貴金屬指數等,以及單品種指數,比如黃金、白銀等指數。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助理黨劍透露,目前,上期所已完成有色金屬指數期貨合約的設計,并已報證監會[微博]審批。銅期貨期權和黃金期貨期權已經完成合約和規則設計工作。商品指數期貨與商品期權的仿真交易均已開通。
黨劍表示,交易所上市的期貨、期權等衍生品是基本衍生品,是整個衍生品市場的中流砥柱。從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表現來看,在場外衍生品流動性銳減的情況下,場內衍生品風險管理模式得到市場認可,其交易量不減反增,為市場提供了相當的流動性。從國外衍生品市場發展趨勢來看,衍生品的結算模式逐步向以交易所為代表的中央對手方清算模式靠攏。因此要優先發展在交易所上市的場內衍生品,并以交易所模式為中心,培育、規范和完善衍生品創新機制。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