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2013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20.6億手,累計成交額為2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1%和56.3%。其中,中金所占據總成交金額的一半多。
在四大期貨交易市場中,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成交金額最大,占總成交金額的一半多。統計顯示,中金所2013年全年累計成交量為1.9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4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4.2%和85.9%,分別占全國市場的9.3%和52.7%。其中,12月末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市場持倉總量為12.3萬手,較上月末增長2.4%。
從成交金額看,上海期貨交易所排在第二位。數據顯示,上期所2013年全年累計成交量為6.4億手,累計成交額約為60.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8%和35.4%,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1.1%和22.5%。
此外,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2013年全年累計成交量為7億手,累計成交額為47.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6%和41.51%,分別占全國市場的33.98%和17.63%;鄭州商品交易所全年累計成交量為5.2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8.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36%和8.84%,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5.48%和7.07%。
中金所市場份額在全國期貨市場比重逐年擴大正在成為期貨市場不得不正視的事實。2010年4月16日,以滬深300作為標的的股指期貨正式上市交易,但當年以單邊計算累計成交量已達0.4億手,成交金額41萬億,占2010年全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額的26%。
隨后幾年,中金所累計成交金額都在快速放大。2011年,中金所累計成交量0.5億手,累計成交額為43萬億元,分別占國內市場4.7%和31.8%的份額;2012年中金所全年累計成交量為1億手,累計成交額為75.8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7.2%和44.3%。
顯然,市場金額在全國市場中的占比從成立當年的26%,到2011年31.8%,再到2012年44.3%,再到2013年的52.7%,顯示著中金所從上市當年的四分天下有其一,到如今支撐期貨市場“半邊天”,吸引了眾多機構和無數散戶投資者參與其中。僅以單邊計算,中金所成立以來累計成交金額已經突破300萬億關口,而按照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相關規定,手續費收取標準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0.5。這意味著,自期指上市至今,在不足四年時間內,中金所收取的雙邊手續費收入在150億元以上。
如果按照股指期貨合約每天成交金額7000億元計算,那么中金所每天手續費收入為3500萬元,這對于本已經零和博弈的期貨市場而言,資金抽血意味更濃。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當前期貨市場總體資金量不足2000億元,而期指市場上的投資者中,散戶占到了八九成。
資金總量的整體低迷,對于不斷新品種上市的期貨市場而言,投資者更傾向于將有限資金投入到老品種上,雖然2013年新品種上市數量創紀錄,但是這些品種全年累計成交金額不足全國市場累計成交總量的1%。
有號稱“大嘴巴”的史玉柱[微博]日前在其微博上表示,如果想要保護投資者利益,股市告別熊市,需印發一張紙:權重股T+0,期指T+1。而對于保護期貨市場90%左右的廣大散戶投資者而言,顯然絕對不僅僅是期指T+1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