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期貨公司資管:一年探索 來路曲折

2014年01月01日 23:59  期貨日報 

  運行平穩但業務規模徘徊不前,人才是明顯短板,放開“一對多”是最大呼聲

  投資人才奇缺、“一對一”限制、銷售渠道受阻等因素正嚴重制約著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發展。這項業務若想在2014年煥發更大活力,上述方面都有待實現突破。

  。期貨公司資管業務自2012年11下旬“開閘”至今已一年有余,其間相關期貨公司的業務開展情況可以用“小規模演練”來形容。目前,共有30家期貨公司取得了該項業務牌照,資管總規模為12億元左右,與我國內地期貨資管市場100億元總規模不成比例。作為期貨公司的新盈利模式,資管業務在推出之前便被寄予了厚望。目前業務開展艱難的癥結何在?未來如何打破困局?對此,期貨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家內地具有代表性的期貨公司。

  資管規模普遍不大

  據了解,期貨公司資管規模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期貨公司交易人才儲備有限,而資管業務目前只能“一對一”開展。另外,目前期貨公司資管產品不能結構化,也無法“保本保息”,對部分配置型機構投資者缺乏吸引力。

  據永安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永安期貨目前約有20個資管賬戶,總規模在2.5億元左右,分別由6名投資經理管理。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永安期貨為單個資管賬戶設立了1000萬元的資金門檻。但即便如此,公司資管業務所能承接的資金總量仍然有限。

  另據了解,新湖期貨累計管理過近20個資管賬戶,目前總資金規模接近1億元;海通期貨[微博]累計管理過8個賬戶,目前總資金規模為2000萬元左右。相對于基金、券商等機構的資管業務規模,期貨公司資管還處于起步階段。

  為發展機構客戶,擴大業務規模,一些期貨公司將目光投向了基金專戶等渠道。例如,永安期貨通過財通基金[微博]專戶發行的“財通·永安一至五號”,目前總規模已達6.4億元。廣發期貨期智量化對沖天弘天方FOF專項資管計劃,自2013年9月首期募集以來,目前規模已經突破兩億元。

  量化投資策略占主流

  據了解,目前期貨公司推出的資管產品大部分專注于期貨交易,根據不同的風險等級劃分為套利型、量化型、趨勢型產品。

  據期貨日報記者統計,在目前獲得資管業務資格的30家期貨公司中,除了永安、南華、中國國際、魯證、東證、萬達和瑞達期貨以外,大多數期貨公司都以量化投資策略為主。運營成本的控制或許是其中的首要因素。

  青馬投資董事長馬明超曾在微博上為期貨公司資管業務收支平衡算了一筆賬:10名研究員的年薪總計250萬元,8名交易人員250萬元,兩名高管350萬元,一名運營官和若干雜務人員合計100萬元,信息調研費150萬元,場地租金40萬元,營銷費60萬元。一年的總成本約為1200萬元。如果單靠業績提成,假設年化收益率為25%,分成比例為20%,則需要常年管理2.4億元資金,資管部門才能達到盈虧平衡。不過,有網友對如此高的成本提出了質疑,指出如果采用程序化交易,管理成本會低很多。

  “在目前的情況下,一個訓練有素的策略研究員能管理1000萬元資金。初步估計,采用程序化交易系統后,一個策略研究員管理的資金可以增至3000萬—5000萬元,甚至更多。”中國量化投資學會秘書長、悍馬定理創始人馮正平表示。

  風控措施較為成熟

  相對于證券等類型的資管產品,期貨資管產品由于具有杠桿屬性,對風險控制的要求較高。目前,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中期協以及期貨交易所等對期貨公司資管業務提出了整體監管要求。針對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多層級監管體系已經形成。

  同時,期貨公司對于資管業務普遍都設立了嚴格的風險管控措施,從事前、事中、事后進行全程監管,涵蓋了產品設計、策略測試、產品運行監控、策略調整等全部流程。據新湖期貨資產管理部投資總監朱浪強介紹,按照新湖期貨制定的量化風控標準,資管賬戶的最大頭寸規模會受到約束,每個子策略每天、每筆的最大虧損額度以及業績最大回撤也有限制。新湖期貨還制定了一系列禁止性規則,包括交易品種限制、加倉限制和頭寸組合限制等,并不定期進行壓力測試,特別是在重大事件將要發生之前,會測試風險是否可控。

  在技術支持方面,多家期貨公司通過設置單獨的IT系統確保資管產品安全運行。在海通期貨,所有資管產品都要通過資管系統交易。根據事先設定的風險管理參數,這些產品在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會受到風險監控。

  人才儲備捉襟見肘

  長期以來,期貨公司只有單一的經紀業務,并且從業人員被禁止參與期貨交易,因此缺少具有實戰經驗的交易員。“監管部門對期貨公司外聘投顧的規定也沒有明確,這使得期貨公司資管產品的交易策略相對單一,只能依靠自主研發。”海通期貨資管部門負責人王克強對記者表示。

  目前,銀行、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管業務也在逐步向期貨領域滲透。在全行業大資管背景下,市場對期貨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期貨行業內部。據了解,歲末年初一直是期貨人才流動的主要時間段,“研究所屬于期貨公司的中臺部門,無法形成有效的利潤,研究員的待遇一直不太高,人才外流難以避免。”某大型期貨公司研究所所長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不少大型金融機構和私募都在高薪“挖”期貨人才。期貨資管業務發展迅速的財通基金近日就在大舉招聘期貨類人才。

  推廣模式尚不成熟

  目前,不少期貨公司都通過自己的營業部進行資管產品營銷,雖然推廣和銷售成本相對較低,但渠道數量有限。據了解,新湖期貨主要通過自身的22家營業部開展營銷。國泰君安期貨[微博]資管業務的推廣渠道除了期貨營業部外,還有券商股東的IB營業部。另外,海通期貨資管團隊主要負責“做產品”,客戶簽約、開戶等工作由財富中心來做。

  也有一些期貨公司積極利用股東資源或與基金、銀行、私募等機構建立合作通道,獲取更加豐富的高凈值客戶資源,擴大產品的銷售渠道。據了解,廣發期貨借助母公司廣發證券平臺,2013年成功募集了法寶量化對沖一期及廣發期智量化對沖集合型產品。國泰君安期貨與銀行進行了大量接觸,與其中的幾家進行了產品托管的合作,未來有望通過銀行募集資金。

  目前,很多投資者對期貨資管產品存在認知誤區,認為期貨產品風險過高。“事實上期貨資管在風險對沖上有先天優勢。”朱浪強表示,但是目前政策不允許這項業務公開宣傳,導致期貨公司很難正確引導投資者,也很難開展市場推介。目前,券商、基金等機構的資管業務已經廣為客戶所接受,而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推廣模式尚不成熟。

  “一對一”限制2014年有望取消

  目前,內地期貨公司12億元的資管業務總規模,還不到財通基金這一家公司期貨基金專戶規模的三分之一。造成如此大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一對一”限制。

  “在這種模式下,很多投資者被擋在門外。”華南地區某期貨公司資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期貨公司先通過基金公司發行專項理財計劃完成對多位合格投資者的募資,再由公司資管部門擔任投資顧問參與投資管理,以此變相突破“一對一”限制。但這樣的模式在操作中存在很多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和問責風險,這也是如今業界仍在呼吁放開期貨公司資管“一對多”的重要原因。

  “一對一”模式下,受影響最大的是一些投資能力強的期貨公司。據悉,由于前期業績驕人,華東地區某期貨公司的資管產品大受青睞,而資管業務又無法“一對多”,其產品竟然出現“脫銷”。

  “‘一對一’限制使得期貨公司需要同時發行多個資管產品,但單個產品募集的資金有限,這容易導致期貨資管業務管理效率低下。”朱浪強表示。

  不過,記者在2013年12月初得到消息,中期協已向部分獲得資管牌照的期貨公司下發《期貨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放開“一對多”業務。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使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突圍”。

  投資范圍可進一步放寬

  雖然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可投資范圍已較為廣泛,但是業界仍然期待能夠進一步放開限制,增加更多投資品種。其中包括國債逆回購、中期票據、利率遠期、利率互換等銀行間市場的投資品種,以及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商業銀行理財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基金公司(子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金融產品。

  此外,資產的證券化和融資渠道的多元化,也拓寬了資管業務的投資空間。“如果期貨公司資管能夠與基金子公司、券商、信托一樣為客戶提供專項資產管理服務,投資于股權、債權和其他各類收益權,業務線將會極大豐富。”國泰君安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國內對沖產品的陸續推出,需要進行全資產配置的客戶越來越多。證券類陽光私募北京鴻道投資管理公司2013年3月對旗下產品“鴻道1期”進行了改造,通過基金公司子公司實現了股票、債券、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及商品期貨的全方位宏觀對沖。期貨類陽光私募上海駿勝資產管理公司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據了解,國泰君安期貨正在籌備推出專門投資于權益類品種的固定收益產品,如基于場外協議的柜臺衍生品交易資管計劃以及為產業客戶管理風險的特定目的資產管理計劃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鄭州書記乘地鐵遇記者:擔心遲到才坐地鐵
  • 體育英超托雷斯破門切爾西3-0 阿森納勝保第1
  • 娛樂吳京新年曝與謝楠婚訊:一輩子小心待你
  • 財經專家:我國養老金隱性債務或超20萬億
  • 科技中興戰略架構高管調整:力求年輕化
  • 博客北京霧霾元兇查明:尾氣貢獻不足4%
  • 讀書優劣懸殊:抗美援朝敵我裝備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學生搞怪創意:用西瓜皮燒火鍋(圖)
  • 姚樹潔:審計署應該介入萬科稅案
  • 葉檀:2014年開啟權威市場經濟
  • 海嘯希望:世界經濟危機將再次來襲
  • 水皮:六個包子引發的猜想
  • 張捷:2014年是擠水份的一年
  • 王東京:資源配置誰做主
  • 王小廣:從習李新政看未來經濟走勢
  • 建章:諾獎經濟學家為何反對計劃生育
  • 姚樹潔:2013年中外要聞盤點
  • 徐斌:中國地方債沒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