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
自2012年年末中期協發布《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工作指引》至今,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放行已滿一年。對于這項被業界看作是探索中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創新業務,不少業內人士對此寄予厚望。
截至2013年12月23日,在中期協備案開展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期貨公司總數達20家,其中有13家公司已經設立了風險管理子公司,并已開始經營相關業務。
“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推出,實際上是解決了期貨公司‘個性化風險管理’的問題。”華南地區某期貨公司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管理風險是期貨等衍生品的基礎功能,無論是倉單服務、合作套保,還是基差交易、定價服務,都是為產業客戶解決風險管理難題的具體業務。“開展好這些業務,首先需要有法律、制度層面的支持,其次要有足夠的風險管理工具,最后風險管理子公司要有過硬的實力,而這些都是2014年需要有所突破的地方。”
根據本報此前對多家風險管理子公司的調查,多數公司開展業務時都遇到了一些法律、制度上的障礙,如公司業務范圍模糊帶來的工商、稅務手續繁瑣,缺少與ISDA協議功能類似的減少信用風險的法律保障等。對此,不少風險管理子公司的應對策略是“繞道而行”,不管走多少“彎路”,先要把“路”走通。
為此,業內人士呼吁,盡快完善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頂層設計,細化各項業務指引,同時希望中期協等有關部門能聯合其他職能部門起草并推出類似于ISDA協議的中國場外商品衍生品主協議,賦予風險管理子公司設計的場外衍生產品一定法律地位。
當然,要想為產業企業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風險管理服務,還需要有足夠的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而2014年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期權了。
目前,國內五家證券、期貨交易所均已開展了期權仿真交易。在2013年年末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期貨大會上,中期協副會長侯蘇慶表示,期權的研究工作正在抓緊推進,有可能在2014年上市。與此同時,場外衍生品也在積極探索研究中,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更大。
“期權工具的推出,可以大幅降低企業套保成本,同時也為風險管理子公司設計多樣化的場外衍生產品提供了空間。”上述期貨公司負責人表示,高效的風險對沖可以大大降低風險管理子公司運營中面臨的違約等風險,他建議在豐富國內期貨品種、推出期權工具的同時,可考慮在上海自貿區試點期貨公司境外期貨經紀業務,批準上海自貿區內的風險管理子公司通過期貨公司參與境外衍生品交易。
除解決制度障礙、工具不足等外部問題外,風險管理子公司自身問題也是2014年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目前,各風險管理子公司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不足。”某風險管理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風險管理子公司最需要的是既熟悉現貨、期貨兩個市場同時又懂交易的人才,但是國內期貨公司人才儲備不足,風險管理子公司很難從母公司處選到中意的人才,同時由于公司還處于業務發展初期,盈利水平不高,也很難從現貨企業中挖來“期現兩棲”人才。“而且,少數有用之才還面臨被其他風險管理子公司‘挖角’的窘境。”
“以前,沒有相關業務牌照的時候,期貨公司都抱怨可以做的事情太少,現在一些牌照拿到了,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但自身硬實力卻不夠。”上述風險管理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2014年風險管理子公司想要在業務上更進一步,就必須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培訓的力度,逐步提高自身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