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青 常銀玲 北京、上海報道
“白銀品種是國際金融歷史上劇烈波動的品種,對參與套保的企業來說,其對于價格劇烈波動較為敏感。從國內實際情況看,合約太小散戶就多,沒有夜盤交易,日內的價格又容易造成價格無序波動,不利于企業操作。從合約上看15公斤偏小,作為生產企業我們希望30-50公斤/手為好。”北京富達銀通投資公司的風控總監李雪松(微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5月10日,國內白銀期貨上市的第一天,主力合約1209成交活躍,開盤價格為6190元/千克,盤中先抑后揚,振幅較大,午盤后有所走高,收盤價格為6140元/千克,結算價格為6126元/千克,較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布的掛牌基準價6166元/千克下跌26元/千克,跌幅為0.42%。隔夜外盤倫敦銀下跌0.22美元/盎司,跌幅為0.74%。
白銀期貨每手保證金約1萬元上下,合約顯著小于黃金期貨,屬于中等規模合約設計。
在業內人士看來,縱觀白銀期貨的保證金比例及手續費設計,作為炒手團隊新人的練習場較為合適,但想要挑起市場的大梁,尚待時日。而對于企業客戶而言,急需夜盤的開展,才能規避隔夜跳空的風險。
“賣銀”是個技術活
10日早上8點多,記者來到上海期貨大樓4樓交易大廳,那里已經是人頭攢動。為了當天的白銀期貨開幕儀式,不少交易員都穿上了新馬甲。上午9點,白銀期貨正式上市,主力合約1209開盤價為6190元/千克,比掛牌基準價上漲24元,較基準價上漲0.39%。而這個價格接近目前上海地區華通鉑銀交易市場的現貨主流報價。
搶得白銀期貨第一單最多的湖南水口山副總李誠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白銀期貨開盤之初,我們空了4手,多了2手,1手成交。目前企業進口白銀都是在境外做全額套保,以后對國內生產的白銀將利用白銀期貨進行一半套保。”
“眾分析師都說賣銀有錢賺,但開盤后猶豫不決錯失最佳賣空位置,10點30分后哆哆嗦嗦賣了一次,沒想到銀價立馬大跌,此時心中狂喜,覺得賣銀的感覺真好。”市場投資者張俊偉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臨近午盤貪念作祟決定留空單?蓻]想到下午時段,銀價猛漲,本來到手的500元瞬間變為負數,最終倒虧100元,“看來賣銀真是個技術活。”
中證期貨白銀分析師項楠認為,早在5月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針對白銀上市的準備會議,就重點強調了白銀期貨套保業務。此舉顯然對白銀期貨首日的交投產生了導向作用。從盤面上看,白銀期貨上市當日吸引較多套保盤介入。較多的套保盤介入,顯示目前市場投資者趨于專業化和理性化,這是一個較為積極的征兆。
他同時認為,白銀期貨首日上市交易,市場關注度較高,白銀1209及1212合約成交量之和超過33萬手。兩個主力合約同時存在的狀態,為機構投資者采用跨期套利投資策略,提供了條件。這是因為,之前黃金期貨只有一個主力合約的狀態下,其余合約流動性不足,這使得跨期套利策略實施受到限制。而在白銀期貨交投旺盛且雙主力合約的狀態之下,流動性不再成為問題,策略也有了實行的余地。故雙主力合約的狀態對投資策略多元化有利。
套保企業盼開啟夜盤
上市首日,白銀主力合約9月合約收盤下跌50元,報6140元/千克,跌幅0.81%,成交量259996手,成交金額238.93億元,截至收盤持倉量為33726手。相比去年鉛期貨上市首日的表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白銀期貨可謂讓人頗為失望,合約適中,適宜投機的白銀期貨并未能給市場帶來多大的沖擊。
東吳期貨分析師陳思怡認為,每次有新品種上市,市場的主力軍——炒手團隊,便會早早準備狙擊一番,此前上市的鉛期貨便是一個例子。上市前兩日成交尚可,而合約本身缺乏吸引力,炒手團隊離場后,成交迅速萎縮。從白銀首日成交量來看,遠不如市場預期,不排除短期內成交萎縮的可能性。等市場體制完善后,也許能改變目前白銀期貨市場流動性較差的局面。
對于開展夜盤交易,某期貨公司營業部經理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從個人角度看,夜盤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員工不可能從早上8點工作到夜里12點,除非兩班倒,相當于至少增加三分之一的人力,這種成本對期貨公司來講是很高的。如果人力跟不上,就談不上服務,對客戶也不利。很多做外盤的公司上班時間是比較晚的,如果所有商品品種都推出外盤,才值得期貨公司去投入人力。
李雪松認為,對于是否參與交易還要看一段時間,特別是對市場成交量,交割流程,以及手續費是否合理。企業參與套期保值,更多的時間是利用期貨價格發現的功能指導企業生產銷售。而操作上由于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有諸多管理上的限制,我國的財務審計制度沒有關于期貨保值增值、套保的一點點規章制度,沒有風險管理的價值評估,一旦賬戶不完全平衡、造成虧損的賬戶在財務審計上就難以解釋。因此,即使白銀品種上市,國內國企、股份制等大型銀礦企業想接觸了解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