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成交額同比減半
期貨公司集體過冬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今年前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9.8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26萬億,同比分別下降32.85%和9.44%。業內人士表示,以今年期貨市場的低迷來看,全年期貨市場成交量恐不能超過12億手,而去年這個數據是31億手,累計成交額恐不能超過150萬億元,而這還不到去年全年累計成交額309萬億元的一半。
國內期貨市場在一系列嚴厲的監管政策下,今年前兩個季度,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從中期協今年統計的前11個月的期貨市場成交情況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下降的月份居多,1月、2月、4月、6月均為下降,而僅有3月、5月有所上升,而下半年以來,期貨市場略微“回暖”,除10月期貨市場交易規模呈下降狀態之外,7月、8月、9月、11月均呈現出上升狀態。
同2010年11月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79.54%和224.71%相比,今年11月的市場成交水平已大幅回落,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1.12億手,成交額為13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7.19%和38.58%,環比分別增長25.26%和27.26%。市場人士表示,由于去年11月份創造了成交量4.24億手,成交金額44萬億元的單月最高記錄,今年11月同期出現大幅回落較正常,該月成交量也基本接近這4年的平均水平。
而品種方面,與去年的棉花白糖不同,銅和黃金成為今年期貨市場最活躍的品種。分析師表示,由于市場的低迷,傳統的避險品種黃金成為熱捧的對象,與之相適應的黃金期貨也成交水平也大幅攀升,而銅作為傳統的交易品種,金屬金融屬性兼具使之持倉金額穩居有色金屬第一名。
隨著期貨市場規模的萎縮,整個期貨行業在經歷了3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迎來了全行業的一次調整。“大合約”的推出、保證金的提高、雙邊手續費的收取等等,致使投機資金被擠出,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減少,而上半年交易所傭金返還政策的取消,也讓絕大多數的中小期貨公司掙扎在盈虧的邊緣。
雖然行業利潤同比下滑,但排名前20的期貨公司所受影響不大,個別公司的利潤反而小幅上升,行業集中度提高了。據調查,今年券商系期貨公司雖然整體發展速度有所減緩,但增長情況仍好于非券商系。
不過,最近有業界人士表示,在經歷數年快速增長之后,今年的期貨行業的調整可以說是難得的喘息良機。市場快速增長的背后,隱藏著監管能否跟得上市場發展,以及期貨公司忽視公司基礎建設的隱患。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場的剎車、調整,對監管層和期貨公司是有好處的。
期貨投資咨詢業務開閘
差異化經營時代來臨
“期貨投資咨詢”于今年9月開閘。此前的8月中下旬,宏源期貨、華泰長城期貨、浙商期貨、永安期貨、海通期貨、新湖期貨等14家期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核準,成為《期貨公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試行辦法》自今年5月1日施行以來,首批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期貨公司。據了解,目前已有40家左右的期貨公司獲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牌照,部分公司已經完成了工商登記變更。
據了解,投資咨詢業務是證監會近年籌劃的期貨公司創新業務之一,與境外期貨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CTA)并稱為期貨業三大轉型業務。而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破繭,意味著期貨公司將告別長期憑借單一經紀業務的“同質化”競爭時代,進入期貨公司“差異化”經營時代。
不過截至目前,期貨投資咨詢業務仍然處于摸索階段,該業務的盈利模式也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期貨公司人士表示,由于目前期貨市場上尚未形成付費的習慣。尤其在行情多變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更有價值、指導性更強的東西提交給投資者,要想從中賺錢很難。
或許在目前的大環境之下,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象征意義更強,業內人士也對該業務之后的境外期貨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更為期盼。
據今年5月1日《期貨公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試行辦法》規定,期貨公司申請該業務需要滿足: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凈資本不低于8000萬元;最近6個月凈資本等風險監管指標持續符合監管要求;至少1名具有3年以上期貨從業經歷和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從業資格的高管人員,至少5名具有兩年以上期貨從業經歷和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從業資格的從業人員;公司最近3年持續合規經營;具有完備的業務管理制度等。
然而,過8000萬元門檻易,擁有合格的高端期貨人才卻難。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期貨業從業人數不足2.7萬人,遠遠不能滿足目前10多萬的人才缺口和今后越來越快的行業發展速度。據了解,中國期貨業協會每年舉行五次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為我國期貨行業輸送優質人才,但通過率并不高。而今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中新增加的作為進入期貨咨詢從業資格憑證的“期貨投資分析”科目的通過率,則更是差強人意。
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期貨投資分析”首次考試共有15590人報名,最終走入考場的有12608人,且順利通過考試的僅為2759人,占全部參考人數的21.88%。通過率只有兩成,大部分考生都沒能順利過關。
而今年7月初進行的第二次期貨投資分析考試成績顯示,僅有1751人過關,其合格率較首次考試的21.88%下降了3.34%。據了解,在參加二次考試的9446名考生中,不少來自5月29日已參加了首次期貨投資分析考試但落榜的期貨業人士。
有觀察者指出,從課本及考試中可以看出,期貨投資咨詢的工作范圍和業務內容已經完全覆蓋甚至替代了原來傳統的所謂研發,也比原有的研發要求更高更專更深,使真正的研發力量轉化為生產力的要求更加清晰明了,目前許多期貨公司在研發方面雖然也有不少進步,但距離客戶的真正需求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年內三新品上市交易
大合約制約活躍度
新品不常有,今年特別多。2011年,期貨市場品種進一步豐富。對于期貨市場來說,真正上市一個新的品種是很不容易的,但今年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卻一下子上市了鉛、焦炭、甲醇三個新品種,可謂迎來一輪新品上市潮。
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分別于今年3月24日、4月15日、10月28日上市了鉛期貨、焦炭期貨、甲醇期貨,3個新上市的品種對合約的設計都是以“大合約”的形式呈現。
鉛、焦炭、甲醇期貨的上市不僅為套保企業提供了保持長期穩定經營的優良工具,而且為投機者提供了對沖獲利的機會,同時為我國獲得相關產業的定價權打開了通途。
不過,新上市的品種均實施了大合約制度,從實踐來看,鉛和焦炭沒有出現上市爆炒,但其流動性也不容樂觀。目前,鉛、焦炭、甲醇這三個“大合約”品種交易相對比較低迷,交易清淡。其中,鉛和焦炭期貨的總成交量不足萬手,流動性不足已影響到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2年或還將有期貨新品種獲批上市,比如目前各界都比較期待的生豬期貨、白銀期貨,還有原油期貨等。
不光是商品期貨,金融期貨也有望迎來新的品種。近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中金所在做好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基礎上,多打造幾個品種。中金所將本著像滬深300指數的模式,產品線將在條件成熟下逐步鋪展開來。
他透露,目前中金所也在做一些規劃和準備,在指數方面研究第二個指數中證500指數,將來還要配套一個創業板指數,爭取這些指數能夠覆蓋到全市場,同時還有其他不同風格的指數,共同形成一個指數家族。他認為利率期貨也是一個方向,可作為利率期貨標的的國債是很有價值的品種,中國國債余額有6.3萬億元,是很大的現貨市場,發展國債期貨有利于助推國債在二級市場的活躍。此外,還有外匯期貨,包括人民幣對外幣的期貨等。
分類監管結果首次公布
行業格局釀變
今年8月15日,中國期貨業協會公布了2011年期貨公司分類結果。據了解,這是期貨公司分類監管制度實施三年以來首次對外公布結果。
分類評價結果顯示,在參與分類評價的163家期貨公司中,A類20家,占比12.3%,其中其中AA級3家,分別為中國國際期貨、浙江永安期貨、中糧期貨。
據了解,獲得A類評級標志著期貨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市場競爭力、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的狀況、持續合規的綜合狀況評價在行業內最高,能夠控制業務風險。
此外,華泰長城期貨、廣發期貨、南華期貨、海通期貨、銀河期貨、浙商期貨、江蘇弘業期貨、浙江中大期貨、新湖期貨、國泰君安期貨、上海中期期貨、申銀萬國期貨等17家公司獲得A級。光大期貨、格林期貨等39家公司獲得B類,占比23.9%,其中BBB級14家,BB級15家,B級10家。C類79家,占比48.5%,其中CCC級21家,CC級39家,C級19家;D類25家,占比15.3%。
期貨公司分類評價自實施以來,一直未向市場公開。據了解,證監會在廣泛深入征求市場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對2009年頒布的《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試行)》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加了評價指標,使得分類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期貨公司情況。修訂后,刪除了“期貨公司不得對外公布分類結果”的內容。同時,監管部門決定從2011年起嘗試在每年分類評價工作結束后向社會公開期貨公司分類評價結果。
有人士表示,向社會公布分類評價結果有利于形成期貨公司公開透明的發展環境,保障客戶對期貨公司的知情權,發揮市場監督作用,也有助于促進期貨公司通過提高合規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得更高的評級。
另一方面,公開分類評價結果會不會對評級靠后的公司產生過多負面影響呢?有期貨公司高管認為,客戶選擇期貨公司主要看其市場服務能力,而現行的分類評價制度以考核期貨公司的合規水平為主,合規與市場服務能力不能直接畫等號,而且期貨公司各有不同的產業、研發特色,投資者在選擇期貨公司時不會簡單依據評級。
據了解,多年來在商品期貨市場上的沉淀,使得優秀傳統期貨公司在風險控制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傳統期貨公司其實具備的是“長跑”能力,由于深度的專業性,因此即便是特殊法人機構對傳統期貨公司也有潛在的需求。而新的券商系期貨公司更擅長于營銷突破能力。
三公司獲批境外業務試點
“走出去”迎來實質進展
中國國際期貨、中糧期貨和永安期貨于今年9月初收到中國證監會的通知,獲準參與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試點籌備工作。據了解,此次批準的境外期貨經紀業務,是指國內的企業或個人可以通過有試點資格的期貨公司,參與境外交易所的全球期貨交易。
據悉,中國證監會計劃開放的只是國內期貨公司代理境外商品期貨及其衍生產品的交易,不包括金融期貨在內。在籌備工作完成后,國內相關企業就可以通過有試點資質的期貨公司,直接與美國、英國等全球主要資本市場進行對接,建立中國期貨與世界期貨之間的通道,形成“中國境外期貨直通車”。
近日,參與該項業務試點的永安期貨總經理施建軍表示,境外期貨經紀業務的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除了人才儲備外,在交易技術、交易制度、合作伙伴、風控體系、合同細節等方面,永安都在進行研究和準備,整個工作的進展還比較順利。他認為,金融衍生品是期貨公司未來20年不得不面臨的考驗。企業需要更加主動地學習境外期貨知識,以期在風險管理上做得更為到位。
可以說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試點的籌備針對的是國內企業日益增多的“涉外”期貨服務需求,有企業界人士表示,中國“入世”以來,國內的企業競爭越來越多的面向國際,利用期貨市場避險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由于企業參與外盤交易還需自行換匯,每人最高只有5萬美元的額度,這對于有風險管理需求的企業顯然不夠,也不方便。而有了國內期貨公司可參與境外期貨業務試點后,企業參與外盤套保會好很多。而國內期貨市場此前基本接近于封閉性市場,只有31家大型央企獲批可以在境外期貨市場開展期貨業務。
據介紹,境外業務試點解決換匯問題的方式可能是先由試點公司向國家外匯局統一申請換匯額度,企業或個人用人民幣開戶后,由試點公司在審批額度內,將其兌換成相應外匯幣種參與境外市場。
據了解,2006年3月,格林期貨、永安期貨、廣發期貨、中國國際期貨、金瑞期貨和南華期貨6家期貨公司,先后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準,準許赴港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期貨業務。不過這些在香港開設的期貨業務機構,不能代理境外資金進入內地交易,內地資金也不能通過它在香港交易。
兩宗大并購案震動期貨界
1+1能否>2
在經歷了去年到今年的期貨公司增資潮之后,期貨公司之間的并購大幕也開始了。兩大“并購案”所涉及的4家期貨公司也將于今日(23日)進行客戶移倉。隨后,中國國際期貨合并珠江期貨、中證期貨并購新華期貨的資金整合將很快進行。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在微博上對此做出分析,認為期貨行業進入兼并重組與競爭格局,這兩宗并購拉開了新一輪期貨行業兼并重組浪潮。期貨公司是以其專業化為市場提供專業服務的,應當形成國企系(央企系)、民企系、券商系三足鼎立的期貨公司分工明確、功能匹配、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市場競爭格局。
有觀察者表示,兩個期貨公司合并案,均體現出了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特點,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業內人士分析說,與增加注冊資本相比,并購優點顯而易見:一是有助于網點迅速擴張,二是有利于人員迅速補充。
中國中期今年9月披露,公司參股公司國際期貨擬以3.875億元的代價溢價吸收合并同行珠江期貨。其中包括現金1.5億元和合并后存續公司中國國際期貨2500萬股股權(按9.5元/股計算,折合2.375億元)。珠江期貨原股東之一廣東雙飛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承接中國國際期貨2500萬股股權,成為中國國際期貨新股東,珠江期貨原其他股東退出。
兼并珠江期貨后,國際期貨的營業部網點會擴充到50家。國際期貨在全國一共31家營業部,其中包括籌備中的兩家,而原珠江期貨為19家營業部,珠江期貨現有營業部將全部并入國際期貨,合并之后總共為50家。
而中證期貨和新華期貨兩家的合并,是傳統期貨公司和券商系期貨公司的優勢互補,其中也有地域的互補。市場傳聞并購資金將達3億元,收購完成后,新華期貨將被注銷。據了解,總部在深圳的中證期貨原來只有8家營業部,在數量上并不占優勢,而原新華期貨擁有11家營業部,多數分布在浙江和東北地區,均是中證期貨沒有覆蓋到的區域,雙方可以形成良性互補。
今年10月21日,中證期貨發公告稱,擬斥3.1175億元收購新華期貨全部股權,中證期貨作為合并后的存續公司,注冊資本(8億元)及股權結構(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均保持不變。
期貨公司之間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不失為一種理想與便捷的擴張方式,而從監管層的態度來看,對期貨的兼并也是較為支持的,高層官員多次表示“推動期貨公司通過兼并、重組等多種途徑做優做強”,而且在監管要求上制定了規則鼓勵兼并重組。
期指創上市以來新低
年內期現市場高度擬合
期指迎來了自上市以來的新低。昨日,IF指數盤中將最低點打至2311點,這比去年7月2日的2488點低177點,也比今年10月20日的2506點低了195點。雖然不斷在創造著新低,但進入2011年之后,期指市場與滬深300現貨市場擬合度較2010年進一步提高。據中金所專家表示,目前期指與滬深300指數價格擬合度基本在99%以上,而去年一般為98%。
期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價格發現,而期現聯動,就是期貨指數對現貨指數不同程度的引領作用,這也是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期指上市不到半年,就具備了成熟市場的多項基本特征,其中合約期價始終圍繞股市現價波動,期現價格擬合度較好。此后,期現走勢更加吻合。
2011年,期指的12只主力合約均已平穩交割完畢。16日,12月的第三個周五,成為期指上市以來最大持倉交割日,12400手,比今年6月17日交割的IF1106合約的10634手還多了1766手。至此,期指上市以來,已有20個合約實現順利交割。期指上市后,現貨滬深300指數的波動率明顯降低,而在交割日期指有效收斂于現貨指數,從未出現過交割日效應,也說明期現市場擬合度較高。
從連續當月合約與現指價差表現上看,價差多數時段落在-10點到20點的大概率區間內,從今年1月至11月底,平均價差3.7點左右,而在去年10月至11月這一階段,由于行情大起大落,價差波動卻明顯加大,期現價差最高超過120點,最低也跌至-40點以下。
期指與滬深300現貨指數間基差結構的變化令期現套利機會基本消除,而機構套利資金的介入令期現價差快速收斂。雖然今年期指也出現過期現價差擴大,并超過期現套利成本的情況,但高價差持續性不足。
期指上市后,現貨滬深300指數的波動率明顯降低,而在交割日期指有效收斂于現貨指數,從未出現過交割日效應,也說明期現市場擬合度較高。現貨指數波動明顯收窄的現象在期指上市1年后的變化最為明顯,這種現象出現主要體現于期指市場機構投資者參與數量不斷增加,導致期現市場擬合度不斷提高,期現價差的有效收斂令期指合約平穩交割,說明股指期貨的發展已經日趨平穩和理性,期貨和現貨市場成功實現良性互動。目前市場機構力量仍有限,但隨著制度的修定,如有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市場運行會更有效。
機構陣營迎來新成員
信托搶得歲末期指開戶首單
股指期貨交易的機構投資者陣營,于歲末正式迎來了信托公司這一新成員。
12月上旬,華寶信托旗下信托產品——“勵石一號”,通過海通期貨成功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戶,取得陽光私募參與股指期貨的第一個交易編碼。這是繼券商、基金有序入市后,股指期貨引入機構投資者工作邁出的重要一步,期指市場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機構投資者。在此之前,華寶信托已獲中國銀監會批準,獲得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
據了解,陽光私募“勵石一號”投資于A股股票、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含ETF,不含LOF)、貨幣市場基金、金融衍生產品(含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股指期貨交易)、銀行存款等其他投資品種。該信托計劃預計投資于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從而為對沖市場風險提供了新的工具。
繼基金、券商、QFII等機構投資者相繼獲準參與期指后,今年6月底,銀監會印發了《信托公司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業務指引》,意味著純信托形式的陽光私募可以正式參與期指的交易。隨后的8月下旬,又出現了保險資金或參與期指的消息。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正是私募參與股指期貨的好時機。A股市場持續低迷,傳統的股票型基金難以保證穩定的業績,此時參與股指期貨符合市場環境;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為機構入市提供充足市場容量。
不過,根據期貨業協會公布信息來看,期指成交量在全國市場的比重依舊偏低,截至11月底,只有4.5%,而這一數字在發達國家可以達到30%左右。可見,我國期指的成交情況同全球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擴容空間巨大。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1-11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4407萬手,累計成交額為3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5%和6.79%,分別占全國市場的4.50%和30.84%。
據了解,股指期貨上市以來,中金所一直倡導理性的風險管理文化,積極發展和培育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在股指期貨交易中逐步扮演重要的角色,絕大部分機構利用股指期貨這個風險管理工具,成功規避了現貨市場波動的風險,獲得了穩定的投資收益。
編者按:2011年的期貨業以慘淡開篇,回暖收尾。在期貨市場交易量劇減的背景下,整個期貨業經歷了幾個大變化,投資咨詢業務開閘,分類監管結果首次對外公布,三家期貨公司獲批境外業務試點,期貨公司之間的兩宗大的并購案,鉛期貨、焦炭期貨、甲醇期貨上市交易以及新的機構投資者進入股指期貨市場。在經歷3年的爆發式增長后,今年的期貨業迎來了一次大的調整和喘息之機,下半年交易所重啟傭金返還在寒冬中帶給期貨業一絲暖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