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眼下處境尷尬。
國家發改委啟動鐵礦石期貨課題研究
綜合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眼下處境尷尬:一方面,把WTI油價(紐約油價)納入國內成品油定價掛靠油種之列,已成為市場長期呼吁的改革方向;另一方面,近期WTI油價追漲,此時修改掛靠油種又怕引起消費者誤解。
伊朗今日或遭遇
石油進口禁令
在中東北非局勢和歐美債務危機雙重因素交織之下,國際油價在2011年上演了沖高回落的行情。
今年1-4月中東北非地緣政治因素推動國際油價持續上行,尤其布倫特油價強勁上漲,相對紐約WTI的溢價擴大到每桶20美元左右。正在國際投行擔憂油價是否會突破每桶150美元甚至200美元的時候,來自歐美的債務危機寒潮讓這場高燒突然大降溫。
下半年以來,美國評級下調、歐債危機升級以及中國可能面臨“硬著陸”風險等負面情緒開始主導原油市場,國際油價局勢逆轉。WTI油價一度跌破了每桶80美元,布倫特油價也一度跌至每桶100美元下方。截至11月29日,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110.82美元,WTI油價為每桶99.79美元,兩者較4月29日創出的年內高點均下跌超過10%。
當下,油價更是平添新變數:11月24日,法國宣布將繼續在歐盟范圍內推動暫停進口伊朗石油產品的新制裁措施并在與歐盟磋商前提下,啟動單方面制裁。11月29日,伊朗抗議者攻擊英國駐德黑蘭使館,抗議英國因核問題對伊朗采取制裁,伊朗緊張局勢再次升級,導致市場對全球石油供應的擔憂加劇。
按計劃,今日舉行的歐盟外交部長會議將建議采取更多制裁伊朗的措施,其中包括石油進口禁令。
新定價機制將出
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與橫生的變數,讓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面臨尷尬。此前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將在今年內推出,可是當前改革面臨著尷尬處境。自10月下旬以來,WTI油價開始追漲,與布倫特之間價差從前期的超過每桶20美元收窄至10美元附近。倘若此時把WTI納入掛靠油種,消費者是否會產生新的誤解?
國內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兩年多以來,市場對其調價周期、掛靠油種等方面存在質疑。比如,存在嚴重風險溢價的布倫特油價是成品油定價掛靠油種之一,而價格相對偏低的WTI油價為國內普通消費者所熟知,卻被排除在外。消費者經常產生國內油價“跟漲不跟跌”的誤解。
記者采訪多位石油專家及企業人士了解到,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步伐將進一步向市場化邁進。新修改的定價機制或將WTI油價納入掛靠油種之列,調價周期也將縮短至10個工作日。
對此,中石化集團內部油品研究專家稱,WTI主要反映北美地區的市場價格,現階段從北美地區進口的原油量并不多。即使將WTI列入調價掛靠油種,預計其所占比重也不會太大,主要目的是在定價機制中體現WTI變化的趨勢。目前國內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因此布倫特和迪拜原油價格應該占據相對主要的權重。
一直以來,作為主要消費地之一的亞洲地區缺乏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原油價格參考。中東地區銷往亞洲的原油存在著獨特的“亞洲升水”現象,即每桶中東原油銷往中國等東北亞地區的價格比銷往歐美地區的價格要高1-3美元。
原油“亞洲升水”讓中國在原油價格快速上漲中付出了更多代價。當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楊邁軍稱,中國每年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的原油占消費量的比重超過50%,這樣一種對國際市場有極大依賴的商品,應該有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來發現價格,體現“中國因素”。
事實上,在尋求原油定價權的道路上,中國早已開始探索。2009年中國渤海商品交易所已經開展原油連續現貨交易。一直以來,上海期貨交易所也在籌備原油期貨上市。
“目前原油都是由期貨市場定價,現貨價格在原油定價方面影響有限。”中國農業大學(微博)教授常清說,與有色金屬等商品期貨市場一樣,應發展原油期貨,首要目的就是發現價格。
鐵礦石期貨啟動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不獨是原油期貨,針對中國另一對外依賴度極高的資源品種——鐵礦石,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也已啟動期貨課題研究。
據國家發改委11月30日發布的消息,11月24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司組織召開了《關于鐵礦石期貨對我國鋼鐵產業發展影響的研究》課題啟動會。會議由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巡視員李忠娟主持,中國證監會,相關協會、商會,質量檢驗認證機構,咨詢研究機構,部分鋼鐵生產、貿易企業,委內經貿司、財金司等單位派人參加了會議。
李忠娟指出,國際鐵礦石維持長達30年之久的年度定價模式已被指數定價、現貨等定價模式取代,鐵礦石期貨課題的研究,既要研究期貨的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功能,又要研究鐵礦石期貨對我國鋼鐵產業鏈(包括鋼鐵和礦山)的影響;既要從長協價、指數價等方面進行縱向分析,又要對目前的期貨品種進行橫向分析;要注重研究中國鐵礦石市場的特點、發展趨勢、期貨操作難點、風險點,要尊重產業發展和市場經濟規律,做到知曉利弊,早做準備,爭取主動。
會上,大連商品交易所(微博)介紹了課題主要研究內容、方法、工作分工和進度安排。
錄入編輯:張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