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訊]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費國,但是大宗商品定價權卻牢牢掌握在外國人手中,這對于我國商品貿易極為不利。依據我國現實的實力,在大宗商品定價權方面完全可以有所作為,這樣既可以掌握大宗商品貿易主動權,也可以奠定我國金融強國的地位。
在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中,目前主要有兩種定價模式:對于存在成熟期貨品種和發達期貨市場的初級產品來說,其價格主要參考世界主要期貨交易所的標準合約價格確定;其他如鐵礦石等初級產品價格則多由交易雙方每年談判達成。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了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農產品、倫敦金屬交易所有色金屬和紐約商品交易所能源為主的幾大商品定價中心,它們決定著世界上主要大宗商品的交易價格。
決定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取得商品定價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期貨交易所的影響力。一個國家要掌握商品的定價權就必須有一個對國際有影響力的期貨交易所。交易所中商品交易量越大,交易越活躍,就越容易撐握商品的定價權。一直以來芝加哥,倫敦,紐約幾大交易所中的相關產品交易都是最大,最活躍,所以他們掌握了定價權。不過近來,隨著中國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中國一些品種的交易量也已經非龐大。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1號合約2010年的交易總量為3739.4萬手,略高于CBOT大豆期貨合約,這顯示我國具備掌控定價權的條件。但是,我國的期貨交易市場仍然非常不完善,對于外國投資者準入限制較為嚴格,并且我們的盤面不是全天候交易,這樣不方便國外投資者了解交易動態。而交易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及全天候交易是增加影響力的關鍵。
二,本國產品的產銷量。一個地區相關產品的產量占全世界總產量的比重越高,在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占比越大;或者一個地區的相關產品的消費量占比越大,產品來源多無化程度越高,這一地區越容易掌握定價權。例如美國大豆產量世界第一,而美國就掌握國際大豆的定價權,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較高,所以他們掌握著棕櫚油的定價權。而中國玉米,棉花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產區,但是由于絕大部分供國內消費,所以對國際價格影響較小。關于主要消費地區控制定價權印象,則紐約國際原油交易所是一個例子,美國一直以來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國,其原油供應主要來源是進口,但美國同樣掌握了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即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消費國,但中國對于油價的影響卻比較小。
三,權威的統計分析機構。美國之所以能夠輕松控制全球農產品價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有關機構報告具有權威性。例如美國農業部每周,每月,每季度都會出臺產品相關報告,這些報告成為此類商品走勢的重要參考資料。而馬來西亞則有權威的馬來西亞棕櫚油局報告及船運調查機構報告,這也增加其對棕櫚油定價權的掌控。這樣對比,中國則權威機構較少,一些研究報告公信力不足,這就導致我國對于價格的話語權自然就少。
四,相關人才較多。芝加哥,倫敦,紐約這三大交易所影響力之所以如此巨大,無一不是有充足的金融人才。由于他們的金融市場起步較早,所以培養儲備了大量的相關人才,這就為他們掌握定價權奠定了人才基礎。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隨著我國大宗商品貿易量的不斷增加,我們對于商品定價權的掌握理應有所作為。而且,有跡象顯示,目前全球各主要期貨交易所也確實越來越重視中國因素。我們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努力推進商品交易所的國際化程度,符合國際交易規則。
另外,我國對于一些消費比較大的商品進口應該努力多元化,這樣有利于我們對定價權的掌握。比如大豆貿易,以前一直以美國進口為主,價格完全聽從CBOT的擺布,但是隨著南美采購的增加,美國貿易商增加了對中國方面的關注,中國聲音對大豆定價影響力與日俱增。同時像與俄國在原油,天然氣價格的談判也可以看出多元化的主要性,以前俄國一直在原油,天然氣價格上面態度強硬,但隨著中國開拓中亞市場,成功實現多元化,俄國方面的態度被迫逐漸軟化。
還有就是要努力培育自己權威的產銷統計分析機構來,像農業部等官方部門應該學習美國,也建立自己的定期報告制度。而私人機構方面,國家應該加大支持力度,多方面培育一些權威企業機構出來,增強我們對于市場的話語權。在人才方面,國家要努力引進和培養一些相關金融貿易人才。只要這些方面都能夠做好,那么我國掌握大宗商品定價權和成為金融強國就是理所當然了。
(徐勇軍 實習撰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