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
玉米一天增倉16.37%,早秈稻一天增倉19.57%,強麥一天增倉89%
1月14日至1月18日,谷物市場的持倉量出現異動,其中玉米主力合約C1109在短短3天內持倉量從34.88萬手增加至45.64萬手,增倉10.76萬手,增倉幅度30.84%。海通期貨農產品分析師關慧近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采訪時表示:“這種持倉量猛增的情況對于玉米這么小的盤面來說就是一種資金的異動,可能因為玉米盤整時間太久。”
其實劇烈增倉的不僅僅是玉米一個品種,早秈稻主力合約ER1109、強麥主力合約WS1109在1月14日也都出現了大幅增倉現象。其中ER1109的持倉量由前一交易日的5.67萬手上升至6.78萬手,單日持倉增幅達19.57%;WS1109持倉量由前一交易日的4.63萬手上升至8.78萬手,單日增倉幅度甚至高達89%。
一般而言,持倉量指的是買入(或賣出)的頭寸在未了結平倉前的總和。一根大幅增倉的陽線有很多層意思,第一,陽線意味著當日多方占優,空方且戰且退。第二,大幅增倉意味著資金愿意積極入場開倉,持倉量越大,戰役規模也越大,更容易促成大行情。第三,增倉也意味著分歧開始加大,阻力開始增強,可能因為短線投機氣氛過于濃厚,或者觸發了套期保值交易需求,試圖對市場糾錯的逆勢投機者越來越多,短期有休整需求。至于休整會否變成大幅調整,還要看休整過程中有沒有破位。
2010年玉米持倉量暴增后的走勢
以持倉量相對較多的玉米為例,回顧其歷史上持倉量突然放大后的走勢情況。數據統計,自2007年以來,玉米主力合約每日增倉幅度排序來看,1月18日以16.37%的單日持倉增幅排在第23位;而從主力合約連續三天增倉幅度排名來看,1月14日~1月18日三個交易日以30.84%的持倉增幅位列第22位。
其中2010年僅有6次持倉量單日增幅大于16%。
去年1月4日、1月8日,玉米日增倉幅度分別為31.76%、30.91%。從走勢可以看出1月4日的增倉是盤整后創新高的增倉,次日走出十字星后,期價進一步上揚。而1月8日的增倉則是拉升后分歧再現,隨后的休整過程中期價出現了破位,深幅調整開始。
去年7月12日,玉米主力合約構成“W”底后,一鼓作氣站上60日均線,有強烈回抽頸線的要求,該日持倉量增加6.39萬手,增幅34.09%,部分投資者開始認為短期漲幅過高了,但是第二天60日均線仍未跌破,在做多趨勢仍未破壞時,持倉量卻已驟降了5.29萬手,也預示著分歧是短暫的。隨著資金的再次回流,7月16日增倉2.56萬手,7月20日增倉21.17萬手,奠定了大牛行情的基礎。
去年9月8日,玉米主力合約在箱體盤整后突破,沖高回落,增倉6.28萬手,增幅19.73%,并留下較長的上影線,次日也出現減倉下行,減倉3.4萬手,同時期價跌幅0.93%,行情陷入糾結。而一個星期后的9月15日、9月17日玉米主力合約再次增倉3.6萬手、5.57萬手,也走出了一波趨勢行情。在這波趨勢行情中,相繼出現了10月11日、10月21日兩次持倉量大幅增加的情況,增加幅度分別為36.85%、24.38%。其特點都是短期的沖高回落,休整一段時間后又重回升勢。
那1月18日的增倉是否也預示著短期休整后大行情的來臨呢?
玉米正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
從供需面來看,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月報告預測,我國玉米2010/2011年產量1.725億噸,進口量60萬噸,即新增供給1.731億噸,而去年同期新增供給預測為1.6527億噸,同比增長4.73%。與此同時,我國玉米總消費量則由去年同期預測的1.5985億噸上升至1.7115億噸,同比增長7.07%。其中飼料消費從去年同期預測的9.9萬噸上升至10.5萬噸,工業消費從去年同期預測的4.5萬噸上升至5萬噸。
中糧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崔偉杰認為:“雖然供給仍大于需求,但是消費的增速要大于供給的增速。年度新增結余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最近3年年度結余分別為1956.2萬噸、541.9萬噸、195萬噸,年度結余已經是前年的1/10了。”
另外,美國農業部于近期下調了該國2010/2011年玉米收成預期,預計全球玉米產量赤字為2010萬噸,較去年12月預期擴大17%。該部表示,在2010/2011年收割前,美國玉米庫存將下跌至745億蒲式耳(1890萬噸),為自1996年以來的最低。
“美國庫存的吃緊將對國際玉米價格刺激不小,近期美國玉米價格已創次貸危機以來的新高。而反觀國內玉米近期受國家調控壓力持續表現疲弱,資金參與度不高。” 國投中谷期貨高級研究員韋杰日前告訴記者。現在國際、國內差價已經很大,國內玉米相對其他農產品更具有上漲潛力。另外,國家的收購也緩解了短期的市場調控壓力。
韋杰認為:“國家玉米收儲政策出臺的傳言是造成周二玉米放量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目前還沒有公告,但消息是比較確切的。”
據估計,此次將分批收儲900萬噸玉米。其中東北三省收購總量100萬噸,三等糧1800元/噸、二等糧1840元/噸、一等糧1880元/噸。而去年同期吉林三等糧價格則為1500元/噸,價格同比上漲20%。
供需緊平衡狀態、收儲價格逐年提高給了玉米長期基本面的支持。
操作提示
具體操作上,韋杰認為:“國內玉米春節前難有突破,短期來看很難站上2400元/噸,因為一季度的玉米還是會受到宏觀數據和政策調控制約。畢竟一季度現貨相對還會比較充裕,農民手中仍有余糧。”
韋杰提示,一季度要關注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春季冬小麥的生長會不會繼續受到干旱影響,二是北半球玉米播種期天氣情況。如果這兩點相繼爆發問題的話,那么國內玉米會跟著沖上去,時間節點預計在3月份。
在勞動成本的推動下,崔偉杰也顯得非常樂觀,他表示:“今年的玉米仍然將保持著上漲的趨勢,最近幾年玉米一直保持著每年200元左右的速度重心上移,但是去年漲得有點多。預計今年玉米價格可以看到2600元/噸~2800元/噸。逢低買入是今年的策略,如玉米在60日均線附近企穩就可以考慮買入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