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侯捷寧
熱點一
適時推出轉融通業務
2010年3月,證監會推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據了解,證監會下今年將會進一步擴大融資融券試點范圍,同時,適時推出轉融通業務。
截至12月31日,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累計1197.69億元,其中,融資交易金額累計1173.24億元,占98%;融券交易金額累計24.45億元,占2%。
按市場劃分,滬市累計成交713.10億元,市場占比為60%;深市累計成交484.59億元,市場占比為40%。到12月底,融資融券貸放余額127.75億元,其中融資余額127.64億元,融券余額0.11億元。12月份融資融券日均交易金額達到12.89億元。
截至12月31日,證監會共批準25家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約占我國證券公司總數的四分之一,25家試點證券公司共有1222家營業部為投資者提供融資融券業務,占我國證券公司營業部總數的26%。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運行規范,達到了良好試點效果。一是融資融券業務量穩步增長,交易金額逐月遞增,投資者信用賬戶開戶數量持續增加,試點證券公司準入標準清晰明確,操作公開透明,家數穩妥有序擴大;二是融資融券業務技術系統安全穩定,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試點證券公司和存管銀行等相關參與者的交易結算系統和市場監控系統運行平穩正常,業務處理及時、準確、順暢,未出現業務差錯和技術故障;三是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運作合規安全,業務操作流程逐步完善,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四是融資融券業務風險控制實現了“可測、可控、可承受”的預期目標,未發生強制平倉風險。
據了解,證監會下一步將會進一步擴大融資融券試點范圍,穩妥地將該項試點轉入常規業務。
首先,逐步有序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范圍。目前允許進行融資融券交易的標的證券數量約90只,隨著試點證券公司范圍不斷擴大,投資者數量持續增加,融資融券交易需求日益增長,需要增加標的的證券數量,擴大融資融券業務市場覆蓋面。
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預計2011年初進行試點以來首次擴大標的證券范圍,分別將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標的證券擴大至180只和100只股票。待融資融券試點轉為常規業務后,證監會將根據市場情況和業務發展需要,指導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修改完善相關標準,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有序擴大標的證券范圍,拓寬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空間。
其次,完善融資融券業務制度規則,完成從試點到常規業務的過渡。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開”的既定工作安排,在分析總結融資融券業務試點情況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優化行政許可程序,健全業務監管體系,將融資融券試點納入常規業務監管范圍。轉入常規監管后,不再以試點方式選擇證券公司,符合規則的證券公司均可以按照證監會行政許可程序自主申請開展融資融券業務。
第三,抓緊推進證券金融公司籌建工作,適時推出與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相配套的轉融通業務。據了解,證監會正在積極推進證券金融公司的籌建工作,待準備就緒后,正式設立證券金融公司。同時,轉融通業務實施方案的研究論證、轉融通業務制度規則的制定和風險評估工作已基本完成。待轉融通業務所需的組織機構準備和業務準備成熟后,將在報告國務院擇機推出轉融通業務,進一步完善融資融券交易機制。
第四,繼續做好融資融券業務的統計監測監控工作,維護融資融券交易規范有序運行。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強融資融券業務統計監測監控工作,抓緊開發建設融資融券業務統計檢測系統,密切關注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經營狀況和市場風險,完善融資融券風險防范機制,維護融資融券交易結算系統安全運行。
熱點二
繼續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
2009年6月10日,證監會啟動了新一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此次改革緊緊圍繞定價和發行承銷方式兩個關鍵環節,強化市場約束,推動發行人、投資人、承銷商等市場主體歸位盡責,更加重視中小投資人的參與意愿。在具體實施方式上,采取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分階段逐步推出各項改革措施。
記者了解到,下一階段,證監會將不斷總結經驗,按照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統籌兼顧市場發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市場的承受程度,研究和推出進一步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措施,推動發行人、投資者、承銷商等市場主體歸位盡責,使新股價格更能反映市場選擇,市場主體的行為更加審慎自律。
第一階段主要包括四項措施:完善詢價和申購的報價約束機制,設定最低申購的底線;將網上網下申購參與對象分開;網上單個申購賬戶設定上限;加強新股認購風險提示。
上述改革措施推出一年多來,新股發行進展有序,新股定價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凍結資金量顯著減少,個人投資者中簽戶數大幅提高,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大幅下降,一二級市場價差明顯縮小,市場參與主體的履職盡責意識顯著提高。達到預期目標。
作為前階段改革的延伸和繼續,2010年10月11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11月1日正式實施。第二階段的改革主要有四方面的內容:繼續完善詢價過程中報價和配售約束機制,提高中小型公司新股發行中單個機構獲配股份的數量,加大定價者的責任,促進報價更加審慎和真實;適當擴大參與詢價的機構范圍,允許主承銷商推薦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定價能力、優質長期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和配售;增強定價信息透明度,督促券商、機構的詢價定價更加審慎自律,強化社會公眾的價值投資理念;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督促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合理設計承銷流程,有效管理承銷風險。
目前,第二階段改革的積極效應逐漸顯現,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得到了社會普遍認同。
熱點三
創業板帶動社會投資效應持續增強
創業板市場自2009年10月設立以來,證監會積極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實現了“順利推出、平穩運行”的目標,創業板市場對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支持促進作用初步顯現。
創業板市場設立以來,各方參與積極有序,總體運行平穩。
一是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10年底,證監會共受理創業板申報企業386家,召開發審委會議135此,審核企業242家,通過企業202家,通過率83.47%,153家企業上市,總市值7365.22億元,流通市值2005.64億元。
二是交易較為活躍。截至年底,創業板市場累計成交金額1.75萬億元,平均市盈率75.23倍,交易結算系統運轉順暢,以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創業板指數較2010年6月1日推出時,累計上漲137.66點,漲幅13.77%;首批28家上市公司股東合計減持2.68億股,占解禁限售股份總額的32.67%,解禁首日,創業板指數上漲4.04%。
三是上市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已披露三季報的129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7.89億元,同比平均增長36.48%,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54億元,同比平均增長26.93%;主業突出,利潤總額90%以上來自營業利潤;前三季度平均毛利率為35.48%,保持在較高水平。
四是投資者結構漸趨合理。截至年底,機構投資者持有創業板流通市值占比33.07%,證券公司普遍建立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已有1779萬戶投資者開立了創業板賬戶,25.35%的賬戶參與了創業板二級市場交易,2年以上交易經驗的占比為71.62%。
與此同時,創業板支持自主創新國家戰略的積極作用開始發揮。截至年底,創業板已上市企業共籌集資金1167.5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籌資7.63億元。已上市的企業中,環保節能、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類企業占比84.97%,創業板市場為資本市場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開辟了新途徑。
此外,創業板帶動社會投資的效應持續增強。為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重要的退出渠道,有力帶動了民間資本的活躍并流向創新型企業。截至年底,已上市企業有創業投資參與的達100家,占比65.36%。
熱點四
推動期貨市場更高層次服務國民經濟
2010年,證監會抓住股指期貨上市和完善市場監管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兩條主線,全面推進期貨市場改革和監管工作,市場產品創新有序推進,市場功能日益發揮。
截至12月底,共成交31.3億手,成交金額309.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9%和73.9%,股指期貨成交0.92億手,成交金額82.1萬億元。期貨市場投資者達到121。4 萬戶,客戶保證金1696.69億元。
一是穩步推進品種創新,順利推出股指期貨。初步實現了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平穩上市和安全運行的預期目標。對鉛、焦炭、動力煤、甲醇等開展期貨交易的可行性進行了調研和論證。批準上海期貨交易開展銅、鋁期貨保稅交割試點。
二是強化市場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強化市場運行的監測監控,建立逐日盯盤制度、每日媒體信息搜集制度、每周市場運行分析例會制度、月度監查座談會制度等風險防范制度,確保期貨市場平穩運行。
三是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推進市場監管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出臺了10個規范交易所業務活動的工作指引,完善制度,落實責任,明確程序。啟動期貨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認定標準的制定工作,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工作流程。
四是做精做細現有期貨品種,促進市場功能發揮。初步建立了期貨品種的評估體系,對上市品種開展功能評估。
今后一段時間是期貨市場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強和改進期貨市場監管,確保市場安全平穩運行,推動期貨市場在更高層次服務國民經濟發展。
一是加強市場監管,防范系統性風險。研究制定期貨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認定標準和查處工作流程,加快期貨市場監測監控胸建設,加大對期貨交易所業務活動指引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完成期貨賬戶清理工作。
二是促進市場功能發揮,提高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全面梳理并調整完善期貨交易所業務規則,抑制異常交易行為和過度投資,引導和便利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提高手續費收取的規范化水平和透明度,降低產業客戶交易成本。繼續研究推出條件具備、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貨品種。以商品期貨保稅交割試點為突破口,穩步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
三是推進法規制度建設,做好基礎研究工作。繼續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修改工作,對《期貨法》涉及的重大制度進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實行商品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進一步加強期貨市場研究工作,加快期貨市場研究分析數據庫建設。
熱點五
防控和打擊內幕交易形成長效機制
2010年以來,證監會集中力量開展打擊和防控內幕交易專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內幕交易多發態勢得到初步遏制。記者獲悉,今年,證監會繼續把打擊和防控內幕交易作為稽查工作重點,堅持打防并重,制定具體工作方案,逐步形成長效機制。
據了解,證監會已部署全系統稽查執法力量,全力開展打擊內幕交易專項工作。
首先,加強內幕交易的監控和發現。密切稽查部門與交易所的協作,對異常交易行為實時監控,實現了有異動就有核查、有反映就有稽查跟進。
其次,統一協調、合理調配會稽查局、稽查總隊、派出機構等各方面的稽查執法資源,形成打擊內幕交易的強大合力。
最后,加強立案、調查、審理的協調溝通,各環節之間銜接順暢,查辦效率明顯提高。
截至12月底,證監會調查內幕交易案件139起,占全部案件的62.1%,辦結了賽迪傳媒、天山紡織等典型案件。
同時,對調查發現涉嫌犯罪的內幕交易案件,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充分發揮公安部證券犯罪偵察局駐證監會辦公的體制優勢,協調證券犯罪偵察局將打擊內幕交易犯罪作為工作重點。2010年以來,移送公安部內幕交易案件15起,與2008年移送4起、2009年移送8起相比,移送數量大幅度增加,移送案件公安機關已全部立案偵查。加大對移送案件的跟蹤和后續支持,積極探索與紀檢部門聯合辦案模式。
據了解,從2007年起,深圳、福建、河南等轄區開始陸續推行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報備制度,特別是針對容易發生內幕交易的并購重組,證監會確立了“異動即核查、涉嫌即暫停、違規即終止”的監管措施,在防控內幕交易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此外,2010年5月,證監會還聯合公安部、監察部、國資委、國務院法制辦等五部委共同啟動了內幕交易綜合防控專題調研工作。11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明確了各地政府、國務院各相關部門在內幕信心管理等方面的額職責和任務,將打擊和防控內幕交易的責任進一步落實到位!叭悍缆摽、綜合防治”的綜合監管體系初步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