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菁 廣州報道
8月17日,在新一輪的玉米政策性拋儲中,國家儲備玉米的拋售數量從之前的每次100萬噸左右,銳減至此次的40萬噸。
在俄羅斯暫停谷物出口、國際糧食價格瘋漲的背景下,這一看似與市場趨勢有悖的行為,引發了市場對國家玉米儲備告急的猜測。坊間更傳言稱,國儲玉米的拋售近期或將完全暫停。
一名接近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人士透露,中儲糧手中的臨時儲備玉米在6月左右已經消耗殆盡,6月后玉米的拋儲實際上是以中央儲備玉米為主。
中央玉米儲備最初定位為備荒備戰,其儲備數量一直不為外界所知,僅在市場運行異常的情況下才會出庫拋售。
實際上,今年5、6月以來,有關部門一直在摸查玉米的囤積情況,上述人士分析,決策層的預判是,即使調減了拋儲量,當前玉米的社會庫存也足以支撐市場平穩態勢,直到10月后的新糧大量上市。
拋儲銳減
8月17日,國家啟動新一輪的儲備玉米拋售,拋售包括4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含中央儲備、定向銷售)、及60萬噸跨省移庫玉米。
在新一期玉米拋儲數量明確之前,市場已有傳言稱國家玉米儲備開始緊張,國儲拋售近期可能暫停。拋儲暫停傳聞雖未兌現,玉米的拋售數量卻確實被大幅削減。
2009/2010年度玉米的大幅減產等多重因素,致使玉米的市場供應開始緊張。今年5月前后,玉米價格的非正常大幅上漲引發政府出手干預,6月開始玉米的拋儲數量每次基本穩定在100萬噸左右。
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玉米研究員邱烈金告訴記者,自去年7月至今的若干次拋售后,國家的臨時儲備玉米已基本耗盡,6月初開始動用中央儲備玉米入市。今年以來,國儲玉米成交量約1800萬噸。
“應對災害、戰爭等重大事件的中央儲備玉米,不可能以每周100萬噸的規模長期拋售下去。”邱說,中央儲備玉米作為一種戰略儲備,國家需要控制其拋售節奏。
政府出手調控農產品市場以來,市場的恐慌情緒已經平復,玉米的漲勢也已經被抑制住,5月末至今國內玉米價格一直維持高位震蕩。“市場的穩定,是政府敢于調減拋儲數量的前提之一。”前述接近中儲糧的人士說。
全國主要糧油品種平均價格顯示,中國玉米7月的平均價格為1940元/噸,同比上漲了17%。
拋儲調減的另一個原因在于,10月份后,新玉米將大量上市,目前的分析也普遍預測新年度的玉米豐收在即。上述人士說,按照慣例,新玉米上市前的2個月,手中囤有玉米的貿易商們會加緊出貨,而玉米的加工企業們即便原料有缺口,也寧可壓減產量,挨到較為便宜的新玉米全面上市后再啟動采購。
“由于市場早前普遍判斷今年的玉米價格會上漲,大中型的玉米加工企業手中實際上有一定數量的玉米囤積。”上述人士說,據他了解的情況,加工企業手中的玉米庫存,實際上要高于往年同期。
拋儲調減的同時,抑制游資炒作玉米的政策力度并未減弱。
8月16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再度修改了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的細則,對參與國儲玉米競拍的企業資質重新限定,除了重申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企業、貿易商不得參與競拍外,還對參與競拍企業的購買數量做了限制。
進口猛增
調減拋儲量究竟會不會觸發玉米價格的再度上漲?前述接近中儲糧人士預計,政策的調控將是試探性的調整,一旦玉米價格出現明顯波動,下一期的拋儲數量可能會恢復到100萬噸。
實際上,政策調整的時間點還是頗有爭議。近期,包括小麥、玉米在內的國際糧價正快速上漲,雖然官方口徑認定國際糧價價格的上漲不會沖擊國內市場,因為兩個市場的關聯性并不大,但是,受訪的數位分析人士還是指出,小麥、玉米的漲價會帶動豆粕、大豆價格的上揚,而中國的大豆進口依賴程度超過70%,國際糧價的上漲可能會通過這樣的鏈條傳導至國內。
而對于這一年度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一直存有爭議,究竟是供求的不平衡所致,還是游資炒作所致?事實上,2009年度/2010年度的玉米產量就未能形成共識,官方口徑斷定產量在1.6億噸以上,而跨國糧商在中國調研后稱該年度產量僅僅在1.45億-1.5億噸,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也是鎖定在1.5億噸。
在產量有爭議的情況下,若拋儲暫停,新糧上市前的玉米供求究竟能否平衡實則難以料定,政府這次調減拋儲量的影響也還有待觀察。
但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玉米近期正在密集到港。中國玉米自給自足的生產貿易格局在今年開始有了改變。
記者從海關獲悉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進口玉米19.4萬噸,同比增長了148倍。1-7月玉米的進口量為28.2萬噸,同比增加了56倍,進口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
雖然如此高的比值主要因為進口基數太低,但是數十年來,這還是中國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進口玉米。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企業近期向美國出口商們訂購的玉米已經超過50萬噸,市場估計今年的玉米進口可能達到100萬噸。
深圳一家玉米進口商介紹,近月進口玉米的密集到港,可以有效調劑南方市場的玉米供應,緩解新糧上市之前“青黃不接”時期的市場供應壓力。該公司5月簽訂的美國玉米到深圳港的價格,比國內玉米到港價每噸便宜了近200元人民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