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一場因災害引起的小麥和玉米等大宗農產品漲價潮迅速襲來,資金開始涌入玉米、小麥、豆粕、油脂和早秈稻等農產品期貨。進入8月以來,玉米、小麥、早秈稻、豆粕和豆油等大宗農產品期貨持倉量迅速上升。
8月13日,大連玉米遠月1105合約的持倉量達到13萬手,而7月30日持倉量才僅僅不到6萬手,持倉量上升了一倍,上億資金涌入,玉米期貨價格呈現出放量上漲的趨勢;而近月1101合約持倉量并沒有下降,這表明遠月放量增倉并非資金移倉,場外資金涌入豪賭玉米價格的上漲。
“無論是小麥上漲帶動玉米的上漲,還是受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庫存不足的現實問題,仍然都是促使大連玉米上漲的主要動力。”上海中期農產品分析師楊曉云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日,記者詢問東北數家農戶獲悉,東北地區農戶手中余糧不足一成,余糧減少的主要原因為5月份玉米價格高漲時期,農戶經不住高價的誘惑,已經逐步售完手頭上的存糧。同時,受災害氣候的影響,部分地區的糧食運輸受到影響。當前商業流通庫存水平遠低于常年水平。
而記者了解到的數據是,豬肉價格回升導致飼料需求上升,前期由于小麥價格與玉米價格相差不多,飼料廠轉向使用小麥,但由于全球小麥減產價格飆升,飼料廠將重新采購玉米,而玉米提煉乙醇和煉油的項目也存在與飼料廠爭奪緊缺的玉米資源的趨勢。
老玉米接連拍賣
暗示庫存吃緊
據悉,8月3日,國家臨儲玉米競價交易細則又一次修改,要求對購買企業的資格重新審核。同時規定了同一買受人每次購買玉米的數量不得超過本企業一個月的用量,一個月累計購買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個月的加工用量,自2010年5月18日起累計購買數量不得超過企業120天加工用量等規則。
從5月份以來為抑制國內玉米價格過快上漲,國家通過臨儲拍賣及進口美國玉米來保證玉米市場供應。但連續五周高成交率表明,即使將競拍主體限制在飼料養殖企業的范圍,市場對優質玉米依舊保持旺盛需求。
“從4月份開始,雖然國內的糧企陸續從美國進口10萬多噸玉米,但檢測結果表明部分玉米存在著焦糊粒和霉變率超標的問題,難以滿足中高檔飼料的質量要求,深加工企業普遍擔心美國二等玉米質量無法達到國產二等的水平。由于國儲玉米在質量、運輸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面對糧食緊缺的現狀,企業還是傾向于采購東北地區的國家臨儲玉米。”楊曉云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2010年8月10日吉林國儲玉米拋售結果是:計劃交易國家臨時存儲玉米31.55萬噸,實際成交31.53萬噸,成交率99.94%。其中:2005年玉米計劃交易6783噸,全部成交,最高價1700元/噸,最低價1680元/噸。
“8月10日的拋售,連2005年產的老玉米都被拍賣了,這足以顯示國內玉米庫存量已經處于短缺的位置。另外,歷經數次玉米競價交易成交率均在90%左右,說明市場需求仍保持剛性,國內部分飼料企業采購積極,預計在黃淮玉米上市之前仍將保持供需緊張的狀態。”東北玉米經銷商黃先生向記者講述。他認為,一般玉米存放期為3年,這次國儲拍賣2005年的玉米,真不知道這些玉米做什么用途。
玉米受災嚴重殃及養殖業
回溫促價格上行
據統計,7月下旬,吉林全省受災地區集中于四平市、公主嶺、長春市等部分縣市,農作物受災面積41.45萬畝,農作物成災面積11.4萬畝,絕收面積1.65萬畝。遼寧全省受災地區集中于沈陽、錦州、鐵嶺、盤錦4個市,農作物受災面積77.55萬畝。
“吉林省某些區縣位于低洼地帶,暴雨過后,2米高的玉米地全被淹沒,水深處都可以游泳。像公主屯一帶減產7成左右。”公主嶺的經銷商李先生向記者述說。
“此次降雨影響范圍廣,量級大,是吉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罕見的。8月初吉林迎來第二波強降雨,四個區縣里頭,四平雨量最大,達到140毫米。”楊曉云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她認為,8月初,吉林省玉米進入授粉階段,但持續性的降雨導致吉林省中東部地區降雨量偏大,局部低洼地塊玉米已有減產情況出現。另外,低溫陰雨天氣對玉米的授粉也將產生一定影響,多數農戶開始擔憂繼續降雨對后期玉米產量的威脅。受前期東北地區干旱天氣的影響,生長期也相應延長,這提高了玉米后期面臨早霜凍威脅的可能性,將降低玉米的單產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