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期貨交易所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參與期貨交易
李永泰/文
近年來,因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主要原材料市場價格跌宕起伏,一些企業為規避價格波動風險,迫切希望通過提前鎖定購買原材料價格的途徑降低生產成本,更有一些企業和個人則抱有投機賭博的僥幸心理期望“以小博大”,市場孕育著非法期貨滋生的客觀條件,變相期貨交易的暗流時有抬頭,涉及變相期貨(非法期貨)的事件已發生多起,對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監管缺失
目前,管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規范文件主要是國家質量監督總局頒布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2003年修訂),但《規范》僅為國家質檢總局主導完成的行業性“管理技術標準”,沒有明確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和措施,不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特別是《規范》始終沒有對變相期貨做出準確的法律定義和有效的限制措施。
有些依據《規范》運作的市場,其交易規則與期貨市場幾乎相同,具有期貨交易的基本特征。由于缺乏專業性和權威性的監管法規,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積聚了巨大的風險。同時,變相期貨交易屢禁不止也與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地方保護主義有關,他們認為變相期貨交易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地方稅收和經濟增長,甚至認為查處變相期貨交易會破壞市場的穩定和繁榮,從而對打擊和取締變相期貨交易持消極態度。
由于現行法規對如何認定變相期貨市場和變相期貨交易長期存在異議,相關法院對上述多起變相期貨事件產生的諸多民事訴訟也難以依據法律判決。“嘉興繭絲綢事件”中江蘇、浙江兩地法院面對情況相同的訴訟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判決結果,同被疑為“地方保護主義”。另外幾起變相期貨事件也最終大多是交易商和市場方面在政府或法院的主持下,通過“調解”、“協商”,實際上是通過交易商忍痛“割肉”的方法解決問題。
何謂“變相”
雖然在法律上認定變相期貨交易比較困難,但從以往發生的多起涉及變相期貨的事件看,變相期貨市場和變相期貨交易還是有其顯著的共同特征:
首先,現貨交割比例極低是變相期貨市場和變相期貨交易的突出表象。眾所周知,期貨市場的實物交割量很少,但變相期貨市場現貨交割的比例比期貨市場更低,存在虛擬交易的較大空間。2003年9月某公司在海南橡膠市場訂購的一個月天然橡膠合同就達50多萬噸,該市場12月的合約成交量還曾達到了147萬余噸,遠遠超過我國天然橡膠40萬噸的年產量,如此巨大的虛擬交易根本不可能實現交割。
其次,變相期貨市場集中控制客戶保證金,是進行虛擬交易的重要條件。《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期貨交易所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參與期貨交易,但變相期貨市場往往以降低保證金入市門檻、允許客戶資金透支交易作為吸引客戶入市的誘餌,客戶保證金往往從入市起就被以種種理由指定轉入市場名下的賬戶,從此“隱姓埋名”使客戶失去對保證金的實際控制。
此外,市場單方面更改交易規則,停止交易,隨意提高保證金標準,是變相期貨市場侵吞客戶資金的主要手段。期貨交易所在發現異常情況時,可采取暫時停止交易、提高保證金標準、調整漲跌停板幅度等緊急措施,但需立即報告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而變相期貨市場往往不受任何干預和限制的單方面更改交易規則,停止交易,提高保證金標準。
加強引導、完善監管
2007年4月起施行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八十九條對變相期貨作了明確定義:“任何機構或者市場,未經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采用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同時采用以下交易機制或者具備以下交易機制特征之一的,為變相期貨交易:(一)為參與集中交易的所有買方和賣方提供履約擔保的;(二)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和保證金制度,同時保證金收取比例低于合約(或者合同)標的額20%的”。
這是多年來國家權威部門對變相期貨最為清晰的定義,但這個定義對于防范其他變相期貨交易的可操作性仍存在問題,關鍵在于《條例》第九十條同時明確規定:“不屬于期貨交易的商品或者金融產品的其他交易活動,由國家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適用本條例。”這就造成了變相期貨的監管責任、監管措施上仍不明確,仍然存在相關部門相互推諉監管真空的問題。
對于如何防范變相期貨的滋生,筆者認為目前主要應關注3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要通過積極發展和疏導解決變相期貨交易的問題。多年來,期貨市場發展的決策程序復雜周期長,新的品種遲遲不能推出,不僅制約了期貨市場的發展,同時加大了變相期貨等違法行為出現的可能。有關部門應從市場的廣泛需求出發,加快期貨市場和期貨品種的發展,同時積極引導大膽嘗試,增加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業務合作。
其次,大宗商品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不能再是監管的真空,必須進行強力監管。鑒于大宗商品中遠期市場的性質和作用,必須嚴格禁止市場進行買空賣空,要強化大宗商品遠期電子交易現貨市場現貨交付的服務功能,規范交割倉庫與倉單的管理,所有的賣方必須都要有貨物。現貨倉單不能帶有期貨的色彩,更不能作為一種融資的工具。
最后,要加強市場監管,規范交易模式及交易行為。要解決資金監管不力的問題,從法律上責成市場和銀行建立確實有效的第3方資金監控系統。必須改變銀行只負責對賬而不負責資金托管的狀況,嚴禁交易商在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其次要保證交易過程的公正、公平、透明、規范,從監控機制上嚴禁市場及其出資人、管理人員入市或者變相入市參與交易,確實保證交易市場是中立的客觀的第三方,杜絕虛擬交易。
蘭生“瓊膠事件”
《上海國資》記者 秦穎
2003年9月23日,上海蘭生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蘭生股份)公告稱,公司在海南采購天然橡膠的活動中,與海南橡膠中心批發市場對涉及金額5億多元的交易發生爭議。
瓊膠市場于2000年10月18日開業后,陸續有全國的近300家企業入市參加交易。2003年7月下旬,蘭生股份看到滬膠和瓊膠兩市場間的差價,想在兩市場間跨市套利,也進入市場交易,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浮贏”7000多萬元。
2003年9月10日、11日、12日,短短3個工作日內,蘭生股份動用巨資,以連拉漲停的方式,一下子建立了40多萬噸橡膠的多頭倉位,大大超過了全國橡膠一年的總產量,給市場帶來巨大的交割風險。而投機賣方也乘機炒作市場,形成巨額投機資金對壘。
2003年9月15日,瓊膠市場卻突然修改規則,決定自當日起,暫停各交易商在各交貨時間訂立新的電子交易合同。9月17日瓊膠市場隨意提高保證金,將交貨日當月多方保證金最初的500元/噸提到800元/噸,之后又提高到3000元/噸,提高幅度達375%。雖然蘭生股份在瓊膠市場訂立了40多萬噸的購進天然膠合同,但是實際上并沒有準備足夠的交割資金,在瓊膠市場提高交易保證金標準后,蘭生股份因保證金不足,其訂立的采購合約被強制轉讓而導致巨額帳面虧損。
蘭生股份試圖與瓊膠市場協商解決未果,于10月13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凍結了瓊膠市場客戶保證金帳戶資金6.1889億元人民幣。這就是業內人士和媒體所說的“蘭生瓊膠事件”。
最終在兩地政府和上海高院的協調下,海南橡膠中心向蘭生股份返還人民幣5.5億元,蘭生股份同意一次性資助海南橡膠中心人民幣9900萬元,用于解決相關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