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牛海榮 紐約報道
國際油價終于在上周突破了每桶75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10月1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收于每桶78.53美元,至此,國際油價已經連續上漲七個交易日,漲幅接近13%,全年漲幅超過70%。
不過,對于國際油價短期走勢,市場分析人士的意見已出現較大分歧。
美元下跌成油價助推器
隨著市場對經濟復蘇的樂觀情緒不斷高漲,投資者逐漸拋棄在“困難時期”作為最佳避險工具的美元,轉而追捧大宗商品等風險更高但同時回報也更大的各種資產,導致美元對西方主要貨幣的比率加速下滑。
助推新一輪美元貶值的一大因素是澳大利亞央行10月6日意外宣布加息0.25%,這是全球陷入金融危機以來首家上調關鍵利率的主要央行。同時,有關部分國家商討用一籃子貨幣代替美元進行石油買賣結算的傳言也在外匯市場掀起軒然大波,致使美元拋售風潮加劇。
從事期貨投資咨詢等業務的TrendMax 期貨公司總經理捷克里·奧克斯曼認為:“美元走勢是一切的關鍵。如果美元繼續下滑,那么油價很快就可能漲到每桶100美元以上。”
MFC全球投資管理公司高級經理奇普·霍奇表示:“美元走軟和股市的上漲兩個因素加在一起,為原油價格提供了動力。大家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已經度過了經濟衰退的最壞時期,明年原油需求就會有所起色。”
需求預期增加市場動力
實際上,近幾個月以來,牽制油價進一步上漲的主要因素就是能源需求的復蘇速度無法令人滿意,甚至讓投資者有些失望。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最近一周多的時間里,國際主要能源機構不約而同調高了今明兩年的石油需求預期,為市場提供了最急需的信息。
先是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在月初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中表示,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世界石油需求將高于去年同期,為5個季度內首次同比增長。隨后,國際能源機構(IEA)10日發表報告說,由于原油庫存結束了下滑態勢,加之各國政府采取大規模干預措施,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全球經濟可能最終趨于平穩,尤其是重要原油消費國的經濟已出現超過預期的走強信號,因此該機構決定把對今明兩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的預期分別上調將近50萬桶。上周二,歐佩克也調高了對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進一步增強了市場投資者對原油需求復蘇前景的信心。
與此同時,美國最新一周商業汽油庫存出現了一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大大出乎投資者預料;而9月份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增加了15%。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威特納說:“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石油需求確實正在恢復,這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美國的需求開始穩定,二是中國的需求強勁增長。”他同時也指出,盡管如此,基本面的緩慢改善還是不足以支持油價過去一周內上漲將近7美元,顯然美元貶值是最主要的因素。
油價短期走勢分歧明顯
對于國際油價短期內的走勢,目前市場分析人士的意見出現較大分歧。根據彭博新聞社針對31名原油市場分析師的調查,12人認為油價將在本周繼續上揚,與預計油價下跌的人數相同。
悲觀派認為,盡管經濟基本面出現好轉,但總的來看,全球能源庫存仍然處于歷史高水平,疲弱的基本面仍無法支撐油價進一步走高。另外,經過連續7天的上漲后,目前市場已經呈現出嚴重的超買態勢,油價回落不可避免。
樂觀派認為,目前的原油庫存不是問題,因為需求的確出現上漲。美國Ritterbusch & Associates能源貿易咨詢公司總裁吉姆·雷特布什說:“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更高的油價區間。油價進一步走高的動力很多,并不需要太多的基本面因素支撐。自從油價突破每桶75美元以后,有大量的機構資金進入了市場。”
技術派的看法也趨于樂觀。根據花旗集團下屬的Citi FX金融交易公司首席技術分析師湯姆·菲茨帕特里克的預測,由于上周的原油價格周五收盤前突破了200周移動平均值,油價會繼續上升,在80美元附近遭受一些阻力后,最終將至少達到每桶85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公司上周公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在未來的三到六個月里,美元對歐元的貶值幅度會比此前預想得“略大”。這一判斷對于與美元息息相關的國際油價來說,似乎意味著中長期漲勢也可能更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