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金士星 上海報道
從7月底開始,國內白糖期貨價格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中上漲超過24%。糖價在其后一周經歷了急劇的下挫后,近期新增資金的注入又一次預熱了國內糖市。
海外糖市的“吃緊”以及股市的上揚激勵著國內白糖市場參與者的投資熱情,國內糖價的上升預期又帶來了投資者對于糖業上市公司業績的關注。而在火熱的糖市背后,被眾多參與者忽視的卻是中國白糖產業和市場的眾多獨特性,這也意味著市場對于國內糖價的樂觀預期中也許蘊含著更多的風險。
誰在推動國內糖價上揚
對于多數市場參與者而言,國內糖價在過去一個月時間中大幅波動的直觀印象主要來源于鄭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期貨價格表現。自2006年上市至今,白砂糖期貨各合約的持倉總量已從不足1萬手上升至目前的60萬至80萬手的水平。白糖期貨價格在現貨白糖交易中的定價影響力在不斷增強,機構對于白糖期貨價格的掌控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白糖現貨交易的走向。
8月25日,在經歷了四個交易日的大幅下跌后,鄭商所白糖期貨價格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反彈,主力合約收盤漲幅1.44%。在鄭商所盤后公布的白糖期貨各合約持倉排名數據中。居于首位的長城偉業期貨的白糖多單持倉增加了1001張合約,達到了50307張合約,創出了7月27日以來的新高。而就是從7月28日開始,白糖價格的最新一輪上漲就此展開。
事實上,在過去一輪的白糖價格漲跌中,長城偉業期貨、萬達期貨和中糧期貨等機構始終處于多頭持倉排名的前列。在此過程中,永安期貨席位多頭頭寸在8月7日后的迅速增加,加上8月10日國儲糖“暫不出庫”的消息激勵,糖價上揚速度更是被推向了高峰。而與萬達期貨和中糧期貨等機構不同,長城偉業期貨多數時間在白糖期貨上保持了較大的凈多頭寸(多單持倉多于空頭持倉)。
長城偉業期貨駐廣東湛江的分析師李海雋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伴隨著白糖期貨價格在過去一個月快速上揚超過1000元/噸,場外資金也在快速涌入市場。“在這之前的市場中,制糖企業和白糖貿易商的頭寸能占總體持倉的80%,而隨著近期投機資金的涌入,特別是浙江民間資金的參與,制糖企業和貿易商的持倉比例已經降到了50%左右。”他說。
目前,鄭商所白糖期貨各合約的整體持倉水平正處于今年3月以來的高位。投機資金對于白糖市場表現出的熱情在目前的宏觀環境中并不難理解。國信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包括白糖市場在內,大宗商品市場和股市的聯動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切,這顯示了在流動性充裕的條件下,投機資金對于資產絕對回報的追逐。
獨特市場結構蘊含投機風險
受到到巴西和印度兩大產糖國減產預期的影響,基金對于糖市的介入使得海外糖價目前正處于28年以來的高位,而國內糖價還在2006年3月時的價位徘徊。這成為了投機資金追逐國內糖市的另一重原因。
不過,在中國獨特的白糖市場結構中,市場參與者基于國內外市場糖價差而介入白糖市場或糖業產業卻蘊含著不小的風險。
事實上,目前價格正處于28年以來高位的海外白糖市場和國內白糖市場并不是兩個完全連通的市場。從產品方面而言,根據制糖工藝的不同,白砂糖可分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質期較長,質量較好,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相對較高,目前是國際市場的主流白糖品種。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糖廠生產的是硫化糖。由于相對于碳化糖,硫化糖的加工工藝簡單,質量也相對欠佳,因此我國生產的多數白糖無法進入國際市場,即便海外糖價大幅上揚,我國的糖也難以出口,這使得國內糖價和糖企都無法直接受益。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食糖進口量累計達到863217噸,同比增長57%;而同期食糖的出口量僅為38648噸,同比增加16.1%,僅占進口量的4%稍多。上海中期的研究員經琢成認為,國際市場糖供應短缺對國內糖價是一種間接性的利多,更多的作用于投資者的心里層面。
云南省最大的糖業企業英茂糖業的總經理李錦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糖品質的差異使得全球各主要糖市場處于相對獨立狀態。海外糖價走向對于國內糖價并沒有太多指導意義。不過他認為,受到減產、國家暫不釋放儲備糖和進口配額限制的影響,國內糖供應在2009/10年度以及2010/11年度都將處于偏緊的平衡狀態。
最新數據顯示,2008/09榨季全國累計產糖1243.12萬噸,較去年07/08榨季減少238.9萬噸,減幅達16.13%,截至7月底,本制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1007.48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40.2萬噸,下滑幅度達12.21%。產量降幅稍大于銷量降幅。8月25日,南寧地區的白糖現貨價為4040元/噸左右。
“受供應方面因素的影響,明年的國內糖均價將不低于4000元/噸。”李錦泉預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