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游 石
本報訊 時隔3年,曾鬧得沸沸揚揚的“變相期貨”第一案昨日終于在浙江嘉興二審開庭。
原告嘉興市大江南絲綢有限公司(以下稱“大江南”)以擅自吸納會員并非法組織變相期貨交易及撮合交易活動,進行違法交易結算、操作交易和違規交易等為由,起訴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以下稱“交易市場”)和嘉興中國繭絲綢市場交易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結算公司”)侵權,要求被告歸還保證金、結算資本金以及各項扣款共計2300余萬元,并要求被告股東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據悉,該案一審早在2006年1月就已經由杭州中院受理,2007年4月杭州中院判大江南敗訴。隨后大江南又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浙江高院于2007年5月受理此案,至昨日才正式開庭審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與大江南同在市場參加交易,并經歷2005年11月繭絲綢市場風波的幾個主要空頭單位,基本已通過維權途徑,追回損失。
因此,本次浙江高院對大江南案的二審判決結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昨日,證券時報記者在庭審現場注意到,訴辯雙方代理人主要圍繞繭絲綢交易市場是否違規組織變相期貨交易,交易程序是否合法,以及被告人行為是否與原告經濟損失形成因果關系這三個方面,展開了激烈辯論。
大江南在起訴書中提出,2005年2月期間,原告持有2005年3月干繭合約420手,經結算公司撮合,與某會員協議平倉200手,之后原告實際交割了241手,但被告———交易市場按其自行制定的有關規則,在原告未違約情況下,于同年4月7日和4月26日向原告扣收了違約罰金796.5萬元和11.9萬元。此后,被告又突然多次違規變更交易規則,將交易保證金比例從5%提高到20%-40%,并肆意操縱價格,拉抬交易價格,導致原告巨額經濟損失。原告經調查后發現,被告結算公司只有對企業間現貨交易進行結算和擔保的經營資格,也沒有期貨交易結算資格。被告違反了我國《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禁止性規定和現行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已造成對原告的民事侵權。
交易市場代理律師則認為,上訴人(大江南)以變相期貨和違規交易為由,要求確立其交易結果無效的主張,缺乏客觀事實依據。首先,上訴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被上訴人(交易市場)組織的電子交易就是變相交易,上訴人所有觀點都是建立在對交易規則主觀解讀和錯誤理解之上,而新版《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并不適合于本案。其次,對交易市場采取的提高保證金和強行平倉措施,完全符合交易市場相關規則,不存在價格操縱和內幕交易的違規情形,原告損失是市場價格客觀運行所致,理應自行承擔。而對于同類型案件江蘇高院給予的不同判處結果,也不適合作為本案的審判依據。
在原被告提交、核對證據,當庭辯論后,浙江高院沒有當庭宣布判決結果。
背景資料
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在1993年3月設立,由原外經貿部和紡織工業部報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絲綢工業總公司,江蘇、浙江、四川省絲綢進出口公司和嘉興市絲綢總公司共同在嘉興市組建,六大股東共同出資2250萬元成立嘉興中絲繭絲綢市場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市場日常運營。當時市場產權為100%國資成分。
1994年,該市場未獲得期貨交易試點資格。1996年,在一系列改制之后,國有股東逐漸退出,繭絲綢市場的管理團隊掌握了控股權。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后,市場年交易金額近300億元,繳納各類稅收3000-5000余萬元。到2005年底,劉佳林一舉成為繭絲綢市場最大股東,并先后成立了若干子公司。但也從2005年下半年起,該市場被多家企業指控涉嫌“非法期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