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游 石
本報訊 受寬松流動性和市場對經濟復蘇強烈預期的影響,昨日國內工業品期貨價格再度大幅揚升。分析人士表示,商品市場的強勁表現獲得了經濟基本面的驗證和支撐,但需注意部分品種期現價差正在擴大,以及未來數月信貸增速可能放緩的情況。
上周六,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7 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3%,環比微升0.1 個百分點,為連續第5個月超過50%這一“牛熊分界線”。昨日,里昂證券發布數據,中國7月采購經理人指數52.8,比上月上升1個百分點。
通常來說, 6至7月份是傳統生產淡季,制造業活動往往由于季節性因素影響,出現放緩的情況。但是在今年,7月份PMI數據卻意外逆季節因素上升。
東證期貨分析師徐玨對此表示,制造業活躍度顯然未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甚至剔除掉該因素之后,制造業的景氣度比數據本身更樂觀。因此,7月商品市場的強勁表現獲得了經濟基本面的驗證和支撐。
從細項來看,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3個月位于50%以上;新訂單指數為55.5%,與上月持平;從業人員指數較6月提高了0.7%;購進價格指數則連續第八個月回升,臨近60%。徐玨對以上數據解讀認為,歐美經濟“衰退接近尾聲”帶動我國出口的復蘇,國內制造業活動的擴張趨勢得以延續,并且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反彈推高了企業的原材料成本。
分行業看,在20個行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14個行業高于50%。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景氣度最高,達到60%以上。
徐玨認為,鋼鐵行業的迅速回暖將對螺線價格構成支撐,而近期PTA的上漲更多地體現對未來行業復蘇的預期,以及受到原油期貨價格上升的推動,其實質上漲仍需等待行業回暖信號的進一步明確。
宏觀經濟復蘇為商品上漲奠定了基礎,但有不少分析師對金融市場的過度預期表示擔心。格林期貨彭耀指出,一些商品價格已回到2006年牛市中期的位置了,和當時相比,基本面卻差了很多,需求沒有明顯增長,供應卻積壓了不少。并且隨著價格上漲,期貨市場升貼水結構也在拉大,表明現實和預期分歧越來越突出。
另外,信貸規模變化也是分析師關注的焦點。由于上半年國內超寬松的信貸,為商品上漲創造了通脹預期的氛圍。因此市場普遍認為,下半年國內信貸規模在保持適度寬松的情況下,增速會較上半年放緩,銀行信貸資金結構也會從短期轉向中長期,屆時商品市場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昨日,國內期貨市場除鋁微跌外,工業品全線飄紅。滬銅主力漲5.26%,滬鋅漲4.35%,螺紋鋼和線材雙雙漲停。能源化工方面,燃料油漲2.02%,PVC漲1.18%,塑料、PTA漲幅都超過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