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魏曙光
本報訊 國儲昨日拍賣臨時存儲大豆50萬噸的計劃遭遇全面流拍,國內油廠對于相對偏高的拋售價格明顯欠缺購買熱情。不過,市場人士仍擔心,國家500多萬噸的臨儲大豆后期可能陸續分批投放市場,將令國內大豆市場長期承壓。
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網站昨日公告稱,和21日國儲玉米一樣,周四國家臨時存儲大豆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設分會場)舉行,共計劃交易大豆49.99萬噸,也全部流拍。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從拍賣結果上看,本次拍賣中,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大豆全部流拍,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期,拋售價格相對偏高是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
目前產區大豆現貨價格在3500-3600元/噸,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格在3700元/噸左右,而國儲大豆拍賣底價在3750元/噸,再加上出庫費及運費等,對國儲大豆的采購成本明顯高于國內大豆市場價格,因此此次拋售對國內油廠缺乏吸引力,油廠參與熱情不高,對大豆市場利空影響也較小。
中糧期貨分析師李建雷認為,由于此次拍賣成交遇冷,可能會促使國家考慮調整大豆拋儲政策,比如調整拍賣底價或者對油廠提供補貼等方式以促進交易。不過為了騰出庫容以備新豆收獲,國家500多萬噸的臨儲大豆后期可能陸續分批投放市場,這將令國內大豆市場長期承壓。
受到拋儲流拍影響,大豆期貨周四早盤沖高回落,隨后維持橫盤整理。5月大豆合約收盤3540元/噸,上漲4元,持倉繼續增加1.4萬至24.35萬手;1月豆粕收盤2837元/噸,上漲7元;1月豆油收盤7126元/噸,上漲6元,持倉減少3.7萬手。
“美國中西部產區的天氣狀況仍是影響大豆市場的主要因素。”李建雷說,7-9月份通常是大豆炒作天氣的最好時刻,而近期近乎理想的天氣狀況令大豆長勢良好,且天氣預報稱這種天氣狀況還將持續,市場預期單產將達到較好水平。由于生長條件近乎理想且作物長勢情況良好,市場上漲動能受到抑制。當前,市場缺乏新利好提振,大豆走勢震蕩。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國內豆油需求依舊清淡,且棕櫚油供應逐漸增。目前港口庫存在40萬噸以上,高于歷史同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壓制油脂現貨的上漲空間,市場中長期看空。
統計數據也顯示,目前進口大豆到港成本呈近漲遠跌態勢,8月船期進口大豆到港成本在3840元/噸附近,高于當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對當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起到支撐;而11月船期進口大豆到港成本在3400元/噸附近,遠低于當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和近期的到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