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劉月來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本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原油和汽油供應大幅減少。5月15日當周原油庫存減少210萬桶,至3.685億桶,此前路透調查預計為減少2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430萬桶,至2.04億桶,大大超過了預期的減少120萬桶。再加上周三美國股市走低、美元指數下跌,導致7月原油期貨價格一舉站上62美元/桶。
每周三,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和美國石油協會(API)都會公布最新一周原油及石油產品庫存變化的有關數據,尤其是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的數據更具有權威性,為市場絕大多數人士所看重。而路透消息中的EIA報告所指的原油庫存實際上是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不過僅根據商業原油庫存變化來分析油價變動,就將問題過于簡單化了。實際上,要同時關注三個庫存變化:美國戰略原油庫存、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每周庫存、以及交割地庫欣(Cushing)的庫存(相當于交易所庫存)。
據筆者統計分析,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美國戰略原油庫存與WTI近月原油價格之間的相關性如表所示。
一、美國的戰略原油庫存對原油價格具有深遠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近10年來美國戰略原油庫存與原油價格之間具有高度且穩定的正相關性,而商業庫存與油價相關性變化較大,且很不穩定。尤其是2004年以來,美國商業、戰略原油庫存都與油價表現出正相關,特別是美國戰略原油庫存與油價之間的相關系數高達0.88,而商業原油庫存也由近10年總的負相關變為近四年的正相關,實際上是受戰略原油庫存影響所致,說明商業原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已經相當弱,而戰略原油庫存則起到主導作用。
不僅如此,戰略原油庫存還可以反映出美國政府對原油價格的態度與戰略意圖。如果戰略原油庫存大幅增加,表明美國政府認可當時油價,因此就會增加戰略庫存搶奪原油資源,從而激化供需矛盾導致油價上漲。如2007年1月23日,美國能源部長博德曼表示,美國政府計劃補充其戰略石油儲備(實際上從2007年3月份開始增加庫存),當天油價大漲,并一直漲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如果美政府認為油價已高,就不會再大規模增加戰略庫存,如2006年5月,美國暫停戰略原油儲備,結果2006年7月14日油價從78.4美元開始大幅回落,而2008年5月美國再次暫停增加戰略原油儲備,也為2008年下半年油價的下跌埋下伏筆。
而且,如果美政府認為油價過高,不僅不增加戰略庫存,還會釋放戰略庫存來平抑油價,如2005年在颶風“卡特林娜”的影響下油價達到70.85美元的高位,美國就開始釋放戰略原油庫存,導致油價下跌,緩解了供求矛盾。可見,美國戰略原油庫存變化反映了政府對原油價格的戰略意圖,對原油長期走勢影響巨大。
二、商業原油庫存對油價只有短期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與WTI原油價格之間沒有穩定的相關性,尤其是2004年以后,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與油價之間成了正相關性。這說明,商業庫存增加并不一定導致油價下跌。實際上,在半月以前,商業原油庫存連續八周增加,但是原油價格還是不斷上漲,可見用商業原油庫存的增減來分析油價會有很大的誤導作用,實際上,商業原油庫存僅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影響油價的調整,并不能改變趨勢性的行情。
三、交割地庫欣庫存只在極端情況下影響油價。WTI原油的交割地庫欣的庫存變化,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油價,但是在極端情況下也會影響到油價。這就是在庫存處于歷史高點或者低點時,會對油價尤其是最后交易日前幾天或當天的價格影響很大,形成逼倉行情。如2008年9月22日,WTI原油10月合約的最后一個交易日,該合約在當天盤中一度暴漲到130美元/桶,上漲超過25美元,幅度達24.3%,創下WTI原油期貨上市以來最大的當日漲幅,收盤時該合約報120.92美元/桶,漲幅高達15.65%,主要原因就是庫欣庫存的大幅減少:根據EIA的數據,截至9月12日,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原油庫存(該庫存是WTI原油的主要交割地庫存)只有1610萬桶,較上年同期下跌了12%,從而使可用于交割的原油不足,導致逼倉。另外,在去年底到今年2月下旬,庫欣庫存不斷增加,達到歷史高位,最高時達3490萬桶(比2008年9月12日的1610萬桶增加145%),導致每月一到交割期,WTI油價就不斷下跌,而交割后壓力減小,油價反彈。2月下旬以后,隨著交割地庫欣庫存的減少,油價才步入升通道。
總之,美國三種原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是不同的,應該分別對待,不能認為庫存與油價就是簡單的負相關關系。
美國原油庫存與WTI原油價格的相關性
時間 相關性 | 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與油價 | 美國戰略原油庫存與油價 |
1999.1——2006.3 | -0.17 | 0.88 |
2004.1——2006.3 | 0.72 | 0.88 |
2003.1——2008.12 | 0.37 | 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