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紐約5月20日電 經濟觀察: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新華社記者陳剛
由于美國商業原油和汽油庫存下滑,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20日突破每桶62美元,創下自去年11月11日以來的最高收盤紀錄。與去年年末相比,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已上漲了近40%。如果按今年初以來的最低價每桶不足34美元計算,目前國際油價的漲幅已超過80%。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國際油價近期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長期跟蹤能源市場價格的華爾街策略分析師康尼·特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造成當天油價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商業原油和汽油庫存下降,其中汽油庫存降幅遠超市場預期。根據美國能源部公布的庫存報告,截至5月15日,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下降了210萬桶,汽油庫存下降了430萬桶。
特納說,不少交易商認為,世界經濟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經濟運行周期可能出現拐點,這是造成近期油價反復走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特納認為,國際油價可能會上沖至每桶65美元。
此外,特納說,汽油消費高峰臨近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近期的國際油價。本月25日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的夏季汽油消費高峰每年始自這個節日。投資者預計,隨著經濟回暖,美國的汽油消費將隨著夏季的到來而增加。
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山泉對記者說,從長期看,能源市場需求大于供給。他說,過去一年,由于各種因素作用,能源市場價格與價值之間存在一定偏差,國際油價在每桶140美元之上或每桶40美元之下,都與實際供求情況背離。他說,油價不可能長期背離宏觀經濟面。如果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能夠逐步從衰退中復蘇,國際油價可能會維持一個緩慢的反復走高局面。此外,由于原油是以美元計價的商品,美元匯率變化對未來油價走勢也將產生影響。
上周,主要國際能源監測機構紛紛下調對今年全球能源消費的預期。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在14日的月度報告中,將今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費量預測下調至8320萬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報告指出,這是自1981年以來,國際能源需求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而此前一天,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也預測,今年全球原油日均消費量將比去年減少157萬桶,降至8403萬桶,這一數字與該組織上次預測相比減少了15萬桶。
法國巴黎銀行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盡管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出現下滑,但是需求下滑的幅度更大。報告以能源第一大消費國美國為例分析,盡管美國經濟初顯復蘇跡象,但是其制造業指數回升仍在正常水平之下,同時美國房地產回穩的信號并不明確,經濟復蘇引發消費需求增加的趨勢遠沒有顯現。報告認為,當世界經濟增長率達到約5%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才可能在每桶60美元左右的水平企穩。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際油價處于短期升勢,近期油價可能會上觸每桶63美元,但在50美元至60美元之間波動的可能性更大。